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逊以人民的政府名义,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人民的名义》,人民的心声;以人民的名义,是反腐的动力,更是反腐的意义。《人民的名义》以不同的脸,不同的人生,让我们学会经营自己的脸,我们都知道《人民的名义》讲的是官场上面的尔虞我诈和各级官员的贪污腐败问题,这些剧情在我们以前的电视剧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1、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人民的名义》,自开播以来引起强烈反响,不但收视告捷,在社交媒体上也引发热议。该剧没有鲜肉花旦等大牌明星的倾力加盟,有的只是一些资深老戏骨的出演,之所以如此好评如潮,除了跌宕的剧情、精彩的表演,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反映着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实践,回应着反腐败的民心所愿,契合了观众的期待。在《人民的名义》中,反腐剧情不再延续以往剧情的轻描淡写、遮遮掩掩,而是酣畅淋漓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该剧主要讲述了由工厂拆迁、企业经济纠纷而暴露的一桩特大贪污腐败案件,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主线,以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和贯穿始终的“一一六”事件为辅线,抽丝剥茧、步步深入与贪腐分子斗智斗勇,并最终查办工作人员贪污贿赂犯罪的故事。用曲折精彩的故事情节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民反腐败的坚强决心和严惩力度,该剧中人物角色鲜明,刻画生动形象,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无论是外表憨厚老实,实则小官巨贪的赵德汉;表面上是谆谆教诲政法书记老师,实则是利益集团一份子的高育良;从一级战斗英雄沦为犯罪分子的祁同伟;还是正义善良、不畏强权的侯亮平;一心为人民群众办事,问心无愧的陈岩石;性格耿直、铁面无私但却霸道专政的李达康;勤政为民、勇于改革的沙瑞金;兢兢业业、不求回报的易学习;以及不贪不占、也不关心工作的孙连城和反复无常、满嘴谎话的蔡成功他们形形色色的人生,让我们看到了高深莫测的官场,更看到了中国反腐生态环境,

其中,最震撼人心的莫过于侯勇饰演的赵德汉这一小官巨贪的形象。该剧一开场,就为我们勾勒了一个腐败官员的两面人生,骑自行车上下班,在陈旧简陋的家中吃炸酱面,每月给乡下母亲汇三百元生活费。然而随着调查深入,隐秘的豪宅,塞满冰箱、壁柜、床上总额加起来超过两亿多元的受贿款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恐怕那一刻,没有人是不诧异的,

面对事情败露的事实,赵德汉声泪俱下的忏悔“我一分钱都没花,不敢。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穷怕了,一分钱都不敢动,全在这。”我相信,那一刻他是真的认识到自己错了,后悔了,可正如侯亮平所言“早知何必当初”,世上从无后悔药。而另一位震撼我心灵的便是妄想胜天半子的祁同伟,祁同伟,出身低微但能力出众,一心希望进入上流社会,为达目的不惜使用任何手段,被特权打压却转身追逐特权以满足自己的私欲,最终幻想破灭,自杀身亡。

在剧中,他为人善于伪装和剑走偏锋,用人格和尊严换来十年平步青云,是典型“于连”式人物,他甚至扬言“我要的是这个世界在我面前低头”。这恐怕是全剧最野心霸气的豪言壮语,对外恭敬谦虚的他,内心竟如此狂妄傲慢。他执傲的性格以及对权利的追逐,恐怕是他自取灭亡的根源,《人民的名义》以不同的脸,不同的人生,让我们学会经营自己的脸。

而无论是剧中还是生活,又有多少人,行使着人民的权利,说着保卫人民的话,却做着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甚至于权权交易,不正是贪官污吏的真实写照吗?侯亮平说:“欲望用到正常的方面就是理想,用到坏的方面就是毁了,就下地狱了。”事实上,我们是一直在赶路的行者,眼神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摇曳,

有时,会忘记出路;有时,又回到原点。但其实,我们是在一个空间的边缘徘徊,跨过一步,或会功成名就,亦或是身败名裂,正如刘同所言“有时候进一步是天堂,退一步是地狱”。而天堂和地狱,就在那一念之间,通过《人民的名义》反腐倡廉电视剧,我们清楚的看到这些落马官员一念之差,无视党纪国法,利用权利地位中饱私囊,使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损失,最终受到法律惩处。

常言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不去渴求那些看上去华美,其实很烫手的东西,才能保持自身的刚直,行的正走的端。而在贫富差距加大的社会现状下,人应当学会自我约束,不用手中的权利去获取物质上的享受,才能一直走下去,反之,有小贪就会形成大贪。人总是从一点点小恩小惠开始的,渐渐坠落深渊,更甚者明目张胆的输送利益,却不在把这当成犯罪,

到最后,他们有时仅仅只是走错了一步,却不得不用自己的自由和家庭来弥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剧中那些现身说法的罪犯,用他们声泪俱下的忏悔以及对自由的渴望,给我们实实在在的敲响了警钟。一旦私欲膨胀,权利就会成为埋葬自己的坟墓,一旦放松警惕,罪恶就会如洪水一般将自己吞噬。

《人民的名义》,人民的心声;以人民的名义,是反腐的动力,更是反腐的意义,由贪污事件和“带病”官员为标本,深入探析政治生态现状,发掘其中弊病所在,并对不同政治选择背后的人生理念进行辨析,让人们在认识社会现状同时,反观人生,反思人性,应该是该剧的真正价值所在。而通过反腐,真正让纪律和规矩挺起来、严起来,做到手握戒尺、心中有畏、守住底线、不越红线,让权力寻租行为、让腐败现象无藏身之地,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目标,

我承认,把腐败从生活中剔除出去,路途还很遥远。可是我觉得,虽然这条路是漫长的,但我们的信念,更该有与之抗衡的深度与广度,一个人可以被失望放逐,但绝不可以被信念背弃。无论何时,走在坎坷漫长的路上,都该显现出无比的坚毅和永不言弃的决心,而所谓人民的名义,便是,以民之名,护民之义。为此,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正确看待个人荣辱得失,努力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端正态度,认真学习,时刻将党的宗旨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放在心头,才能保证自己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成为对家庭、对儿女负责的人,

2、约翰逊以“人民的政府”名义,拒参加明年达沃斯论坛,打了谁的脸?

约翰逊是继撒切尔夫人之后带领保守党取得英国议会选举最大胜利的领导人,在本月的大选中取得压倒性胜利之后,约翰逊对外承诺说自己要组建一个“人民的政府”,以此来回报民众对于自己的信任。至于“人民的政府”要怎么回报自己的选民,约翰逊做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要带领英国在明年1月份之内完成脱欧,并且他拒绝参加明年1月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达沃斯论坛”,连英国的所有部长也被禁止参加这场论坛,

(英国首相约翰逊)达沃斯论坛是每年1月在瑞士小镇达沃斯举行的一个政商界领袖年会,这个论坛每年都会汇聚很多政界领袖、商界精英和社会名流,像印度总理莫迪、日本首相安倍和俄罗斯总统普京都曾经出席过达沃斯论坛,各国政界领袖出席该论坛的目的一般都是为自己的国家拉投资。不过约翰逊对于达沃斯论坛似乎不屑一顾,他解释称“我们(英国政府)工作的重点是为英国人民服务,而不是为那些亿万富翁提供香槟”,另外约翰逊还批评说“达沃斯论坛就是一群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聚在一起,然后他们互相阿谀奉承,

”(达沃斯论坛)约翰逊如此批评达沃斯论坛,他这一杆子可不是打了某个人或者某个国家脸的问题,因为参加过达沃斯论坛的政商界领袖实在太多,实际上约翰逊本人在担任伦敦市市长期间也去达沃斯参加过两次会议,目的是为了给伦敦拉投资,所以他也算是把以前的自己也批评了一顿。对于约翰逊的言论其实我们没必要太较真,他的言论只是代表他个人的观点,各国政府首脑前往达沃斯参加会议都是有目的的,正是因为有很多政商名流在,所以各国政府首脑才能够为自己的国家拉到投资,这也是政界人士工作的一部分,所以是否参加达沃斯论坛跟一个国家的政府是否为人民服务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瑞士小镇达沃斯)约翰逊这个人本来就有点非主流,他担任伦敦市市长期间还经常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即便成为首相之后,他跟德国总理默克尔一起检阅仪仗队的时候也像老头陪着老太太逛街。约翰逊确实是一个朴实接地气的领导人,不过他和他的部长不参加达沃斯论坛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得忙着脱欧的事情,明年的达沃斯论坛将在明年1月下旬举行,这跟约翰逊承诺的英国最后脱欧期限基本重叠,约翰逊是要忙着脱欧的事情,所以他没有精力参加达沃斯论坛,说不定以后哪年出于英国经济的需要他又去参加达沃斯论坛了,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3、你觉得《人民的名义》里谁的结局最好?

自然是我们老谋深算的刘省长,逃脱了制裁,平稳着陆,在人民的名义整部剧中,最神秘的人大概就是这个刘省长,为什么说他神秘呢,因为我们连他叫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他是省长,年纪大了,可能快要退休了。之所以说他是结局最好的人其实是很有依据的,我们来看看那些boss最后的结果吧,原汉东省委书记赵立春落马,汉东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高育良落马,汉东省公安厅厅长祁同伟落马,京州市检察院检察长肖钢玉落马,其中赵立春是一把手,高育良书记是三把手,再加上还有一堆厅级官员落马,如此大的规模,作为原省长的刘省长,应该是脱不了关系的,他肯定是知情的,但是他最后却能够独善其身,没有受到处分,平安着陆,这是真实无比的幸运,所以说他才是结局最好的人,

当然,刘省长能够获得如此好的结局,和他本身的努力和背后的势力是分不开的。从剧中我们可以看出,刘省长几乎是不过问政事,这其实并不合乎逻辑,即便是将要退休的省长,起码常委会要开吧,但是刘省长却没有出席任何一次常委会,遇到重大的决策沙瑞金也从来没有和刘省长商量过,刘省长也没有出面要为人解决什么问题,可以说是什么都不管,连面儿都懒得露,

这其实就是刘省长的大智慧,刘省长知道原来的书记赵立春有很多不法行为,而且有一些自己也肯定参与过,所以当高层派来沙瑞金空降的时候,刘省长就意识到,这是高层要整顿汉东省,所以在这个时候,刘省长极有可能找到沙瑞金甚至高层主动坦白自己的错误,拿出对赵立春不利的证据或者直接指正了赵立春,以此来获得了谅解,来保证自己不会出事,从结局上来看,刘省长获得了他想要的,他平安着陆了,当然作为交换,他的权利被收回了,不能再干预任何事情,所以自始至终他都心甘情愿在二线呆着。

不过问任何事情,为何我们能够确定刘省长和赵立春一伙有关系,首先从常理上来进行推断,一个省的一把手和三把手都落马了,作为二把手的省长岂能独善其身。再一个,通过剧情中祁同伟的一句话也能看出端倪,祁同伟认为,下一届的省委书记非高玉良莫属,但这是不符合常理的,因为中间还有刘省长,他是二把手,是最有可能接任省委书记,省委副书记直接接任省委书记,在惯例上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赵立春退休后,举荐刘省长担任省委书记,但是因为刘省长年纪比较大,所以大概只能干那么一两年省委书记,此时高育良书记任省长,这样是符合逻辑的。

等一两年之后,刘省长退休,高育良就顺理成章的接任省委书记了,这样祁同伟说的话就符合逻辑了,因为刘省长早就是他们计划中的一部分,早就被计算在内了,所以,本身存在很严重问题的刘省长,最后只是付出了一些权利的时间,就换来了平安着陆,还是十分合适的。当然了这也与他背后的势力也有关系,他背后的人想要干掉赵立春,但是需要一个有分量的证人,而刘省长就是最佳的人选,只要流程长像高层捅出赵立春的所作所为,赵立春就必然会收到处理,而作为回报,刘省长的所作所为也就既往不咎了,所以这本质上是一场利益的交换,

4、如何评价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祁同伟这个人物?

头条的朋友们好,我是许亚军,在《人民的名义》剧中扮演祁同伟这个角色。这个角色很完整也很复杂,同时也是身不由己的一个角色,当初接戏时因为还没有看剧本,所以在心中一直有一个疑虑,担心这种类型的人物,包括这种类型的题材,写的都是似事而非模棱两可的东西,因此实际上他是带着一种审视的心态去看待这个剧本的,但是看完以后,心里却开始有一种欲望和冲动,想去塑造这个人物,因为这个人物的确跟我以往所看到的其他作品的这一类型的人物不太一样,我觉得他把这个人的多面性写出来了,所以我觉得周梅森老师这个剧本,以及这个人物塑造的非常好。

当我真正进入到祁同伟这个角色的内心世界的时候,这有可能是最难的,也是最纠结的。因为你如果真正完全站在祁同伟的立场上去考虑的话,你会觉得他很多事情做的你可以理解,甚至是如果说,我们个人站在那个位置上,在当时那种背景下,在当时那种外界的压迫,那种挤压下,也许我也会那么做,因此在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我只是在想怎么能去把这个人物塑造的更完美,如何努力能够做好这些,让人们对他爱,对他恨,我觉得应该按照我自己心目当中的要求,尽量努力做到最好。

5、《人民的名义》和《破冰行动》在你心目中谁是第一?

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国家的政策也在进一步跟着时代在做调整,对于电视剧的审查制度也进一步完善,也不在局限于一般的电视放映,对于政府题材的电视剧也放开了不少,形成了现在年产量很高的电视剧行情,让我们观众朋友们过足了瘾,现在的电视剧虽然非常多,但是最受观众欢迎的,我觉得还是《人民的名义》和最近播出的《破冰行动》,这两部电视剧一经播出,在网上的口碑爆棚,

受到观众朋友们的一致好评,豆瓣评分更是高达九点几分,这在电视剧史上可是最高的分数了。《人民的名义》与《破冰行动》为何受到这么多的观众朋友青睐呢?我认为主要是剧情大胆新颖,我们都知道《人民的名义》讲的是官场上面的尔虞我诈和各级官员的贪污腐败问题,这些剧情在我们以前的电视剧中是不可能出现的。我们大家以前看的电视剧都是一些抗日战争和言情剧还有古装剧,而这次导演对于这两部电视剧剧情的大胆尝试是空前绝后的,而且在老百姓眼中当官的就非常神秘而且高高在上,离我们生活非要远,而导演就是通过这个电视剧把官员的正常工作和他们私下的生活结合起来,让我们老百姓和政府官员走得更近,甚至走进他们的生活,这么贴近明星名义的电视剧和青睐,

而《破冰行动》讲的是我们的公安缉毒警察与毒枭之间的斗智斗勇,最重要的是这部电视剧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对我们平常百姓来说毒贩、黑帮、贩毒这些在我们听起来很危险的事情离我们真实生活非常遥远,以前只是听说过但从来没有见过毒枭们是什么样子的,而《破冰行动》就是把毒枭的很辣无情、缉毒警察的英勇奋战和与毒贩互相勾结的腐败官员每个细节都完美的呈现在我们观众面前,让我们了解了真实残酷的缉毒大业是多么的艰险,所以我觉得《人民的名义》和《破冰行动》这么受大家的青睐大胆真实的剧情占了绝大部分原因。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