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线的旅游资源优势在哪,现在318川藏线好走吗

我还发现一个事实,没有去过川藏线的人,尽管想去川藏线旅游,但对于川藏线的认知都在一个相对模糊、甚至错误的阶段。题主想玩好川藏线,首先要了解一下川藏线的基本情况,说到“川藏线的旅游资源优势”,这事,咱们不妨先看一下中国的地理,自驾川藏线数次,我发现人们对于川藏线的认知普遍存在一定的误解。

1、川藏线的旅游资源优势在哪?其他地区为何没有形成一样的旅游文化?

谢谢邀请。说到“川藏线的旅游资源优势”,这事,咱们不妨先看一下中国的地理,上面是川藏线示意图。2条线,一条317国道,一条318国道,都从四川往西藏走,故名:“川藏线”,中国地势分三级,西部高东部低,是这样如下情况:这是一个什么情况呢?它有如一个三级阶梯。简图如下:按一般说法,阶梯是这样划分的:1,第一级阶梯,一般在海拔4000米以上,是我们常说的高原地带,

界线区分: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2,第二级阶梯,海拔则要低一些,一般海拔在1000~2000米左右,地理上把这一块分为高原、盆地地带,即有高原,但以盆地为主,地势,从祖国北方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到祖国偏西南方的雪峰山。这是第二级阶梯,3,第三级阶梯也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但,在祖国的东面,这些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

此时,我们回过头来,谈川藏线的优势,情况便比较明了,优势主要就一个字:高。这个高,是世界性的,就是说,我们的地球,人类的世界,这里最高。朋友问到“全国其他地方的自然风景真的就比川藏线差么”?这么说吧,我们举个例子,来对比一下,就用湖泊吧:杭州西湖,是人们喜欢的美丽湖泊,春来,桃花红,杨柳绿,阳光明媚,气候宜人,是年轻人恋爱,百姓休闲的好地方。

西藏大湖钠木措,则大不相同了,海拔高达4700多米,实际上,它高高悬在第二、第三阶梯人们的头上。气候高寒,空气稀薄,下雪不分季节,那年,我们自驾,7月份到达钠木措湖,即遇到下雪。钠木措湖面每年一月结冰,冰封期长达5个月,它好像没有气候宜人的时候。如此看来,钠木措湖相比西湖,就自然风景而言,是不是要“差”呢?不是的,

去过西藏的人们不会觉得,钠木措湖比西湖差,可能相反,心里还会将钠木措湖排在西湖前面。这又是为什么呢?西湖无疑美丽,但,西湖位置第三级台阶的平原、丘陵地区。我们知道,各地有众多湖泊,比如武汉的东湖,合肥的巢湖,昆明的滇池等等,它们都有美丽的共性,甚至可以说都差不多,青山碧水,风景秀丽。西藏的大湖却是独特的,

你甚至不能想象,在某个时间,比如夏天,比如秋天,西藏的某个地方,它是什么样子。西藏之美,真正够得上,风云变幻、变幻莫测,它按照自己性子来,不会如人们相像是某个样子。它的不同,甚至是时时不同,西藏风景令人追捧不已,许多人一而再进藏,这是一个主要原因。它的美,在高冷,我们不能说,西湖和钠木措湖,黄山和喜玛拉雅山,相比之下谁差。

但,可以说,喜玛拉雅山在人们心中,是崇敬的,其它地区,则是喜欢,比如西湖、比如黄山。西藏高,世界最高,它是高冷的、人们仰视的、独特的,其境界是不可超越的。这点,也是318国道相比各地景观路,画廊路,占有优势的主要原因,我认为,川藏线的旅游资源优势主要在人们的仰视之中,在你的心里,它不可替代。谢你好问,

2、怎样才能玩好川藏线?

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川藏线很好玩,无论你是喜欢摄影、喜欢自驾游、喜欢骑行,或者喜欢户外运动的朋友,在川藏线上都能找到很多乐趣。题主想玩好川藏线,首先要了解一下川藏线的基本情况,我们常说的“川藏线自驾游”实际上主要指的是四川成都到西藏拉萨段的公路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317线国道(川藏段),即成都—八美—甘孜—德格—昌都—丁青—那曲—拉萨;另一条是318线国道(川藏段),即成都—康定—理塘—芒康—然乌—林芝—拉萨。

两条线路都能到达拉萨,沿途景致也各有千秋,但路况程度有较大不同,南线G318公路更适合初次自驾车进藏的游客,也适合于自行车和摩托车骑行进藏;北线G317公路的路况更复杂一些,比较适合老司机玩越野自驾游,个人感觉不太适合驴友骑行,具体的玩法偏好,还要看题主喜欢开车旅游还是骑行旅行,或者户外徒步(真正徒步进藏的游客非常非常少,磕长头的藏民除外)。

想要玩透川藏线,必须把行程节奏放慢,当一切都慢下来时,你才能感受到川藏线的好!以自驾游为例,8天以内走完川藏线(成都到拉萨段)的,基本是走马观花的感觉,几乎看不了几个沿途景区景点,更没有深度体验人文风情的空间!以下重点推荐大多数游客都在采用的西藏游览方式——自驾游,根据题主希望“玩好”的需求,我给你推荐一套慢行G318川藏线的自驾游方案(方案亲测,可以直接套用),供你参考,如果还有更多关于川藏线自驾游或者其他国内外旅游的问题,可关注我的头条号:福大人爱旅行,随时向我提问或者跟帖留言!川藏线13天自驾游慢行方案:第一天:成都市——雅安市(135公里)第二天:雅安市——康定县(189公里)第三天:康定县(木格措风景区等)第四天:康定县——新都桥(137公里)(可到八美石林附近游玩)第五天:理塘县——稻城县(226公里)(亚丁)第六天:亚丁风景区(可选用,也可剔除行程)第七天:稻城县——理塘县(226公里)第八天:理塘县——芒康县(272公里)(可绕行盐井游玩)第九天:芒康县——然乌镇(449公里)(可停留一天游玩来然乌湖和古冰川)第十天:然乌镇——波密镇(129公里)(老司机可体验延伸路线:豁车去墨脱,慎选!)第十一天:波密县——鲁朗镇(151公里)(也可调整行程赶往八一镇住宿)第十二天:鲁朗镇——林芝八一镇(98公里)(可停留一天休整,游览大峡谷或南伊沟等)第十三天:八一镇——拉萨市(400公里)行程看点和特点:这个行程安排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让你在每天行车之余能够尽情游玩沿途的景区,会感觉非常安逸,慢行程节奏几乎不会让人产生高原反应(或比较轻微),再配合每天1到2个318线沿途的景点游览安排,相信会玩得很好,这个行程相对快节奏的8天左右的方案会更有深度,

3、现在318川藏线好走吗?

自驾川藏线归来后,终于明白为何有人说轿车不能去西藏,只因一点我身边的朋友,大都在25岁出头,有些已经结婚,有些则准备结婚。对于我们这群人而言,许多人都很想去西藏旅游,想走一趟川藏线,但都没去过,通过我的观察,走川藏线人群基数最多的人的年龄段在35-45岁之间。因为此年龄段的人们相对来说,家庭、事业、经济更加稳定,有足够的精力、时间、财力去应付旅游的事,

然而,我还发现一个事实,没有去过川藏线的人,尽管想去川藏线旅游,但对于川藏线的认知都在一个相对模糊、甚至错误的阶段。有朋友告诉我,“西藏那边的路太烂,必须要辆大排量的越野车才能去,一般小轿车去川藏线,恐怕去了就回不来了,”说这话的朋友,自然是没有去过川藏线的。自驾川藏线数次,我发现人们对于川藏线的认知普遍存在一定的误解,

其中最大的误解便是路况,世人大都以为川藏线的路况非常险峻、泥泞。实际上,根据我的亲身体验,我发现川藏线的路况很好,甚至有些路段可以媲美高速,轿车能够顺利通行完全不在话下,2020年的今天,川藏线99.9%的路段,不是水泥路,就是柏油路。剩下0.1%的路段,因为自然地质滑坡、落石、水毁等因素,会存在临时修路的情况,但对于车辆的通行性而言,几乎毫无影响,

纵观川藏线2100余公里的全程,只怕唯一的烂路路段只剩下四川与西藏交界处的“海通沟”路段。这段路位于金沙江旁,雨季时会因为金沙江水势汹涌、水位上升等因素而受到侵蚀,几乎常年处于修路状态,不过,巴塘到芒康经过的这段路,已经开始维修隧道工程,不久后川藏线便会真正的再无烂路。除此之外,川藏线更在修高速路,目前从“成都-康定”路段的250公里,“拉萨-林芝”路段的400公里,都已实现高速通车,川藏线全程总计的高速路已达30%左右,剩余70%的路段部分也会陆续修通高速,到时从成都到拉萨,走高速2天即可到达,

4、川藏线上都有哪些故事?

2007年5月,广西籍女驴友黄春燕因体力透支,冻死在墨脱多雄拉山口,时年26岁。她儿子和丈夫帮她树立的墓碑静静伫立在雪山之颠,雅鲁藏布江峡谷的深处,资料:2007年5月24,黄春燕(网名燕子)等四名驴友前往墨脱县,有3名背夫同行。当天下午,当7人翻越多雄拉山口,正要进入墨脱境内时,天降暴雨,气温骤然下降,瘦弱的黄春燕体力不支,与背夫曾嘉陵一起落在了其他5人后面,下午三点左右,曾嘉陵发现黄春燕已经奄奄一息,立即下山到拉格(多雄拉山墨脱一侧住宿点)请人救援,五点多的时候,背夫曾嘉陵返回,发现黄春燕已经停止呼吸,浑身冰凉,

黄春燕倒在了第二次穿越墨脱的途中。同年在这遇难的,还有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编辑灵子,灵子是在途中迷路的,夜晚突降暴雪,营救人员可以听到她的呼救声,但就是找不到她所处的具体位置,灵子在夜里22点开始出现失温,同行驴友虽尽全力救治,终因天气过于恶劣,灵子于凌晨3点被冻死,实际上,这并不是黄春燕第一次徒步墨脱多雄拉山口。

她是有经验的,事实上,五月份也正是翻越多雄拉山口的最佳时机,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据说,黄春燕的遗体是客栈老板曾眼睛和一些同伴帮忙背下来,然后就地掩埋,如今,黄春燕的墓碑成了一座路标,很多徒步墨脱多雄拉山口的人都会去拜谒一下她,以示敬畏之心。据米林县公安局派镇派出所的民警介绍,川藏线上徒步墨脱这条线路,是历年来死伤率最高的地方,

然而,怎么也阻挡不了狂热的登山爱好者和驴友们,他们以征服墨脱多雄拉山口为荣,无数人命丧此处而无怨无悔。一女的,在徒步进藏的时候与一异性朋友有了肌肤之亲,这是她的第一次,后来竟产生了感情,———驴友发帖贴文内容大致如下:到折多塘后越来越疲累,高海拔让我越来越受不了,好几次都出现过流鼻血的情况,我头晕脑胀,想放弃,然而,死要面子活受罪,想到自己在朋友圈的自吹自擂,想到一干人对我羡慕妒忌恨的眼神,瞬间我就像打了鸡血一样,那也是只是一瞬间的意气风发,前路漫漫何其多。

我很丢脸的累瘫累晕过去,这个时候,他来了,他三十多岁,一点都不帅,甚至于还有轻微口臭。但当他救起我的那一刻,我觉得他如天神下凡,他没有体面的工作,家境一般,有妻有子,他是个甩手掌柜,从来都是妻子操持家务,照顾孩子,赚钱。他是做自媒体的,收入也不稳定,他救了我,实际上我也当了他的工具人,时时刻刻都不忘把我拍进视频,以此来增加人气和流量,他目的明确,我也不单纯,算是各取所需吧,毕竟可以免费蹭饭吃,他做饭很好吃,

对于他的长相职业我都不满意,后来在客栈,我们竟半推半就滚在了一起。对于我时常出现在他的镜头里,他老婆从来不管,也不过问,更没有打过电话,后来,到拉萨后,我们就分道扬镳。我竟然时时刻刻想起他来,我发微信给他,发现他竟然把我拉黑了,我本该无所谓,但实际上仍然是愤愤不平,我不嫌弃他有口臭,长相平平,他居然敢拉黑我,什么东西呀。

后来,我不怨恨他了,反而时时刻刻想起他,我很后悔自己犯贱的行为,[捂脸][狗头][狗头]驴友留言:①我以为走完墨脱我的腿会变为铁腿,走完墨脱后我发现,我的腿废了。②,墨脱我走了一遍又一遍,不明白为什么走墨脱,原来快感在路上,3.梦在天堂,心是方向。4.爱是苦旅,只因天堂就在终点,5.蚂蟥说,反正我身体里留得全是你的血,你看着办。

朋友老爸是货车司机,十几年前在川藏线上跑运输,那年冬天特别冷,在贡嘎县的界牌附近曾经救起过一个朝圣的老和尚,老和尚吃了肉饼喝了热茶后侃侃而谈,自称是贵州流云寺的住持,寺庙起源于藏传佛教,这次徒步是要来追根溯源的,不料在距离布达拉不远的地方因为饥寒交迫,晕倒了,要不是他救了他,估计就会冻死在外面。川藏线的故事多如牛毛,除了各种桃色绯闻,穷游女搭车之外。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