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何要挂艾草,艾草啥时候可以取下呢

【为什要挂艾草】在民间传说中,艾草是神仙的宝剑。传说归传但端午挂艾草,还是有一些现实作用的,“五月端午艾草香,家家户户插艾忙”,我国自古就有端午节插艾草的习俗和传统,【艾草挂多少根合适】这倒没一定的标准,后来,每到端午时节,人们就习惯性地在门前挂艾草和菖蒲,以此吓退水怪,保护房屋和财产。

1、端午节为何要挂艾草?挂几根合适?

【端午的由来】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过端午节的,实已不可考。把五月五日作为端午节,至少在西晋已经盛行,端是开始、初始的意思,午与五同音,因此端午就定在“五月初五”。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午又与“忤”同音,所以“五月不举子”,五月是恶月,五月五日更是恶日,为了驱邪,人们就发明了端午节,在这一天喝雄黄酒、挂艾草、赛龙舟、吃粽子,总之是驱走霉气。

至于和屈原联系起来,倒是后来的事情了,【为什要挂艾草】在民间传说中,艾草是神仙的宝剑。相传,在远古时候,有一头水怪想淹一些地方做自己的地盘,上天的神仙知道侯,就砍了艾草和菖蒲做成宝剑,找水怪决斗。经过几天几夜打斗,神仙终于胜利,遂与水怪相约:只要是神仙的子孙,水怪绝不去侵犯,但怎样才知道是神仙的子孙呢?神仙想了个法子:只要在墙上挂艾草和菖蒲的人家,就是神仙的子孙。

端午节到了,水怪乘着浪头前来,却见到处人家门前都挂着艾草和菖蒲,像宝剑一样,它转了一圈,结果只淹了一些没人住的房子,悻悻而归。后来,每到端午时节,人们就习惯性地在门前挂艾草和菖蒲,以此吓退水怪,保护房屋和财产,传说归传说,但端午挂艾草,还是有一些现实作用的。其一,五月正是蚊虫滋生的时节,而艾草的气味独特,蚊虫对此非常敏感,有一定驱蚊效果;其二,谁家孩子、大人被蚊虫叮咬后,从门前取下一点艾草,熬成汤汁洗澡,可止痒、防过敏;其三,若有轻微的感冒、咳嗽症状,初期时候用艾叶熬汤喝,也有一定治疗效果,

其四,用艾叶水泡脚,有驱寒、止痒之功效。【艾草什么时候挂合适】一般情况下,艾草端午节前几天挂上去,等到端午节日到来的时候,门前新鲜的艾草,加上家家户户香味浓郁的粽子的味道,再一家人欢天喜地去看赛龙舟,这才是端午应有的味道,【艾草挂多少根合适】这倒没一定的标准。但以前在农村,至少是在大门两侧的墙缝里各插一根,也就是两根,也有的家庭在自家的门墩上,放两大捆艾草,估计有上百根,

2、端午节农村为啥都要悬挂艾草,艾草啥时候可以取下呢?

端午节距离我们是越来越近了,对于端午小长假你有什么安排呢?是去高原屋脊,还是南海潜水,还是去北方度夏,摸一摸口袋,思来想去还是算了吧,不如去农村野外采集一些艾草,悬挂在家门口,这个才是最实惠的了,端午节插艾由来已久,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都是一种古老的习俗,在很多地方都很流行,尤其是插艾叶,更是家家户户都会这样做,作为毒日的端午,插艾的作用还是很多的。

我们这里早早的就有人去地里收割艾草,农村的老人还爱讲艾草上面的露水让孩子擦眼睛,老人说在端午节这一天,使用艾草上面的露水擦眼睛,能够让眼睛更明亮,艾草主要的作用还是要拿回家,悬挂在大门上,有的会左右两侧都挂上一大把的艾草,端午节一到,村里又弥漫着艾草独有的香味,这种味道熟悉而且温暖,端午节大门悬挂艾草,也是农村的一道风景线,悬挂艾草都有啥用途呢?这个里面的说法就多了,很多民间传说、故事都有不一样的描述,有的认为是抵挡五毒,有的则认为是抵挡瘟疫,也有的说是抵挡邪气,不论怎么说,反正这艾草的作用被认为是万能的,也有传说认为在端午节前夕,有一位卖油的老汉爱走村串乡卖油,他叫卖喊着:“一葫芦四两,四葫芦半斤”,(在过去一斤为十六两,半斤为八两),这倒好,很多人都为讨便宜都打四葫芦,

这些人之中,唯独有一个老人只打一葫芦,卖油的老汉问他为什么不打四葫芦呢老人说你这样卖是不对的,会亏本,这个便宜我不能粘,卖油老汉认为这老人真心诚实,就告知了他,五月五日也就是端午节这一天,将有大的瘟疫,但看在老人诚实的份上,可以在家门口悬挂艾草,就可以将瘟疫抵挡在外,老人作为诚实之人,自然将这个方法告诉了大家,所以在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悬挂艾草。

有的地方还因为是卖油老汉使用葫芦卖油,才泄露的天机,不但会使用艾草悬挂在大门口,有的还会在端午节这一天,大门两侧会悬挂葫芦,也是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至于葫芦到底有什么作用,这个就不为人知了,但艾草散发的浓郁味道,确实是能够起到驱除毒虫的作用的,艾草都是提前或者在端午节这一天进行悬挂,至于什么时候将艾草去掉,这个还着的没有什么说法,在我们村都是将艾草悬挂之后,很少在取下来的,很多时候都是任其慢慢的干枯,最后被风儿吹落,

3、端午节每家每户门楣上挂上黄葛藤和艾草,什么来历?

我国各地过端午节的风俗习俗,具体形式上千差万别,但是,插艾草(菖蒲、葛藤)的习俗,却是各地都有的。端午节插黄葛藤是客家人的习俗,南方一些地方还流行端午节插菖蒲,艾草、黄葛藤、菖蒲材质不一样,但人们表达的愿望是相同的。插艾草的习俗在我国流行最广泛,这里我重点说说插艾草的由来,“五月端午艾草香,家家户户插艾忙”,我国自古就有端午节插艾草的习俗和传统。

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着“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谚语,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清除垃圾,把艾草条插上门口,悬挂在中堂,有的地方还把艾草、菖蒲、石榴花、新鲜大蒜等制成人形或者老虎形状,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配饰,妇女儿童争相佩戴。为什么要插艾草呢?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五月是“毒五月”的说法,古人认为,五月暑气上升,蚊蝇滋生,蛇虫活跃,是对人们身体健康影响最大的时间段,尤其是五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又是三个“五毒日”,其中五月初五又是最毒日子,

而艾草呢,它的叶、枝条含有挥发性芳香物质,产生的奇特芳香,能够驱蚊蝇、祛虫蚁,净化空气,有益健康。传统中医上,用艾草入药,有理气血、怯湿寒、暖子宫的功能,端午节古人插艾条有一定的预防疾病、驱蚊蝇虫蚁作用,这一天,人们早早就要早早起来,打扫卫生,清洁庭院,插艾草,挂菖蒲,喝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