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胜于言传”,在家庭中做个不唠叨的父母。我女儿16了,我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感受是身教大于言传,言传是指传授,告知,教导,说明,提醒,叮嘱,说服等;身教是指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等,作为一名大学辅导员,我深知言传大于身教的重要性,要想学生服你,就必须让他们崇拜你,自己说的话,首先自己要做到。
1、在培养孩子过程中,言传与身教,两者有无重要之分呢?
我女儿16了,我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感受是身教大于言传。对孩子来说,忠言逆耳不一定利于行家长的大道理孩子可能并没有听到,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每个家长应该都碰到过,在孩子玩玩具时,叫孩子几声,孩子也没什么反应。因为您的声音并没有他们玩的玩具更有冲击力,还有一种可能是孩子的听觉发育还不健全,科学家实验证明,视觉和听觉比起来,视觉是优先级。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个用到这儿也可以说明问题,人类本能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大道理孩子理解不了。父母总是以为自己的苦口婆心能够唤起孩子的行动,其实你说的那些孩子并没亲自感受,不可能感受到你的道理有用,我也经历过对孩子苦口婆心的劝导,想着用自己的生活感悟来唤醒孩子的学习动力。孩子说,你说的那些我没有经历过,并不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
听来的东西不如自己的切身感受更有冲击力。所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失败过,才能体味到痛彻心扉,你自己可能说的痛哭流涕,孩子可能一点感觉都没有,没有经历的经验教训对孩子来说就是白开水,索然无味。孩子善于模仿,小孩子善于模仿。他们模仿的,只是周围人的行为举止,大人说的道理就是已经背过,也没有任何意义,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孟母三迁,孟母就是深知这个道理,她在给孩子优化周围环境,减少负面影响,家长回家忙完以后拿起本书来看,每天坚持,孩子就会好奇,书里到底有什么,为什么爸爸妈妈老看书,孩子可能就自己拿起书来看,寻找书中的秘密。如果家长回家就看电视玩手机,孩子也会跟着被动看电视玩手机,如果家长沉迷于此,孩子也会对电视手机好奇。
家长如果为人不善,对父母不尽孝,在单位占小便宜,孩子也会学习,“学习”就是先去学别人,这个别人当然是周围人的言行举止和书本视频里的别人的间接影响,周围人的影响是优先级。然后他们自己去练习,有句老话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如果家长不孝顺,孩子先学习,等到自己去练习的时候,可能就报应到父母身上了,
2、为什么说身教比言传更能教育好孩子?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2014年9月中旬的一个周末,我接到了20年前一位学生的电话,他说:老师,我已经有三年多没看望您了,怪想的。我说:想了你就来呀,我给你炖羊肉吃,他说:我晚上一定来。我知道他喜欢吃羊肉,就给炖了羊肉,等他来,他晚上来了,我们边吃羊肉边聊天。他说:老师,我当年没听您的话,没有考上大学,觉得很惭愧,
我笑着说:你现在做生意,有房有车,不也挺好嘛。他说:钱就花没了,知识花不完啊!他一副感触良多的样子,我不想勾起他的往事,就转移了话题。可聊着聊着,他又说到了学生学习的问题上,我想他肯定有事,就问他:你的孩子多大了,现在怕要上高中了吧?他见我问,就笑着说:老师就是老师,懂我的心思,我的儿子就在您班上,我们父子两都做您的学生,真是三生有幸。
他说了孩子的名字,我就知道这个孩子的中考成绩处在全班的中下等,他稍微沉默了一会儿后给我说:孩子不好好学习,勉强考上了高中,所幸您给他带课,我就有希望了。我问他:你平时在家里怎么教育的呢?他说:不是摧就是骂,有时候还打,我问: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干什么呢?他说:儿子在自己房间学习,我在客厅看电视,玩手机。
我听了,就知道他的家庭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了,我就给他说:想让你的孩子好好学习,我给你提个建议。他赶忙说:以前我没有听您的话,现在多难我都听您的,我说:第一,从此后不能摧他学习,不过问他在学校的学习情况。第二,绝对不能讽刺他,打骂他,第三,在家里别看电视,玩手机。找些好书,孩子在他房间学习,你在客厅读书,一直读到孩子哪一天劝你说,爸,你要注意休息,别看地太累了,
那时,你的孩子一定会自主地好好学习。从此之后,我的这位老学生就按照我说的做了,我观察了这位孩子的学习动态,发现在中期的时候,他开始主动向任课老师问题了。期终考试成绩已经到了班级的第二十名,放寒假了,我给老学生打电话,嘱咐他假期很重要,一定要坚持看书。过年的时候,老学生来看望我,一进门就高兴地给我说:老师,我儿子大前天晚上十点劝我了。
我告诉他:这个习愤一直要坚持到你儿子高考,这位孩子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地非常认真刻苦。高二的时候我问孩子:你的成绩是全班提高最快的一位,他说;是我爸给了我动力。高考后,这位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西安交大,可喜的是我的老学生放弃了自己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用坚持不懈地读书,给孩子做了榜样。古人言:身教胜于言传,
3、你认为言传和身教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言必信行必果,言传身教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言传身教是对下一代人进行教育的方式方法。言传是指传授,告知,教导,说明,提醒,叮嘱,说服等;身教是指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等,人类的知识.经验.道理浩如烟海,任何人都不可能亲历亲为的把所有的文化以身示范做给下一代看,所以更多的需要言传。身教具有直观样板的作用,能潜移默化的对下一代产生影响,特别是低龄儿童思维能力没有形成,但模仿力很强,所以对低龄儿童来说身教又胜于言教,
因此,教育下一代是言传身教综合在起作用,只是在某一年龄段或对某些个别问题侧重以哪方面为主的问题。言传身教最重要的是作为上辈人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说到做到,比如你告诉孩子不撒谎,老师召开家长会,你却让孩子告诉老师你没在家出远门了;你告诉孩子不许贪玩,要好好学习,可你呢不看书不看报,整天玩麻将;你告诉孩子要孝敬老人要有礼貌,可你呢对父母横眉立目,对老师脏话不断。
4、有什么身教重于言传的例子吗?请列举事例说明?
作为一名大学辅导员,我深知言传大于身教的重要性,要想学生服你,就必须让他们崇拜你,自己说的话,首先自己要做到,举个自己的例子:疫情期间,班级很多学生很迷茫,每天浑浑噩噩。之前,我也开了很多次班会,告诉他们你们要珍惜时间,活在当下等等,大道理讲了一堆,可是效果不明显,其实,那段时间的我,也陷入了消极,每天追剧,睡觉,打游戏。
忽然,有一天,我意识到,再这样下去的我,满满的负能量,如果去说服别人,我开始下定决心从自己改变。以后的每一天,我开始在班级群里打卡,把我每天计划要做的三件事情写出来,请求同学们给予监督,每完成一件事情,我都会通过拍一段小视频,谈下具体的过程,完成之后的感受。比如,早起晨读,每天早上6点半,我会准备发读书的视频,8点分享本次读书的感悟,其他的计划也会通过类似的形式进行打卡,
第一天,没几个同学回应我;第二天,少数同学来看个热闹;第三天,大家开始好奇老师有没有坚持;第四天,有一个同学告诉我,她要跟随我的脚步,也要列下计划,打卡完成;第20天,由于参与打卡的同学越来越多,我单独成立了微信群。就这样,通过我的带动,越来越多的同学学会了时间管理,学会了如何过好每一天,也学会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当然,我也很感谢他们,很多时候想放弃的时候,想到要成为他们的榜样,就会咬牙坚持下来。这就是在疫情期间,作为辅导员的我,言传身教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当然,除此之外,我也一直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作为一个平凡人如何逆袭,我想告诉我的学生会越努力越幸运,如果你不相信,你的老师就是最好的证明!!!我是小夕老师,愿与你们一起谈青春,聊梦想,话成长,关注我!。
5、“身教胜于言传”,家庭教育中如何做一个不唠叨的父母?
大家好,我是“漯河刘小宝”,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身教胜于言传”,在家庭中做个不唠叨的父母。首先,我是赞成这个观点,现在的时代日新月异,变化万千。小孩子们接触到的新生事物也比较多,都不再是爸爸妈妈身边的跟屁虫,父母过多的说教和唠叨,他们是不会喜欢听的。孩子最不喜欢爸爸妈妈整天在耳边说:“快起床了,再不起来就迟到了!”“快吃饭了,再不吃饭,饭就凉了!”“快睡觉了,再不睡觉,就要打屁股了,
”他们喜欢悄悄地观察大人,观察父母。看看爸爸妈妈都在干嘛?爸爸妈妈喜欢看电视,孩子也喜欢看;爸爸妈妈喜欢打麻将,孩子也会搓两吧;爸爸妈妈喜欢玩游戏,孩子就是游戏高手;爸爸妈妈喜欢看书,孩子就会是个小书虫,爸爸妈妈喜欢学习,孩子就是个小小的科学家。嘻嘻,爸爸妈妈就是孩子们心中的一面镜子,什么妖都能给您照出来,您不服不行。
所以,作为父母,要做的,就是陪在孩子的身边,做好自己的事情,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送去心灵的疏导和抚慰,1:当孩子陷入无助和迷茫的时候,用阳光般温暖的爱心,去呵护他们,保护他们幼小的心灵,不受到伤害。2: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用积极健康的情绪去快乐地生活,3:带孩子去做户外运动,练就一身健康的体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