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大家都说高考改变命运,现在高考还能改变命运吗

我的观点是高考能改变命运,大多数人高考过后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这种人的行为方式再怎么高考也不会改变命运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试图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这固然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期望,但希望值并不高,第一种人,高考过后,考上了理想大学,金满楼怎么说呢,高考本身是一种区分庸才的考试。

1、现在高考还能改变命运吗?

看到这个问题,不请自来了。阐述一下我的观点,不知对于否?我的观点是高考能改变命运,大多数人高考过后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有一种特突出的人群,出身贫寒的学子,不都是靠高考,靠知识改变了命运吗?只有一小部分人误入歧途,荒废了学业,没有能好好把握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第一种人,高考过后,考上了理想大学,对自己很自律,有了更远大的目标,把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一点也不敢松懈,功夫不负有心人。

他们考研,考博士,一直没有停下努力的脚步。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上天从不愧对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你努力了,就会得到回报。有了渊博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储备了力量,还愁找不到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吗?这就是高考过后知识改变了命运。第二种人这种人只是一小部分,高考过后,进入了大学,约束能力差,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管教,放纵了自己。

之前按部就班的模式改变了,然后就不知道自己的路怎么走下去了,在学校里就像挣了绳子的牛一样,可以自由奔放了。唱歌,跳舞,谈恋爱,忘记了大学自己是来干嘛的了,四年时光匆匆流逝,学业没有一点进步,大好时光就这样在指尖流过。这种人的行为方式再怎么高考也不会改变命运的,不管怎么样改变了命运,离开了践踏实地的努力,是行不通。

2、以前大家都说高考改变命运,现在的高考意味着什么?请你说说?

意味着思想意识很容易跟上时代潮流,一个上了大学的人,至少在很多科学和人文领域有粗浅的理解和认识,在原有生活环境的基础上拓展了很宽很深的认识。同时,读到大学的人,思维方式在原有基础上确实有很大的提高,知识忘记了,但是思维还在灵魂深处,想洗也洗不掉,作为一个大学生,之所以被有些未读过大学的人瞧不起,原因在于社会实践不够。

中国的大学生,最大的问题在于沾染上过去士大夫的不良习气,就是轻视社会实践,目光仅限于目前的工资水平,而不是在毕业前后,认真自我认识,认识自己的人脉基础,自己的为人处世能力在哪个水平,社会实践中能否虚心接受他人指点,甚至批评辱骂,这一点很重要,一个人当有足够能力和力量的时候,想不受人尊重都不可能,或者对方得掂量掂量。

3、关于高考,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高考真的改变你的命运吗?

对于高考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我这样一个数学学渣,居然最终高考的时候考了124分的高分,而且我一个仅能够考二本的学生,居然考上了一本211工程大学,一、数学.我在上高一高二的时候,数学成绩虽然勉强还可以,但是也不是特别的优秀。当我到高三的时候,面对高三时候的全新模式的数学试题,我当时就有些懵,高三时候的那些数学试题,相对于高一高二的时候来说还是有很大差异的,高一高二的那些数学试题一般都很浅显,而高三时候的那些数学试题一般都有好几个知识点,而且会拐一些弯,这样的话就会大大的加大它的解题难度,当然高三的那些数学试题都适合高考数学试题相契合的。

也因为不是很适应高三的这种出题模式,这就导致我在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的时候,数学成绩150分只考了50多分,当时自己都懵了,当然我也很快的认识到,如果想要考上大学的话,就一定要把数学成绩给补上去。为了把自己的数学成绩给补上去,我也是花费了相当大的力气,比如说通过错题本的方法,通过研究往届高考数学真题等方式,我的数学成绩慢慢的有了起色,在高三下学期的几次大型模拟考试中,我的数学都能够考到将近100分,虽然不是特别的高,但是也代表了我的一种努力,

当我真正的看到高考数学试卷的时候我是相当开心的,因为那些试题的出题模式我以前都见过,而且感觉高考的数学试题和我们平时做的那些试题还要简单一些。就这样我高考数学居然考了124分的高分,还是很不错的,二、211工程大学.可能是因为高三上学期我数学不是特别的好,所以我的成绩在高三的时候并不是特别的理想。本来我在高三的时候是理科实验班,进班23名的名次,但是经过了一些模拟考试以及月考,我的排名基本上是徘徊在班上40名50名左右,这个排名按照往常的惯例的话,仅仅能够考上一个普通二本院校,甚至连二本都有可能考不上,所以当时高考前我还是比较担心的,

4、高考能决定人的“命运”吗?

作者:金满楼怎么说呢,高考本身是一种区分庸才的考试。在二三十年前,因为录取率比较低,大概还有些含金量;自从1999年扩招后,就基本烂大街了,试想,接近百分之七八十的录取率,这种考试还有什么选拔性可言?最糟的还不止此。最糟的是,本来只要百分之十的聪明孩子去参加的残酷竞争,现在却把那些资质平庸的孩子也拿去参加强化训练,

其结果必然是,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被逼上了十几年痛苦而又无意义的题海大战,最终一个个目光呆滞,白白浪费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其实呢,这个国家的工作对大多数人来说,完成九年义务制教育就足以胜任愉快(在公务部门工作尤其如此),并不需要这么多人去读大学,之前的扩招,主要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如今人力成本日渐提高,一个装修工人的收入也比一个研究生高,实在没有必要都去大学里浪费时间,

如果真想读,也没必要非得掐着18岁去高考吧?很大程度上说,在目前这个阶层日益固化的年代,所谓的高考不过是中下阶层家庭出身的孩子之间的竞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试图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这固然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期望,但希望值并不高,在很多时候,人愿意自欺欺人,这是一种无害的安慰剂,未尝不可。但就概率而言,数字是不会欺骗人的,除非你是异数,

但这个异数,一万个人中可能也就只有一两个,凭什么落你头上呢?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你是谁,你的孩子就是谁,这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大致的趋向性,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机缘,是不会有大的概率突变的。试想,你大人都做不到的,凭什么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到呢?这不是有些过分了吗?对大多数的家长而言,最好的做法就是做好你自己,而不是把压力转移给孩子。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