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事业,价值究竟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那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沉默无意义吗,曾经看过一个妈妈的文章,写的是自己的女儿,没有什么特长,成绩中等,不属于可以拿出来向亲戚朋友炫耀的那种孩子,除此之外,不管是怎样的人生,都会有精彩时刻,都是有意义的。
1、工作的价值是什么?
从个人上说:工作可以提升自身的技能。我们在工作中,所学的知识得到运用,未学的知识得到补充,逐渐锻炼自己的能力,工作可以涵养自己的品质。在工作中遇到挫折,能令我们坚强,在工作中一丝不苟,能让我们细致入微。在工作中得到荣誉,能培养我们积极向上的情操,工作使我们认识更多的人,提升我们的交际能力。从社会上说:工作为社会大众提供就业,让每个成员都发挥价值,
2、怎么理解人这一生?感情,事业,价值究竟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怎么理解人这一生?感情,事业,价值究竟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大家好,我是DrSU1978,生活领域创作者。这个问题如果展开来说,可以写成哲学系毕业论文,这是一个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里这样写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脍炙人口: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类似这样的中外经典名句很多。这些句子之所以能流传千百年被人们称颂,就是因为其中阐述的人生观能被人类社会道德体系接受,认可,推崇,
不管能不能做到,人们都自觉不自觉地对这些先贤表示出尊敬。其实,人的一生从何时起,至何时止,并没有定论,生物学上,普遍认为应该从胎儿娩出开始算出生,心跳停止跳动算死亡。但是,胚胎在妊娠40天左右就可以看见心管搏动,最原始的心跳从那时开始;胎儿在妊娠第四个月产生胎动,第五个月就对光和声音产生反应,很多孕妇会更愿意接受此时的胎儿已经可以称之为“人”。
医学上有“脑死亡”的概念,当一个人的全脑包括脑干功能不可逆的终止时,这个人尽管仍旧有呼吸心跳,也已经可以宣告死亡,因此,生物学上的人生起始,仍然没有达成共识。哲学上,臧克家的《有的人》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生死的界定更加令人深思。既然我们不知道自己何时生何时死,那么生与死之间的这段日子,确实需要好好规划一下,
我个人的想法是,人的一生不管怎样活,都应该有一个底线。我的底线就是符合社会的道德评价体系,直白的说,就是不做不道德的事。这里不仅仅是不犯法,毕竟法律的领域小于道德的领域,除此之外,不管是怎样的人生,都会有精彩时刻,都是有意义的。从小我们就接触到一些英雄故事,以为那样的人生才有意义,长大以后,才知道,英雄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人将沉默在历史中。
那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沉默无意义吗?我觉得不尽然,确实,英雄人物是能够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就像这次的抗疫英雄们,没有他们勇闯疫区,英勇战疫,中国也只能像英国一样“人群免疫”,听天由命了,这次抗疫,是他们人生中的精彩一幕。除了他们,我们这些在家宅着的人们似乎就没有什么贡献了?我认为不是这样,
所有遵守防疫规定,认真执行防疫措施的人们同样也是有贡献的。此次疫情正好发生在过年期间,如果大家按传统走亲访友,不戴口罩到处乱窜,呼朋唤友地聚会,那么现在的意大利就是我们的下场,曾经看过一个妈妈的文章,写的是自己的女儿,没有什么特长,成绩中等,不属于可以拿出来向亲戚朋友炫耀的那种孩子。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在几家结伴出游的时候,她聪明地解决了小朋友们之间的争吵,让在场的大人们赞不绝口,
老师告诉妈妈,在选班长的时候,她几乎以全票当选,差的那一票是她自己没选自己。同学们选她的原因很简单:跟她在一起很舒服,她是个好人,当妈妈问她,长大以后要做什么样的人时,她的回答是:总要有人给英雄们鼓掌,我就是那个鼓掌的人,我想,这样的孩子,在她的人生道路上不会有迷茫,她这一生会过得很充实很有意义,所以说,当我们有能力成为英雄的时候,要当仁不让,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