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狗”到“用狗”那次“人机大战”之后,“打狗”成为了围棋界的热词,然而随着“阿尔法狗”升级后开始“碾压”人类棋手,人类棋手的思路也逐渐从“打狗”转为了“用狗”。西安体院棋牌教研室主任、围棋职业六段李星教授在“人机大战”开赛前并不看好“阿尔法狗”,他的学生樊麾早在李世石之前就曾与“阿尔法狗”过招,尽管樊麾当时输掉了比赛,但李星在研究了比赛后认为“阿尔法狗”并非不可战胜。
1、柯洁对决阿尔法狗,为什么围棋大佬普遍不看好柯洁?
1,阿尔法与人类对决的胜负数据放那儿了,在这样的数据面前,人类很难乐观;2,组队与软件较量,类似的模式在象棋人机大赛中已经试验过,结果并不好,依然是软件通吃;3,阿尔法非常强大,但它究竟强大到什么程度,十二段?十三段?人类却不清楚。我们只知道它水平恒定,出错概率接近于0;4,棋如人生,对于人来说,计算只是下棋的一部分,它还有更多的哲学意味。
如死活,进退,攻守,取舍,先后,得失这些东西反映到棋盘上是技术,反映到生活中就是风格和态度,但对于阿尔法,下棋就是纯粹的数字计算,而它的算法(逻辑)我们目前还不清楚;5,很能说明问题的是,人机大战,象棋的昨天,必然就是围棋的今天与未来。不要再纠结围棋与象棋哪个的难度更大,对人类来说,这个问题没有一点意义,就好像你对文学家说长篇小说比短篇难,短篇又比诗歌难一样,没有意义,
2、为什么说柯洁与阿尔法狗的第二局棋特别精彩?
作为一个伪棋迷,围观之后觉得第二局的确精彩,看了一圈评论之后更觉的精彩了,不自觉的就在想为什么这样。除了比赛本身,这几个点也会成为原因,1、这是第二局,本能的存在期待,可能成为被认为精彩的基础之一。2、第一局比赛可以看成是第二局的铺垫,第二局关注度更高,讨论的人也更多,关于阿尔法狗有了更多的解读,让第二局更有的聊,
3、第二局时间相对短一些,加上最后的结局,让人意犹未尽。关于谁是第一已经不是比赛的重点,即便阿尔法狗打遍天下无敌手,其也不会因为这个事情而高兴,也不会把高兴传递给周围的人,甚至都没有获奖感言,反观柯洁,从第一局的没脾气,到第二局的热血沸腾,表达出来的是一个有个性,有思想,有感情的围棋高手,这样的高手值得去关注。
人工智能已经成了每天都会看到的词汇,被过度宣传,然而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相信很多人没有深入的了解,阿尔法狗和人类的对战在不断的普及人工智能,这是目前对于大众的最大价值之一。看到这样精彩的比赛,作为一个伪棋迷,对围棋的兴趣比之前更大了,通过围棋能够了解的不仅仅是规则,玩法,更重要的是围绕围棋的故事,文化。
3、柯洁单人挑战阿尔法狗,人类战胜人工智能的胜算有多大?
柯洁“英雄出少年”,目前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围棋高手,一直稳居世界围棋排行榜上榜首的位置,柯洁与李世石的交手记录中,柯洁也占据了绝对的上风。但机器在数据、算法上有着人类无可比拟的优势,李世石不是AlphaGo的对手,我们认为此次AlphaGo也会打败柯洁,原因有三:一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对于围棋的逻辑和下法已经研究的相对清楚,机器处理没有逻辑上的难题;二是在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演进,通过学习几千万真实的对弈棋谱,实力增长迅速。
而且机器运算能力在读点计时的情况下相比人类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三是柯洁的棋风和优劣势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历史数据进行针对性学习进行对战,AlphaGo战胜人类是大势所趋,并且这个比赛在人工智能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地位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因为人工智能正在各个领域取得突破,深刻改变人们生活,围棋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不过即人工智能赢了人类棋手,我们也不用恐慌,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计算智能,要求机器能存会算:第二个阶段是认知智能,能说会听、能看会认;第三个阶段也是目前的最高阶段,是感知智能,它要求机器能理解会思考,这是人工智能领域正在努力的目标。在运算智能方面,计算机早晚会超越人类,但是我们还有认知智能领域,
我们可以创造文字,可以进行知识、语言的理解,可以进行逻辑推导并且最终做出决策,在这些和用来下棋的运算智能完全不一样的方面,目前来说在认知智能领域,计算机和人类比可能连门还没有摸到。AlphaGo在2016年与李世石对战时,讯飞研究院的研究员们曾经撰写了一篇《AlphaGo要怎么变得更强?》的文章发表在果壳网上,深入浅出地对AlphaGo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
4、李世石与“阿尔法狗”的“人机大战”,3年来对围棋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距李世石与“阿尔法狗”那场备受关注的“人机大战”已过去3年时间,“人机大战”的热度虽已消退,但人工智能对围棋界的影响却一直在延续。这项古老的运动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全新变革,围棋并未丧失魅力2016年3月,李世石与“阿尔法狗”展开“人机大战”,这场被誉为“捍卫人类最后智慧高地”的对决,最终以李世石的落败而告终。
一时间,围棋界人士的情绪从惊讶变为了恐慌,不少人甚至认为,一场灾难即将到来,西安体院棋牌教研室主任、围棋职业六段李星教授在“人机大战”开赛前并不看好“阿尔法狗”,他的学生樊麾早在李世石之前就曾与“阿尔法狗”过招,尽管樊麾当时输掉了比赛,但李星在研究了比赛后认为“阿尔法狗”并非不可战胜。“等到‘人机大战’后我才明白,人工智能进步飞快,它最厉害之处就在于无论你怎么强大都无法战胜它,它的计算能力远胜于人类,
”李星说。那时,棋界都在担心围棋运动的魅力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而荡然无存,对此,李星告诉记者:“从这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人工智能非但没有降低围棋的魅力,反而增加了围棋的乐趣,”从“打狗”到“用狗”那次“人机大战”之后,“打狗”成为了围棋界的热词,然而随着“阿尔法狗”升级后开始“碾压”人类棋手,人类棋手的思路也逐渐从“打狗”转为了“用狗”。
如同聂卫平所言,人工智能是围棋上帝派来给人类引路的,世界冠军古力曾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出现以前,人类曾以为在围棋领域的高度至少达到了50%,但人工智能出现后才发现人类还处于围棋领域的初级阶段。在古力看来,人工智能的强大催生了人类联手人工智能共同探究围棋的真理,李星告诉记者,借助人工智能,职业棋手可以有机会探求围棋更深远的技术,“以往根本想象不到的未知领域,如今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棋手们可以进一步探索。
”中国围棋第一人柯洁曾于2017年与升级版的“阿尔法狗”进行了终极一战,那次对弈的落败也使柯洁有了更多的思考,而且,柯洁通过学习人工智能后棋力有所增进,一度被誉为“半人半狗”。如今,国内外顶尖棋手都在通过研究人工智能提升实力,国内一款围棋人工智能“绝艺”,已经成为国家围棋队日常训练和复盘的工具,人工智能助推围棋全球化不仅是职业棋手,在业余围棋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在普及,李星今年编写的教材中就增加了人工智能方面的内容。
在青少年学棋阶段,人工智能的应用也更加广泛,西安棋院负责人李钢毅告诉记者,“人机大战”后人工智能在围棋领域的开发应用是前所未有的,“在围棋辅助、推广、陪练、测评等领域,人工智能都在产生积极的作用,我们棋院也引进了智能棋盘,以便对孩子们进行辅导、提高。”西安天元围棋道场校长张渝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的应用给整个行业增加了活力,“与人工智能下棋、进行棋力评测操作都很简单,棋力提升也很快,孩子们都很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