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起源于哪里,音乐起源于哪个国家

谢谢邀请,音乐和其他艺术一样,也起源於劳动。综上,是我认为中国古代音乐起源和发展的经过,在这里开始,我们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诞生的源头,都是认为音乐具有神圣的特效,音乐是“先王之乐”,音乐是神圣的“雅乐”,达尔文在其进化论中论述到音乐是一种淘汰的手段,音乐的起源是起自人类感情和祭祀时的语言抑扬。

1、中国古代的音乐是怎样起源的?

源于祭祀和民谣,由孔子整理《乐经》和《诗经》,宋词词牌完成流行音乐普及。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和延续,最早最早的记载是炎黄时期夏商周的《六代乐舞》,到春秋的《诗经》、战国的《楚辞》、汉代的汉乐府,隋唐的歌舞诗歌,宋代的宋词词牌、元代的散曲杂剧,以及最后明朝的戏剧四大声腔,以及清朝延续和现代的五大戏曲。在表达形式上,中国古代音乐有明显依附于诗词、戏曲的文化特征,

可以和西方的音乐剧、歌剧等同。而在时期上,我个人认为中国古代乐器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汉代以前和汉代以后,因为在汉代以前大部分都是本土地方民谣,而且缺乏一定的统一性乐器普及和流行性音乐乐理系统,当然也是因为战乱不断,只有到了汉朝才稍微消停了会,在汉代以后西域、北外族传入了大量沿用至今的乐器,比如我们最热衷讨论的唢呐,琵琶就是属于外来文化的传入再加工。

从汉代以后,文明程度和制度逐渐达到了老百姓可以简单获取多种乐器,而且汉朝制度也提供了音乐文化发展的支持,如此中国古代音乐从汉代开始逐渐发展出一个重要组织——汉乐府,汉乐府对于中国古代音乐的影响非常重大,他的官方化延续是后续时代唐诗、宋词、元曲成为国民级音乐审美和人民大众流行音乐娱乐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宋词,宋词本质上的词牌名,就是根据固定曲调来完成创作的,也就是等同于我们如今常说的流行音乐的套路和弦,

从固定词牌的出现,就标志着宋朝对于中国古典音乐的意义远大于其他的时期,因为这个词牌表明了宋朝的音乐发展已经到了总结出大众音乐审美规律的重大里程碑,并且具有对应的商业市场。这在当时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音乐艺术在宋代成为了国民商业税收的成分之一,流行音乐也从宋代就走入百姓家中,从音乐角度去看,的确宋代的商业程度要高于唐朝。

以下分阶段阐述:炎黄-周:六代乐舞;六代乐舞,这个就是目前学术之中认为最早的音乐表达形式,六代是指我们从炎黄、尧、舜、夏、商、周这六个奴隶制时期。乐舞,是指歌颂帝王的宫廷乐舞作品,已经是说,在从炎黄开始,一直到周代,这一段时间之中,中国古典音乐的表达形式和存在形式,都是掌握在宫廷帝王手中,用途也非常局限和单一,用于神灵的祭祀和帝王的歌颂。

在这里开始,我们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诞生的源头,都是认为音乐具有神圣的特效,而且掌握在上层社会之中,老百姓很难获得。贡献文献主要集中于:黄帝时期的《云门大卷》、唐尧时期的《大咸》、虞舜时期的《韶》、夏禹时期的《大夏》、商汤时期的《大濩》以及周武王时期的《大武》,在这些文献之中,音乐都是和舞蹈捆绑的。也是为什么叫乐舞的原因,

这六个时代对于音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在周代武王伐纣后,周朝刚刚建立时,周武王姬发叫一个叫周公旦的大儒制定的礼乐制度。简单归定了音乐的具体内容,比如什么祭祀改用什么乐器和什么音乐调调,什么音乐调调用什么舞蹈之类的,但是从音乐作曲角度去理解,这个时期音乐本身的神圣意义大于普及性内容意义,所以从作曲上的内容不多,而周公旦这个人,是把音乐当成天子神圣的一种附庸表达。

音乐是“先王之乐”,音乐是神圣的“雅乐”,也为后续孔子重修雅乐奠定了伏笔。这个时期,音乐的学术意义不大,春秋战国:《楚辞》和《诗经》;这个阶段,是音乐艺术从帝王走向贵族、从贵族走向老百姓的重要标志。也是奴隶制度开始动荡造成的结果之一,《诗经》的成型是一个搜集和表达地方音乐作品的过程,这个过程之中,大部分的作品的传播是非常局限性的。

因为春秋时期太过动荡,而且语言文化不统一,甚至于同一个国家之中同一个字有着十几种写法数种读法,而孔子做的,是认为礼乐崩坏,需要重修乐礼赋予王权。但是孔子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不仅仅做了宫廷雅乐之中的《乐经》,也做了民间音乐的《诗经》,如今宫廷雅乐的《乐经》失传,但是记载民间音乐的《诗经》却越来越重要,也能表明一个问题:音乐艺术的载体,始终是前往大众情感表达和流行音乐的道路前进。

而不是一个制度时代的一种非艺术类附庸,战国时代的《楚辞》作者屈原,代表的就是发现了音乐艺术的共性之美,表达了音乐艺术是应该受众于老百姓的艺术,应该是对老百姓所表达个人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这里就完成了一个对于音乐仅仅局限于所谓的帝王歌颂,神灵祭祀之外的意义赋予:个人情感表达媒介;孔子做的是统计和修订,而屈原是直抒胸臆,两者之前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可以理解为孔子做的是音乐史,屈原是自己写歌自己唱,而且要大声的唱。汉代:汉乐府和百戏;汉乐府这个真的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组织,就好像是我们如今的音乐协会,为整个华语音乐,包括民歌、流行音乐、美声作品、戏曲、音乐剧等等种类的音乐进行统计保存和选择优秀作品加以推广,当年汉乐府就是干这个事,他们搜集汉代全国各地的民歌和诗词,然后觉得哪一首好听,给他配上乐器和诗词,然后作为宫廷乐。

这个时候,宫廷乐就不再是孔子和周代的严肃音乐,而是存在较大程度性质的娱乐意义了,这也是汉代厉害之处,不仅仅是国土统一,而且经济文化和审美也在飞速进步。从这里,这些汉乐府的人,就开始注意和推动了音乐的学术性进步,当统计选择的次数足够多时,一些音乐规律就必定会浮上水面。比如为什么人们更喜欢5字和7字的旋律,为什么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人们会喜欢同一首歌?而这些旋律在五音十二律有什么规律?这种数据之下,必然会推动音乐学术的进步,这也是未来宋词的进化之处,

在这种情况下,汉乐府衍生了四个主要类别和部门分别是:1:郊庙歌辞;雅乐儒家继承。2:鼓吹曲辞;这个主要是由民间各大顶级音乐创作者的投稿作品写得小Demo,音乐小样,并配有乐器怎么演奏,恩,很准确的表达。简单讲就是流行音乐的雏形,具有乐调支撑,3:相和歌辞:这个音乐是从民间风俗之中采来的俗乐,不是个人作曲,而是文化形成,是汉乐府中的精华。

我们如今课本上学习的大部分乐府诗,比如《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都是这部分,这是人民和文化的代表,类似我们的民谣《茉莉花》、《鸿雁》4、杂曲歌辞:就是杂类。乐调多不知所起,因无可归类,就自成一类。里面有一部分优秀民歌,可能是太过超前,听不懂的类型,可能是太过稀碎,不忍直视的类型。宋词词牌;这是我个人认为,古典音乐发展的巅峰,

因为我们很难看到一个朝代中的老百姓对于一种音乐如此热爱的程度。宋词对于宋朝的老百姓,几乎就是唯一的娱乐方式,从艺术的角度讲,宋词比唐诗更符合音乐文学的定义,因为宋词的根本性是在于音乐的曲调。比如:西江月、菩萨蛮、如梦令,本质上都是基于音乐的情感色彩认知形成的大众审美印象。比如说《如梦令》的音乐调式,大概率是可能偏向于慢板梦幻色彩的音程组曲,

而宋词的词从音乐的角度区分,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大类。在这大类之中还有细微的小类区分,所以从音乐角度上,宋词已经具有了很高的音乐学术性意义,起码他总结出了九种基本用途的审美规则,而又有着成百上千个不同的词牌子的准确音乐旋律。同时宋词对于音乐的节奏也有了突破性理解,宋词将演奏的节奏基本分为了四种,节拍短的令,比如如梦令,

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引;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近,最后就是慢板悠长的慢。而节奏的进步,也代表着一种对于之前音乐的更新,任何一首古琴曲的曲谱,有近百钟演奏方式,因为没有节奏,任何两个音符之间都可以分段,但是宋词从固定词牌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大众的审美引来了巨大进步。综上,是我认为中国古代音乐起源和发展的经过,

2、音乐起源于哪里?

音乐在人类社会中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发源,已经无法考证。早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的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

古代音、乐有别,后浑称“音乐”,指用有组织的乐音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扩展资料中华民族音乐的蒙昧时期早于华夏族的始祖神轩辕黄帝两千余年。距今六千七百年至七千余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可能已经可以烧制陶埙,挖制骨哨,(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的骨笛溯源于距今8000年左右,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吹奏乐器。

3、音乐起源于哪个国家?

谢谢邀请,音乐和其他艺术一样,也起源於劳动,从远古的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原始社会的乐舞都与先民的劳工生活有关。他们用音乐来协调动作,借意减轻劳动程度,原始歌乐随时间湮没,其具体情况已不可考,神话传说及典籍所载又被后人增损,今略述於后,仅得其一二。大约从五万年前至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我们祖先就创造了简单的乐器和乐舞,如打击乐器,管乐器及用以招来雨水,关於音乐是怎样产生的,历来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如本能说,求爱讥说,模拟自然说等,

但这些说法都只看到问题的表面,而没有说到问题的本质「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然也,感於物而动,故形於声,」又说:「乐者,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嘽以缓…」西方古代音乐史中,一般都以神话性质为其序论。而达尔文,史宾塞和布赫等人对西方音乐的起源的解释是有最深远的影响,

达尔文在其进化论中论述到音乐是一种淘汰的手段,音乐的起源是起自人类感情和祭祀时的语言抑扬。布赫则认为是由於肉体共同劳动时所获得一种正确规律的节奏,还有也是苦中作乐的一种手段,然而,他们所提出的事理,却全部得不到证明,而加以否定。因为最原始的音乐绝对不会是以爱的歌为基础,语言则和音乐完全相反,在音乐空间的区分阶段里无法成立。

4、音乐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音乐是何时诞生的呢?我们追溯到人类社会的起源时期,到底从什么时候起有了音乐,确切的时间至今都无从考察,但是在远古时期,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文明的时候,就已经会利用声音的高低与强弱等来表达自身行为和思想了。你们可以设想一下,人类住在原始的森林山洞里,在那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环境中,大家要生存下去,首先就得学会保护自己,当电闪雷鸣、火山爆发、大地颤动时,当山洪和干旱交替地毁灭庄稼时,我们的祖先可能会自然地对着天空和大地发出尖利的声音以此作为祷告,

又或者当人类遇到野兽侵袭时,会模仿动物的叫声,这些声音便逐渐发展为原始人类的圣歌或狩猎歌。这就是最原始的人类歌唱萌芽:后期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会使用一些有节奏的工具,来相互传递信息,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歌曲雏形;人们也会敲打石器、木器以此发出声响来表达喜悦与欢乐的心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当然,由于人类本能的冲动,这些远远满足不了他们对自身情感的寄托和追求,于是,人类祖先从最初的阶段慢慢向有节奏的动作、有节奏的歌声靠拢,甚至开始制造更加悦耳的乐器,并伴以和谐的肢体语言,用以丰富他们原本单调而枯燥的生活,音乐和舞蹈也就这样诞生了。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