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篇成语故事的意思(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成语故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两个成语故事,一是《井底之蛙》故事,讲述一个蛤蟆生活在井里,以为井就是整个世界,不知道外面的广阔世界,用以形容目光短浅的人;二是《借刀杀人》故事,讲述一个人利用别人的力量去达到自己的目的,用以比喻某些人缺乏自力更生的精神,想要通过利用他人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可以探究成语的来源,以及成语中所蕴含的道理和智慧。

6一7儿童睡前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有个人卖矛和盾。他说盾最牢固,又说矛最锐利。有个人问他用矛来戳盾会如何?他答不岀来,古人称其为自相矛盾。

思想成语故事

勤能补拙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主席都钦佩的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程门立雪

这个成语文讲的是宋朝的杨时苦心求学的故事:杨时考中了进士,却不去做官,而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程颢死后,杨时又在洛阳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那时,他已经四十岁了。有一天杨时去拜见程颐,程颐正在睡觉,杨时与他的朋友游酢为了不影响老师休息,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口等候。外面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等到程颐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积了一尺多厚了。同学们,这是一段古人认真求学的历史,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凝聚成一个成语———“程门立雪”,用来比喻尊敬老师,诚心求学的态度或行为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