我没有说过“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这样的话,但是,这就是我学生毕业要离开时我心里千回百转的话。我个人的观点2020高考作文会与“感动”这个话题有关,我认为今年高考、中考作文可能围绕“抗疫”,你怎么看,我是老师,带过几届毕业班学生,我的学生,比漫画里的这位老师的学生更不能理解老师当时的感受,因为,他们都还是小学生。
1、我认为今年高考、中考作文可能围绕“抗疫”,你怎么看?
我认为今年高考、中考作文可能围绕“抗疫”,你怎么看?今年中考、高考作文考什么,子木老师认为,大体不会直接标明要写“抗疫”方面的内容,题目也未必一定要与抗疫联系起来。1、中高考是对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考查,而作文重点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抗疫的主题内容不一定要在作文上体现出来,可以在基础知识部分和现代文阅读方面有所体现。
而且抗疫方面的作文学生平时应有所练习写作,在中考和高考上再以此作为作文题目,学生写作撞车的可能性太大,这是出卷者要极力避免的,2、中考高考的作文题目一般而言都是比较宽泛的,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学生写作文,无论什么题目,只要自己有真切感受,都是可以写的,而明显的,今年中考高考作文时,抗疫内容将是学生选择的重要题材。
也会写出据欧真情实感的好作文,3、应对中考高考作文,还是要按部就班训练。至于中考高考出什么作文题目,按照正常的情况进行复习训练就好,不必用这种猜测和估题方式来孤注一掷,毫无意义,而且会给学生以误导,不过,对于抗疫这方面的作文还是要进行正常训练的,让学生深切领会在这次抗疫战争中,中国人民所体现出来的那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那些大义凛然的逆行者的坚强无畏的伟大精神。
2、2020高考作文你认为与什么有关?
我个人的观点2020高考作文会与“感动”这个话题有关,我们经历了新冠疫情,我们与武汉人民感同身受。这期间,发生了很多很多感人的事迹,例如:84岁的钟南山院士,逆行武汉,坚守防疫一线,李兰娟院士也自告奋勇,逆行武汉,奋战在抗疫一线,武汉,湖北是防控的重中之重,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在武汉封城之后,白衣战士执甲逆行,舍生忘死,全国340多支医疗队,4万两千多名白衣战士,奔赴湖北,武汉主战场,
他们同瘟魔做战,用自己的生命挽救同胞们的生命。中国建设者们仅仅用了十天左右的时间,就建起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又建起了许多方舱医院,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坚守一线,顽强不屈,筑起了一道严防疫情扩散的屏障。在这场抗疫战斗中,14亿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捐款捐物,尽自己的力量,出一份力,以实际行动为武汉加油,
武汉经历的76天,是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的生动写照。这期间有太多的人和事让我们感动,例如:快递小哥,免费为医护人员送饭菜。山东菜农,把自己地里最新最好的蔬菜,无私奉献给武汉人民,再如:白衣战士李文亮,不怕牺牲,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样的英雄事迹有很多很多,例如:全国人民是武汉的坚强后盾。
3、高考作文:最后一节课,老师: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你想说点什么?
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揭晓,我被全国卷3的作文题读哭了,这个漫画太戳心了,这位看上去应该是很严厉的老师,目光里的严厉化成了温柔的不舍和满心的希冀: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关于这幅漫画这幅漫画的作者是小林老师林帝浣,据小林老师说,这幅漫画中老师的原型,是他的英语老师黎光宁,他是他们班的班主任。小林老师高考的那年,最后一节课上,黎老师就说了这样的话,
黎老师平时对学生非常严厉,甚至有点不近人情。小林老师英语不好,经常被黎老师责骂,毕业多年后,想起高中的三年时光,想起老师毕业前夕最后一节课的那句话,心里百感交集,于是就有了这幅漫画。关于老师的严厉漫画上的这位老师,背手而立,看上去是个严师,确实有点不近人情,都最后一节课了,还要求学生“再看看书”,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到,平时的日子里,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一定是更为严厉的,可能有些学生都难以接受。
可是,这严厉的背后,是多少爱的凝结!这以严厉方式表现出来的爱,是对学生的高度负责,是对学生前途的无限希冀,据小林老师说,他自己是农村的学生,家里比较穷,交不起费用时,找到黎老师,这位老师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知道了”,费用也就没有再交。而多年后,学生询问起老师这件事时,老师还是淡淡的一句“不记得了”,老师这严厉,并非他想这么严厉,想跟学生过不去。
可是,老师是成年人,他知道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规矩的严厉约束,需要严格管理,否则,可能一生就毁在松懈上了,老师不想严厉,但不得不严厉。这就是老师,宁愿学生当时恨自己,也要把严厉进行到底!关于学生的感受当学生遇到一位严师时,学生时代是不能理解老师的行为的,他们或多或少地会对老师产生恨意,有的孩子,在家里父母都舍不得责骂,而老师这么不客气,少做一题作业,少上一节课,都好像是天大的事。
即使是这幅漫画所表现的这个特殊的时候,最后一节课上,老师说“你们再看看书”,肯定也有学生反感,都最后一节课了,明天就要高考了,老师还这么管着我们干嘛?对于老师的后半句话“我看看你们”,又有多少学生能理解老师惜别之时几乎抑制不住的伤感呢?又有多少学生能理解老师话语里的无限希望呢?学生不是老师的孩子,但是老师都把他们看成了自己的孩子,没有做过老师的人,根本就无法体验这种感受,
三年的朝夕相处,对于即将离开自己的学生,老师的一颗心,都不知道何处安放!我是老师,带过几届毕业班学生,我的学生,比漫画里的这位老师的学生更不能理解老师当时的感受,因为,他们都还是小学生。我没有说过“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这样的话,但是,这就是我学生毕业要离开时我心里千回百转的话!但是,学生当初的不解,后来大多变成了对老师的感激,变成了对学生时代的怀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