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是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我们要做一个有情怀、有追求的人,这句话说起来很有文艺范,大意是说人活在世上,难免身不由己,做着自己不愿做的事情,过着自己不喜欢的生活,尽管如此,我们还可以选择生活的态度,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生活的美好,热爱生活,拥抱人生。
1、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或者歌对于生活,是可有可无,还是一定要有?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源自高晓松《给母亲新书写的序》,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是歌手许巍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高晓松作曲作词,后成为《晓松奇谈》主题曲,这句话说起来很有文艺范,大意是说人活在世上,难免身不由己,做着自己不愿做的事情,过着自己不喜欢的生活,尽管如此,我们还可以选择生活的态度,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生活的美好,热爱生活,拥抱人生。
“苟且”说的是一个人目前的生活状态,人生总不是一帆风顺,无论我们当下处于什么样的环境,或者生活有多么不如意的地方,人生低谷也好,失恋悲伤也好,但不能被自己的心态打败,“诗和远方”是人生前进的动力,是我们生活的另一方面,是一种信仰。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路遥说,活着不只是活着。
诚然人生在世,我们要舍弃要妥协要低姿态,但这并不是人生而存活的目的,恬淡优雅地生活着,拥有勇气和激情,拥有诗意和浪漫,才是我们生活的真谛目的,人生除了眼前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们要做一个有情怀、有追求的人。既然说到了诗意人生、诗和远方,那么对于我来说,诗歌就不可或缺,因此用一首本人近期所填的一首词结束回答,
2、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友友们怎么看?
何为“苟且”?意指为了生存的生活。“诗和远方的田野”是指可遇不可求而向往的生活,一、眼前的“苟且”现今社会,我们的生活压力日渐增大,整天忙碌就为了一点绵薄收入,来维持家的安稳。委屈、艰难、辛苦这些词用于我等身上已不能表达所经历的苦难,一日不做工,家人面相觑,一月不出门,家徒仅四壁。这就是我们眼前的“苟且”,
“苟且偷生”说不上,但又不敢有“苟且之心”,只能日出劳作,日落而息,“苟且因循”的做些份内之事,勉强做到“苟且偷安”。何止一个“累”字能形容,时光匆匆流逝,容颜渐渐变老,但不变的是熙攘的人群,拥挤的城市和疲惫的身躯。二、诗和远方的田野日日紧张,年年如此,想挤点休养生息的时间都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及,
更别提去寻找自己的梦想,去为理想事业奉献终生了。但我等心中总能给自己留有一小块“田园”,这块田园虽不是绿草青青,但依旧富饶,那是幸福的所在、理想的入口,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向往,是“骚动的年华”。虽朝思暮想,但求之不得,然后辗转反侧,迟迟不能入眠,想整日品茗作文,思天地间腾云驾雾。现实点吧,总可以三两好友时时小聚,忘记时间的谈天说地;一家老小前去乡间田园,过过忽视岁月的悠闲生活,
远方,没有尽头的地方,远方是心中存在但又无法达到的终点。那里一路有诗,一路有花有景,时光如白驹过隙,人生总是在经历中成熟,终究逃不过命运的桎梏。有心于诗,有心去远方,但只能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畅想,就算偶尔的驻足张望,也只是顷刻间的诉衷肠,时光不会重来,经历已成过往。远方,早已不知是什么模样,没有远方,没有诗,只有眼前“苟且”的怅惘!,
3、生活不止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如何克服眼前的苟且呢?
生活,不止是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如何克服眼前的苟且呢?这个问题非常现实,是每个人都必须认真考虑,和努力面对的人生的答卷和课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