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虎妈猫爸,还是猫妈虎爸,都不是很好的教子方式。“虎爸猫妈”的例子在现代社会比较少,教育孩子,妈妈参与得更多一些,所以反而是“虎妈猫爸”的教育模式多一些,名人名言多摘抄,作文分数少不了,我身边有两个90后在“虎爸猫妈“教育下长大的一个男生一个女生的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
1、电视剧《虎妈猫爸》中,必胜决管用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必胜诀”的全文:黎明即起,鸡叫之前。语文英语,大声诵念,还没睁眼,已念多遍。数理公式,牢记心间,公式难背写手背,有事没事抬手记。上课争坐第一排,课上讲评要听细,多跟好生谈理想,不与差生闲扯蛋。单词多了别心烦,分片分组来攻占,名人名言多摘抄,作文分数少不了。开门见山扣紧题,直接了当最简单,考前错题编辑好,
心里有数不慌乱,答题不会越过去。先易后难树信心,实在不会就填B,概率保你分不低,交卷之前查三遍。铃响收卷再落笔,不能偷懒与侥幸,光明就在黑暗里。胜男胜男莫放弃,全力以赴争第一!不得不说,这个必胜诀读起来确实是朗朗上口,细细品味后,还可以发现其中也有不少的干货,比如“名人名言多摘抄”、“考前错题编辑好”、“答题不会越过去”等等,我敢说,只要是上过学的,你的老师肯定反复给你强调过这几点,以至于现在都有为积累错题量身定做的错题本问世了,高考时出题人有时也会玩点心机,把难题放在前面,来对付考生们先易后难的战术,当然,这种情况是少之极少的,一般按照先易后难的答题顺序答题总没错,
从这点上来说,必胜诀还是管点用的。但是,必胜诀毕竟是出于电视剧,而电视剧来自哪里?鲁迅曾经说过:一切艺术都是对社会百态赤裸裸的展示,所以,与其说是电视剧里的必胜诀管用,倒不如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是我们奋斗在一线的莘莘学子所总结出来的应试经验给后来的学习者们提供了捷径。并且,这些前辈们所总结的经验,在落实于具体的个人身上之后,我们不得不对效果的可实现性打个大大的问号,
“语文英语,大声诵念”,这样的字眼很容易让人想起风靡全国各大中学的激情早读,对于激情早读这样的背书效果,我想,它只实现了激情,并没有达到让学生早读的目的。嗓门大,把自己从睡梦中叫醒的效果达到了,但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早读,需要的是背书,这样的早读方式,可能把我们大脑所有的注意力都用在了控制自己的嗓门,而不是去理解性的记忆上了吧,
还有其中的“不与差生闲扯蛋”,在这里,我想问毕姥爷,或者说问电视剧的编剧,何为优生?何为差生?优生、差生该如何去定义?如果真要分出个优劣,分出个三六九等来,也不至于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差生”这一群体吧?我们中国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国际上话语权十分强大,以现在中国的实力,我们完全可以不理睬小国的诉求,但是,我们这样做了吗?我们没有,相反,我们对这些国家的关照还要多于以前。
国家关系即是如此,对照于人际关系上,我想,也是一样的道理,有句话说得好:当初的你对我爱理不理,如今的我让你高攀不起。必胜诀,说到底也只是电视里的演绎,它绝对没有电视里说的那么神奇,不会产生让人在看了之后立马进步成全班前几的效果,踏踏实实的学习,埋头努力的苦干,绝对要比整这些花里胡哨的有用,试想一下,要是放在现实生活中,有人给你说:“嘿,同学,我这有一个口诀,你只要看了,学习成绩定会突飞猛进”,若是免费的咱们说不定还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了解一下,若是收费的,咱们定会联想起电视里的洗脑广告“模型解题法”之类的,然后心里默默地说:“这人莫不是傻子”,然后又突然恍然大悟:“噢!原来是这人把我当傻子!”。
2、“虎妈猫爸”模式下,子女会形成怎样的性格?
“虎爸猫妈”的例子在现代社会比较少,教育孩子,妈妈参与得更多一些,所以反而是“虎妈猫爸”的教育模式多一些,这样的教育就是传统教育中“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的另一种定义吧。而我身边有两个90后在“虎爸猫妈“教育下长大的一个男生一个女生的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小付,男,94年生,父亲的教育方式特别严厉,只要是付爸立下的规矩,不管小付愿不愿意,能不能做到,必须做,只要一个动作不对,比如坐没坐像,或者考试没有考好,轻则说教咆哮,重则打骂惩罚。
每次被揍过后,付妈都会边心疼流泪边对小付说,你爸都是为了你好,你要好好听话,下次就不会挨打了,到了念中学的时候,小付辍学了,离家出走,扬言不会向家里要一分钱。辗转在社会上打小工几年,说起自己的父亲,虽然不像当初那么怨恨,话语中还是流露出难以释怀,对自己的母亲,总是心疼,不能给妈妈好的生活,感觉很无奈,
小夏,女,95年生,父亲给她规划的未来,绝对不许违抗。她在念初中时,特别喜欢跳高跳远的项目,并且在这方面很有天赋,做得很好,当地特别好的一所高中,看中了她的特长,向她伸出了橄榄枝,只要她愿意加入学校的校队就可以保送,如果靠考试的分数,根本没办法上这所高中,夏爸没有和她商量,就一句话,你身体不好,不许去。
小夏没能去这所高中,同时也被禁止再继续自己喜爱擅长的运动,后来念大学时选了个离家特别远的学校,和父亲很多年都不说话,如果有什么事都是告诉妈妈,妈妈再问夏爸,夏爸再告诉妈妈,妈妈再告诉小夏,很多年就像有一座大山立在父女两人中间,小夏大学学的法律,夏爸一直要求她成为一个律师,可是最终她选择做了一个花艺师,她用另一种方式告诉父亲,我已经长大了,你再也管不了我了。
父母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有很大的影响,在上面两个故事中,我们最能明显的看出,孩子都很叛逆,两人在成人后看似外向,但与人的关系却淡漠,时常感觉孤独,遇到问题时,都会呆在一个黑暗角落,不愿意走出来,当然,还有其它的例子,就是孩子成人后,做事没有主见,有一个男孩和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女孩子谈恋爱,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因为父母催婚,必须要结婚,自己不情愿,但也没有主见。
3、到底是虎妈猫爸好,还是猫妈虎爸好?
谢邀请,无论虎妈猫爸,还是猫妈虎爸,都不是很好的教子方式。家庭是子女的第一课堂,父母均是子女的第一老师;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不仅限于教子女知识,还包括做人的道德修养和关爱等;不仅限于主动教子女什么,或对子女有什么要求,还在自身的言行举止中,对子女产生的影响,子女在接受父母的教导时,不仅接受父母教于自己的知识,还会通过父母的言行举止、加以模仿或效仿,并从中形成自身的道德修养等,还从与父母的相处间、感受父母的关爱;只要父母与子女相处一起,这就不是父母所能左右的。
父母以不同的角色、或方式对子女进行教育,会使子女对父母产生不同的印象: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不一样的,父母对子女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子女对父母的关爱或要求是可选择的!父母在子女心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而,子女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及关爱,是非常敏感的;父母各自在言行举止及关爱保持一致,会在子女心中产生固有印象;如不同时间是不一致的,会在子女心中留下虚伪不可信的印象、或可以改变的印象;这对教育子女是非常不利的,
因而,在教育子女时,不应用虎妈猫爸或猫妈虎爸的教育方式;而应在父母相互沟通的基础上,采取平衡一致、无差别的教育方式,即教的知识一致、道德修养等一致、对子女的关爱一致;使子女感受到父母对其的要求一样,关爱一样,无须选择、也不必选择。平衡一致、无差别的教育方式,更有利于使子女接受,使子女身心健康的成长!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