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人会有亲情吗,难道隔代之后就没有亲情了吗

对于利益当上,人情世故,难道隔代之后就没有亲情了吗。隔代亲,隔代亲,孙子就是比儿子亲,隔代人岂止是会有亲情,而且是有的不得了,但我认为还是适可而止为好,隔代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人们面对各种利益,人情世故,这种亲情会变得越来越淡,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隔代亲,所谓隔代亲现象,本质上或者说更多地是老对小的情感依恋。

1、隔代人会有亲情吗?

肯定有,而且会比不隔代的还亲。为啥?因为自已有孩时还年轻,工作太忙,没闲心闲工夫与儿女多交流接触,特别是50.60后,当年都是一心扑在工作上,而且那个年代拉巴孩子也没现在这样费心费神,只要饿不着渴不着没有病就OK了,现在退休了,有大把的时间了,而且现在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拉扯孙男嫡女了,你说能不亲吗?不光亲,而且是亲的没边了。

我一同学女儿在济南,原来是与亲家轮流带孙子,现在全包了,而且是连全家生活费都包了;我的一工友,大女儿因特殊原因,外孙子多在姥姥家生活,现在都大学毕业工作了,还把外孙当小孩子带,老两口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却能一下子给外孙买个哈佛H6,偏偏人家还嫌孬,没看中,不要,(笑)所以答题主:隔代人岂止是会有亲情,而且是有的不得了,但我认为还是适可而止为好。

2、利益当上,人情世故,难道隔代之后就没有亲情了吗?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隔代亲,所谓隔代亲现象,本质上或者说更多地是老对小的情感依恋,而现如今的社会,利益当上,人情冷暖,很多人都会想这个隔代亲情是否还在,对此,我个人觉得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1、隔代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人们面对各种利益,人情世故,这种亲情会变得越来越淡。

就好比之前有个朋友,我们一起聊天的时候他跟我讲过这么一个因为利益破坏了亲情的故事,他说:“我的一个伯父也就是我父亲的堂哥,他从小是孤儿,被我爷爷收养,也有对他很好,但是因为他觉得我亲伯父占了他们家的土地,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恩将仇报,居然狠心将我伯父一刀捅死,现在坐牢,”这就是在利益面前没有亲情可言。

2、隔代亲会让人的关系越来越好,现在很多的父母为了生活,会将孩子放在爷爷奶奶那,由他们帮忙照顾小孙子/孙女,这样时间久了,孙子/孙女对爷爷奶奶的感情要比爸爸妈妈的深一些,因为他们的付出要比爸爸妈妈的多,孩子对他们的依赖也会深。当然,对于利益当上,人情世故,难道隔代之后就没有亲情了吗?这个问题,没有一定的答案,因为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

3、经常看到有人说隔代亲,为什么爷辈与孙辈可以隔代亲呢?

隔代亲,隔代亲,孙子就是比儿子亲。人到了当爷爷的年纪,已经历尽风雨,对于功名利禄已经看透,没什么比传承更重要,只有对生命的理解是全新的,长生不可能,代代相传是根本。只有在这个年纪才能真心理解:除了生命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儿子是传,言传身教;孙子是承,延续香火。能四世同堂,是毕生之福,看到孙辈,等于自己生命的延续,因而隔代亲。

只有这个年纪才会明白:就算你曾经披着金甲战衣,脚踏祥云的大英雄,垂垂老矣之时,就是一糟老头子。甚至有可能吃饭要人喂,屎尿都可能无法自理,什么丰功伟绩征战四方都是浮云。只有一个鲜活的生命才是自己的延续,至此你才可能真的理解为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思想不封建,往小了说是家,香火不绝;往大里讲,是我们民族五千年屹立不倒,浴火重生的根本,

子传孙承,是根本。隔代又如何不亲?在你有儿子的时候,想的都是扬名立万征战四方热血沸腾,你对儿子的要求肯定不一样。因为你的经历使你可以基本看到他的未来,想跃过龙门,鱼化成龙,必须严。所谓小树不修不直溜,儿子是要成材的,当年有孙子的时候,已经历尽红尘。早已不在乎那雄心壮志了,对孩子的要求低很多,只求他快乐生活,平安长大。

4、都说“隔代亲,连着筋”,说一说你见过的隔代亲,到底能有多亲?

我8岁那年摔破了吃饭的碗,我妈二话没说,拿起扫帚就往我头上盖了几下,前几年我8岁的女儿也摔破了碗,我妈只关心她外孙女烫到了没,根本没有要动手的样子,这说明什么?我是一个80后,老家是农村的,那年代家里穷,都穷,记得我8岁的时候,有次家里吃鸡蛋面条,我和弟弟抢着去盛锅里的鸡蛋,在我和弟弟的推搡过程中,我的碗一滑,掉到了地上。

满满一碗鸡蛋面洒在了地上,就连我的碗也摔破了,当时是夏天,鸡蛋面条还很烫,有一部分面条还落在了我脚上,烫的我凉鞋都踢飞了,弟弟从厨房跑出来,他告诉我妈:“妈妈,俺姐姐把碗摔了,一碗面条都洒地上了,你快去看看吧!”我当时正呲牙咧嘴的清理脚上的面条,看到我妈过来了,吓得我赶紧直起了腰。我妈二话没说,捡起厨房的扫帚就往我头上盖,边打边说:“我让你浪费粮食,大人都不舍得吃,你倒好,直接倒地上,连碗都摔破了,以后你用狗盆吃饭吧!”妈妈的扫帚第一次落我头上时,我就连忙捂住了脑袋,后面的几下都打在了我手上,不过真的挺疼的,

我被我妈打哭了,忍不住辩解道:“都怪弟弟,他老是和我抢锅里的鸡蛋,要不是他扒拉我的胳膊,我根本不会把碗摔了。”听了我的话,妈妈更生气了,用扫帚又往我头上盖了好几下,妈妈还说:“他是弟弟,你不能让着点他?现在好了吧?都吃不上了,看我不打死你个妮子疙瘩!”妈妈的话让我很难过,明明是我先过去盛面条的,就是因为弟弟抢我的面条碗,所以才导致我的面条洒地上,为啥妈妈就知道骂我打我?我只比弟弟大两岁而已,我也还是个孩子呀!那天我心情很不好,流着眼泪就去了学校,当时我真的好想快点长大,然后离开这个家,自己挣钱买好吃的和好玩的,一点都不会分给弟弟,

多年后我长大了,终于开始自己挣钱,可是我却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快乐。有时我特别希望这只是一场梦,一觉醒来,我还趴在自己的小破床上,听妈妈在院子里喊:“艳子妮,快起床吃饭了!”有次我和妈妈聊天,不知道怎的就聊到了我小时候的事,我问妈妈:“8岁那年,弟弟抢我的鸡蛋面条,最后导致我的碗掉地上了,你看到后二话没说,拿起扫帚就往我头上盖,你为啥只打我,没有打弟弟?”妈妈笑呵呵的说:“有这回事嘛?我咋没有一点印象?”不知道妈妈是真忘了,还是假忘了,至少我从来没有忘记,倒不是因为我记仇,而是我记性比较好,基本上6岁后的每件事我都记得,

妈妈的话让我有些难过,突然间才发现,原来妈妈已经老了,至少她的脾气变的温和了太多太多,我多么希望她还是原来的性格,看到我不听话时,仍然可以拿起棍子就撵着我打,可惜妈妈再也跑不动了。前几年暑假的时候,我带着8岁的女儿回家探亲,因为想给妈妈一个惊喜,所以临回娘家前,我并没有告诉妈妈,那天我和老公刚下火车,就直接打车回了我娘家,我一边催促司机师傅快点开车,一边期待着妈妈看到我以后惊讶的表情,我想,如果有可能,还可以赶上在娘家吃中午饭。

从市里到我们村,打车花了两个小时,终于来了到了家门口,我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像个孩子一样,一下车就冲进了家里,推开大门,走进那个养了我十几年的院子里,我看到妈妈和爸爸正在堂屋吃饭。我开心的喊了声:“妈,我回来了!”爸爸和妈妈放下碗筷,愣愣的看着我,妈妈甚至还揉了一下眼睛,直到我女儿和老公也出现到院子里,妈妈才相信我真的回来了,

妈妈和爸爸激动的站起身子,妈妈说:“艳子,你怎么回来了?你啥时候回来的?你咋不打声招呼?”我的到来让妈妈既激动又紧张,妈妈说:“你们还没吃饭吧?她爹,快去镇上的饭店买几个菜,我看看家里都有啥,再炒几个菜!”看着爸爸和妈妈忙碌的样子,那一瞬间我竟然红了眼睛。我说:“妈,不用麻烦了,又没有外人,你们吃的啥,我们就吃啥,再说了,我们在火车上都吃过饭了,一点也不饿,

我就是太想你了,所以就忍不住先回了娘家,连婆家的村都还没进。”没有等妈妈说话,我自顾自的去厨房拿了几只碗,然后就去盛饭,刚巧那天也是吃的面条,还是西红柿鸡蛋面,唯一不同的是,我8岁那年吃的是手擀面,而这次的是机器压的挂面。我老公已经和我爸爸坐一起聊天去了,两个女儿也缠着我妈撒娇,只有我一趟一趟的往堂屋端面条,

当时大女儿8岁,正在我妈怀里和小女儿争宠,我喊道:“你们两个别闹,快过来吃饭。”大女儿一转身,由于动作幅度有点大,一下把桌上的面条给扒拉到了地上,不仅面条洒了一地,就连盛面条的碗也破了,还没等我训斥两个孩子太顽皮,我妈却先说话了,妈妈说:“你怎么回事,都是当妈的人了,怎么做事还是那么不细心,你不能把碗往桌子里面放放?”妈妈埋怨了我几下,然后又赶快问我两个女儿:“我的小乖乖,烫到了吗?快让姥姥看看有没有伤到?都怪你妈妈,都那么大的人了,还不让人省心。

”妈妈的话让我有些哭笑不得,好像碗摔了是我的错一样,这件事让我突然就想起了二十几年前,那年我也8岁,面条碗被我不小心摔了,妈妈不仅打了我,还吓唬我:“以后你就用狗盆子吃饭吧!”从这件事来看,不得不说隔代亲是真的,至少从我的经历来看,我严重赞同“隔代亲”这种事。写在最后的话不得不说,亲情是这个世界上最奇妙的东西,爱的时候,连看一眼对方都是幸福的,误解或者不理解而憎恨的时候,感觉和对方呼吸同一片空气,都浑身不自在,

5、隔代亲会亲到什么程度?

可以这样说,简直能亲瞎眼。我们小时候,我父亲在家里简直就是一个暴君,谁要是有一点儿不是,或者是我妈在他跟前一掇弄,那挨一顿狠揍是免不了的。轻的,揍你一片乌青,好几天也散不了,重的,不是打个半死,病上一段时间;就是打的跑了,好几天都不敢回来。听我妈和二叔都说过,我原来有个二哥,因为小,肚子饿。在家里哭闹,

影响了我父亲在小煤窑上了夜班后在家里补觉。被他一脚从炕上蹬到后脚地,磕在箱子上,摔的有了内伤,病了一年多,死了。哥哥因为和母亲顶嘴,被告了一状,用一捆粗麻绳甩开,打得哥哥飞起来,磕在炕沿上。逃岀去躲了三天,大冬天的差点儿冻死在外边人们都说,生在我们家里的孩子真的可怜,能够长大,不容易啊!媒人轻易不登门,

姑娘们都害怕一旦和哥哥结了婚,生下的孩子怕公公一脚踢死。因此哥哥三十多了,才结的婚,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父亲对孙子们是格外的亲。大侄女才刚刚满月,就让我妈抱过来,自己照料,终日乐得合不拢嘴。全家大小,谁也不能准说孙女有什么不足之处,这样一来,嫂嫂就乐得清闲。喂完奶,就到邻居家串门去了,一天,侄女饿了。

嫂嫂却没有回来喂奶——她在一个邻居家里打扑克玩呢,父亲提了根丈椽,把那个邻居家的几块窗玻璃给捅了后来侄儿和二侄女也相继出生了。父亲把我给他的钱、鸡蛋、猪肉、粉条、豆油、花生都给孙子们改善生活了,自己用的块毛巾,烂的成了纱布。也舍不得换一块,给了钱,也给孙子们做衣服了。父亲的暴脾气是出了名的,从来不肯吃亏。

有一年,侄儿因为他姨姨骂了他,气不过,就躲在一个大门洞顶上。准备了几块土坷拉和烂砖头,等姨姨回家时偷袭——在地上,不是人家的对手,事有凑巧:当侄儿准备袭击他姨姨时,恰好父亲也前后脚进了门洞。因为走的快,一出门洞,背部就挨了两下,气得他暴跳如雷。连连喝问是那个家伙干的坏事?街上的人说,是你孙子来,老头儿立马阴天转晴天。

6、隔代带养有什么利与弊?

老人带孩子的有利地方:一,时间方面,老人帮着带孩子你可以有更多的自己的时间,产假期间除了坐月子期间,你也可以偶尔和自己的朋友出去逛逛街吃吃饭,甚至是在家看看书充充电。产假休完可以放心的去上班,开始新的职业生涯,二,情感方面。如果自己看孩子孩子小的时候难免就是一个大人一个孩子,孩子接触的人比较少,如果老人帮着带孩子,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都可以享受更多的爱,有利于孩子认知发展,也有利于培养隔代亲情,和谁在一起就会和谁亲,

三,经验方面。老人毕竟带过孩子,在育儿方面可能不与时俱进,但毕竟是有经验的,有一些地方还是可取的,老人带孩子的弊端:一,卫生习惯。老人可能自己的卫生习惯就不好,当然没有嫌弃的意思,比如会说你小时候一个月才洗一次澡也没怎么样啊,现在每天洗不好无法辩驳,但是还是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二,育儿方面,

老人自认为自己的经验很丰富,比如冲奶粉多加奶粉少加水,反复加热奶,给孩子吃盐,不穿尿不湿等等。如果选择老人看孩子,一定要耐着性子,去和她解释,争取不扩大矛盾,三,精力方面,老人毕竟年岁大了,孩子刚会走路的时候,可能也会力不从心,每件事都没有对错,都有利和弊,如果条件允许就在三岁前尽量自己带,没有条件老人看就多和老人沟通,不管他们的方式怎样,都是爱孩子的,但是也不能以别的名义去绑架一切。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