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一个爱好写作的人,影响他的作家可能不止一个或者两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作家风格吸引他,就我而言,最初喜欢刘绍棠的乡土文学,到了爱不释手的程度,而后又喜欢上了贾平凹,路遥等,当然,不是这些我喜欢的作家所有的作品我都喜欢,有的作品我会读上几遍,有的作品一遍就够了,其次,喜欢某个作家的作品与他生活的环境,经历也有很大的关联,如我是农村的,看见有描述农村的作品会引起我的共鸣,再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更,对作家的喜爱也会发生些许的变化,喜欢的每一个作家的作品我都会与他之前的作品相比较,是长进了,还是停留在之前。
1、从事写作的人,你们受哪个作家的影响比较大?这个作家的什么特质吸引了你?
当然,每个作家都有他的风格,即性格,这就容易形成他独特的魅力,即语言特色,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文艺作品而言,谁记录了当下,谁就赢得了历史。贾平凹的语言功能深深影响了我,刘绍棠轻松流畅的叙事风格也给我很大的美感和启发,每个爱好写作的人都有一面影响他的镜子,在这面镜子里,试图找回属于自己的东西,阅读改变人性,写作传达人心。
2、想成为有自己文风的作家,可以学习哪位作家?
在我看来,博览群书,博采众长才是形成自己文风的唯一出路,至于单一的学习某一个成名作家的文风,是没有出路的,甚至会有抄袭剽窃的嫌疑。吴昌硕曾对弟子说:“学我,不能全像我,化我者生,破我者进,似我者死。”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每一部作品,要是都有某一个作家作品的影子,应该是一件可悲的事,其实作为一个初学写作的人来说,不妨先向书法家学习一下。
书法家大抵都是先要识字,然后读帖,其后临帖,再后来消化先人的风格而演化成自己的风格,这也就是说,要想成为作家亦或诗人,那么就要先识字,然后读书,不要专一读某一个作家的书,也就是所说的博览群书。然后学会熟读乃至背记下来,试着临摹一些名文佳作,一旦觉得自己可以做文章,作诗填词了,就要学会忘记。把别人的东西消化了以后,就要学会忘掉,
这一点很难得,也很重要。不然的话,在以后自己的文字中总会有别人的影子,要形成自己的文风就要善于观察,敏于思考,勇于捕捉,多看,多读,多学,多想,多写,多自我剖析,多听别人的建议,一百个作家有一百种写作手法,只要自己从每一个作家的作品中汲取一点点精华,集中到自己的笔下,融入自己的文字中,逐渐的就可以形成自己的文风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