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高考数学有多难,高考分数陆续公布

有幸2003年参加的高考,多年以后仍然记忆犹新。这样的作文题比较难促使孩子挖掘更深一层含义的东西,总的来这个题目很好,很有创意,但希望明年不要全国各地作文题都是漫画,希望还有别的新意,并且可以引导学生往深一层思考点评人,2003高考拿到试题后明显和平时训练、往年考题不一样,从选择题开始就没有通过定理可以直接推导出答案的试题,也就是没有送分题。

1、高考分数陆续公布,你还记得你高考那年的作文题目吗?

我是16届河北的考生,做的是全国一卷。当时的高考题目是什么?看图写作题,就是下面这张图片,看到的第一眼,心里冒出一个想法“完了,怎么办,议论文,书信体都练了,偏偏没有练看图写作题,这可怎么办啊”大当时真的是吓坏了,那是高考啊,怎么能允许自己出错呢?我做题有一毛病,试卷发下来先看作文题目,想着一边写前面的一边想主题。

这下子可好,一下子吓懵了,我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前面那些题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做完的,前面写完只剩作文的时候我就拼命的看图,恕我理解能力有限,想了半天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我让自己冷静下来,对自己说,没事,反正都不会,大家都是第一次写这种作文。最后我也忘记了自己立了个什么意,总之尽量符合图片的意思,因为是瞎想的,所以印象并不深刻,我就记得当时我想要把作文的整体过渡写好,然后字写好,文笔尽量优美,希望从这些方面多得分,

说实话,到现在我也不知道那作文是什么意思。看看大家们的说法,点评人:著名作家迟子建这个作文很有意思,难度倒是不大,一般考生都很容易理解,很容易发挥。但这个题目,可发挥的空间,可展现个人想象力的空间不大,从立意来说,题目不算新颖,不过作为考题来说,考生应该比较喜欢,很好答,很贴近考生的真实生活,也有对应试教育的反思,体现出了积极的一面。

考题定位也很准,考生不容易走偏,当年我高考作文就是写跑题了,如果有这个题目,或许就不会跑题了。我认为,考察一个考生,考察他的作文、思辨能力,一个有无限可能性的题目,让大家有多重写法的题目,会更容易发挥考生的个人才能,点评人:著名作家冯骥才今年的考题挺有新意的,作文题目的创造性会比作文的创造性强。

因为现在是读图时代,大量图片给人以愉悦和快感,适合年轻人;题目本身孩子们也有得谈,因为这是他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包括大人对孩子考分的在乎,孩子们对分数的反应,这个感受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不过这样的作文题比较难促使孩子挖掘更深一层含义的东西。因为读图都是快餐时代,都是表层反应,往往深一层的感受和想法没有,这是视觉时代和网络时代的问题,

没法挖掘深一层的东西,学生另外一种能力很难体现。总的来说,这个题目很好,很有创意,但希望明年不要全国各地作文题都是漫画,希望还有别的新意,并且可以引导学生往深一层思考点评人:原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这个题出得不错,是开放性的,考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发挥,比如奖励和惩罚比较,可以从各个方面来写,但是这个题如果要写得好,就不能太拘泥,不要只一味批判家长的做法,家长是不是做的不对,对在哪,错在哪,可以怎么改善,考生要打开思路,

2、2003年的高考数学有多难?

有幸2003年参加的高考,多年以后仍然记忆犹新。先说结论,03年数学考题非常难,本人在重点校重点班,但是数学天赋并不强,属于介于数学天才与普通学生之间的那种类型。平时数学考试,除了最后两道大题以外,其他题基本都在掌握范围之内,一般拿下前面试题以后,富裕足够时间攻最后两道题,最后两题一般不能全会,但是其中前面几问的基础步骤分可以拿到。

成绩一般130 ,很偶尔可以上140,2003高考拿到试题后明显和平时训练、往年考题不一样,从选择题开始就没有通过定理可以直接推导出答案的试题,也就是没有送分题。扫了一眼后面的大题,根本没有解题思路,这种区分度大的考试,其实更考验学生基本功和心态。考场上经过两三道题的适应后,我就迅速调整思路,不死扣题,先拿能拿的分,

把可以拿下选择、填空和大题步骤解决以后,再扣一扣难题。最终仍然有很多题就是不会,没有思路,盲选或者放弃,最终成绩110 ,不算突出也没有拖后腿,清北无望,去了其他重点校,03年数学,90分算不错,100多算高分,北大在本省录取线才640分,往年基本是660以上,差值就在数学上。同时,03数学给了很多学生很大心理阴影。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