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来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有:狐假虎威、叶公好龙、画蛇添足、掩耳盗铃、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滥竽充数、亡羊补牢、井底之蛙、自相矛盾、买椟还珠、后生可畏、程门立雪、别开生面、白头如新、不遗余力、髀肉复生、三人成虎、不贪为宝、一丘之貉、天经地义、为虎作伥、雕虫小技等。
向左转|向右转
扩展资料
词语解释:
1、狐假虎威:假:借。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狐假虎威”来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战国时期《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白话翻译:
荆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地区的诸侯都惧怕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群臣没有能回答上来的。江一回答说:“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该吃我,上天派我做百兽的首领,如果你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
你如果不相信我说的话,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于是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老虎,都纷纷逃跑,老虎不知道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2、叶公好龙:比喻说是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
西晋史学家陈寿《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昔楚叶公好龙;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于真?”
有关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4字成语
拔苗助长,班门弄斧,抱薪救火,杯弓蛇影,拔山举鼎,半途而废,伯乐相马,背水一战,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草船借箭,草木皆兵,不选余力,刮目相看,精卫填海,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掩耳盗铃,滥竽充数,乐不思蜀,南柯一梦,庖丁解牛,三顾茅庐,亡羊补牢,守株待兔,鹬蚌相争,画蛇添足,自相矛盾,量体裁衣,螳螂捕蝉,人面兽心,塞翁失马,井底之蛙,刻舟求剑,南辕北辙,惊弓之鸟,叶公好龙,杞人忧天,等等。
寓言故事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愚公移山、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叶公好龙、刻舟求剑、拔苗助长。
寓言成语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字数不多,言简意赅。主人公可以是人,动物和植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