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贩卖“高考答案”诈骗不法分子抓住考生急于通过考试的心理,通过各类途径向考生、家长兜售考题答案。日前,石家庄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发布高考前后容易出现的十大骗局,以免考生和家长在高考高度紧张的状态下误入陷阱,大一的时候我学长在火车站负责迎新工作。
1、防火防盗防学长。真的有那么严重吗?
我觉得这话说的一点没错,大一的时候我学长在火车站负责迎新工作。当时他特别热心,在我的再三拒绝之下还是主动帮我提行李箱,我当时对他好感甚浓,小脑瓜里开始意淫和学长的种种。那个时候也是天真的很呐!后来为了感谢那个不知名却又很热心的学长,我在学校表白墙发了一篇寻人启事,很快认识他的人就纷纷把他艾特出来了。我怀着欣喜若狂而又忐忑不安的心情加了他的QQ,
之后我们相聊甚欢,给对方起了特别的外号。他当时叫我“油炸雪燕”,我称呼他“三娘”,是不是听起来超级逗的外号~慢慢的我们也有了面基活动。他在迎新晚会上表演小品,我就在底下做他的小花痴,因为排练辛苦没吃饭,我还专门给他带了好吃的。我记得有火腿肠,饼干,奥利奥什么的,然后我们俩之间距离越来越近,有些忽明忽暗若即若离的情愫在空气中荡漾。
学长很幽默,对我也是百般关心,我真以为自己作为小萌新捡到宝了呢。后来也在一起了,不过我不知道的是他和好多女孩关系都很好,甚至很多女孩向他抛出橄榄枝,他也从不拒绝。想想自己那个时候真傻!粘稠的爱情来的快去的也快,以闪电般的速度走到了分手的境地。没有理由,没有解释,没有争吵,就是分手了,我很崩溃呀!我不知道自己哪里做的不好。
直到一年后他才坦白说,和我在一起的时候有个女孩和他暧昧不清,双方都有对象,但是彼此仍然无法放下对方。一次看似平静的夜晚,那个女孩喝了个烂醉,打电话给我前任说不要放弃他,然后比悲伤更悲伤的事情是,我什么都没做错,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莫名其妙就被分手了。关键是我还不知道这个插足的女生是谁!你说气不气人?!我是谁?!我在哪儿?!哎,不提了,
2、防火防盗防诈骗,又是一年高考季,常见的高考诈骗有哪些?你遇到过吗?应该如何防范呢?
日前,石家庄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发布高考前后容易出现的十大骗局,以免考生和家长在高考高度紧张的状态下误入陷阱。◎高考前当心掉入这些陷阱1.“准考证丢失”骗局“朋友捡到一个准考证,请大家帮忙扩散,千万别耽误考试,联系电话:134××××××××,”网上传播的这类信息,有很多是吸费陷阱,拨打其中的手机号码很有可能被扣话费。
警方提醒:不仅仅是“准考证丢失”的信息,网上所有不明来源的联系电话都不要轻易拨打,另外,遇到这类信息,没核实之前也不要轻易转发。2.“帮考生作弊”骗局有些骗子会以有“内幕消息”为名,对考生进行“考前指导”或者直接出售“高考真题”;有的在网上兜售各种作弊器材;还有骗子以帮忙找人代考为名,骗取“定金”和“保障金”,
警方提醒:2015年1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补办准考证”骗局考试期间,有些考生的家长会收到“您的孩子×××的准考证丢了,补办需交纳×××元,
为了不影响考生入场,请尽快打款给×××账户”的信息。考生不能带手机入场,家长联系不上孩子,往往会当真,给骗子打款,警方提醒:考试过程中接到类似信息要保持冷静,先别急着打钱,可尽快与学校教师联系核实情况。即使考生考试时真的忘带或者遗失了准考证,也可以先报告监考员,由考点办公室联系考生领队或学校处理,4.贩卖“高考答案”诈骗不法分子抓住考生急于通过考试的心理,通过各类途径向考生、家长兜售考题答案。
警方提醒:高考的程序很严格,考生和家长切勿相信此类信息,因此提醒考生和家长,遇到类似的信息千万小心,最好报警处理,5.“特长生加分优惠”骗局不法分子称能办理艺术、体育、小语种等各类“特长生”加分,还会煞有介事地要求考生提供“特长生”资格证书,以此骗钱。甚至有的还会冒充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租用办公地点、考试场地,设立小语种、艺术类提前招生考试现场,私自组织考试,骗取考试费和录取费,
警方提醒:国家对加分等政策有明确规定,家长切勿有侥幸心理,这些不法分子往往自称高校招生人员,携带高校招生宣传资料,诱骗学生及家长填报志愿。◎高考后谨防落入这些圈套1.虚假“自主招生”不法分子或中介谎称高校单独招生为名欺骗考生及家长,说只要交钱,就可随意突破文化成绩的要求,警方提醒:目前开展自主招生的高校都是经教育部门批准的院校。
考生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自主招生测试,测试合格后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高考成绩达到相应的要求,最后经市录取领导小组批准后才能录取,在市教育考试院网站可以查询到录取结果。2.利用定向招生行骗有些骗子声称可以弄到某大学的定向招生名额,收取所谓“定向费”,警方提醒:部分高校在某一地区的定向招生计划都会向社会公布,招生录取办法严格按照教育部和该地区的规定执行,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3.谎称“内部指标”不法分子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高校招生人员,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定向招生计划等,让家长先付定金,然后迅速撤离,警方提醒:部分高校在某一地区的定向招生计划都会向社会公布,招生录取办法严格按照教育部和该地区的规定执行,不会收取任何费用。4.利用“补录”行骗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及其家长不熟悉招生程序的弱点,打着本科补录旗号行骗,
警方提醒:补录时也需要填志愿。届时各省的招生办会发出通知,请通过正规渠道了解情况,5.向家长“邀功请赏”本属于正常投档录取的,骗子却声称是自己托关系走了后门才使考生录取,向家长索要钱财,警方提醒:教育考试院会及时公布考生录取结果和相关信息,考生和家长可通过正规渠道查询,没必要理会一些人员的“邀功请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