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怎么用成语表达
心口不一[xīnkǒubùyī]
[释义]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出处]《醒世姻缘传》第八十二回:“我是这们个直性子,希罕就说希罕,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
口是心非[kǒushìxīnfēi]
[释义]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出处]汉·桓谭《新论·辨惑》:“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虽寸断支解,而道犹不出也。”《抱朴子·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两面三刀[liǎngmiànsāndāo]
[释义]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出处]元·李行道《灰阑记》二折:“岂知他有两派手法。”
言不由衷[yánbùyóuzhōng]
[释义]由:从;衷:内心。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
[出处]清·龚自珍《对策》:“进身之始;言不由衷。”
口蜜腹剑[kǒumìfùjiàn]
[释义]嘴上说的很甜美,心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形容粗细不一样的成语
成语拿粗挟细拿:刁难;挟:挟制;粗细:指大小粗细之事。比喻寻事生非;挑剔冒犯。
成语粗株大叶粗:粗疏,粗略。原比喻简略或概括。现比喻工作粗糙,做事不认真细致。
成语粗中有细形容人说话做事表面好像粗鲁、随便,实际上却是审慎、细心。
成语粗具梗概粗:粗略;具:具有;梗概:大概。粗略地具有一个大概。表示只是大体上有了轮廓,尚待精细加工。
成语心粗气浮粗:粗疏,轻率;浮:浮躁。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
成语粗心大意粗:粗蔬。指做事马虎,不细心。
成语粗心大气粗:粗疏;气:人的精神状态。指做事不细心,随便马虎。
成语粗枝大叶绘画,画树木粗枝大叶,不用工笔。比喻工作粗糙,不认真细致。
成语细雨和风细雨:小雨;和风:春天的微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方法温和而不粗暴。
成语心浮气粗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同“心粗气浮”。
成语和风细雨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成语粗心浮气浮:浮躁。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
成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合抱:两臂围拢,形容树粗大;毫末:指幼苗,比喻细小。粗大的树木都是由小树苗长成的。比喻大事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
成语枯耕伤稼,枯耘伤岁枯:粗劣;耘:除草;岁:收成。粗糙不细致的耕耘会伤害庄稼,减少收成。
成语楛耕伤稼楛:粗劣,粗恶;稼:庄稼。耕田不细致,庄稼受损害。
成语毫毛斧柯毫:细毛;柯:斧柄。很小很细的杂木如果不被拔除,那么它就会长成像斧柄那样粗的树木。比喻微小的隐患不除,将有可能酿成大祸。
成语螳螂捕蛇古时张某在山崖边路过,见一条碗口粗的大蛇在树丛中摆来摆去,尾巴把树枝都打断了,他仔细观察,一只小螳螂爬在巨蛇的头顶上,用一对刺刀般锋利的前腿抓着蛇的脑袋不放,任凭大蛇折腾也不松开,后来大蛇居然死去...
成语拿粗夹细比喻惹事生非。
成语挟细拿粗挟:挟制;拿:刁难。比喻寻事生非;挑剔冒犯。
成语楛耕伤稼,楛耘失岁楛:粗恶;稼:庄稼;耘:除草;岁:年谷成熟,收成。指耕作不细致,会影响到的收成。
成语楛耘伤岁楛:粗恶;耘:除草;岁:年谷成熟。耕作不细致,会影响到一年的收成。
成语楛耘失岁楛:粗恶;耘:除草;岁:年谷成熟,收成。指耕作不细致,会影响到的收成。
成语毛手毛脚毛:举动轻率。做事粗心,不细致。
成语砥兵砺伍砥:细的磨刀石;砺:粗的磨刀石,指磨练;伍:队伍。磨
形容一个人的思维总是不同于常人的奇思妙招的成语
别出心裁[biéchūxīncái]
【解释】: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异想天开yìxiǎngtiānkāi
【解释】异:奇异;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一回:“这可谓异想天开了。”
奇思妙想,读作qisimiaoxiang。
释义为奇妙的想法和思想。出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七回。
对于某些事物或凭空,思维散发出奇特的想法或看法,其中不乏一些新创意,新的思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