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目相看)指的是谁
刮目相看指的是:吕蒙
刮目相看,汉语成语,拼音是guāmùxiāngkàn,意思是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扩展资料:
1、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吗?我只是让你泛览书籍,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哪个像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很有好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应当用新眼光来看到(我),长兄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刮目相看是什么意思
释义: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译文: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应当用新眼光来看到(我)。例句:古有陈胜吴广起义望风响应,曹培曹植兄弟自相鱼肉,今有君闻鸡起舞,勤学苦读,不能不令我刮目相看。
三国演义刮目相看指谁现在就要答案
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吕蒙原来是个大老粗,只懂厮杀,不爱读书,鲁肃因此看不起他。
后来孙权说服吕蒙多读书,鲁肃再去看吕蒙,吕蒙密献对付关羽的计策,鲁肃大喜,说:“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吕蒙答道:“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从此二人结为好友。这就是成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和“吴下阿蒙”的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