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人民的名义》比较,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人民的名义》,人民的心声;以人民的名义,是反腐的动力,更是反腐的意义。《人民的名义》隐藏最深的,无疑就是侯亮平的岳父大人了,从始至终,《人民的名义》表现的层面都集中在汉东省,《人民的名义》以不同的脸,不同的人生,让我们学会经营自己的脸。

1、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人民的名义》,自开播以来引起强烈反响,不但收视告捷,在社交媒体上也引发热议。该剧没有鲜肉花旦等大牌明星的倾力加盟,有的只是一些资深老戏骨的出演,之所以如此好评如潮,除了跌宕的剧情、精彩的表演,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反映着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实践,回应着反腐败的民心所愿,契合了观众的期待。在《人民的名义》中,反腐剧情不再延续以往剧情的轻描淡写、遮遮掩掩,而是酣畅淋漓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该剧主要讲述了由工厂拆迁、企业经济纠纷而暴露的一桩特大贪污腐败案件,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主线,以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和贯穿始终的“一一六”事件为辅线,抽丝剥茧、步步深入与贪腐分子斗智斗勇,并最终查办工作人员贪污贿赂犯罪的故事。用曲折精彩的故事情节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民反腐败的坚强决心和严惩力度,该剧中人物角色鲜明,刻画生动形象,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无论是外表憨厚老实,实则小官巨贪的赵德汉;表面上是谆谆教诲政法书记老师,实则是利益集团一份子的高育良;从一级战斗英雄沦为犯罪分子的祁同伟;还是正义善良、不畏强权的侯亮平;一心为人民群众办事,问心无愧的陈岩石;性格耿直、铁面无私但却霸道专政的李达康;勤政为民、勇于改革的沙瑞金;兢兢业业、不求回报的易学习;以及不贪不占、也不关心工作的孙连城和反复无常、满嘴谎话的蔡成功他们形形色色的人生,让我们看到了高深莫测的官场,更看到了中国反腐生态环境,

其中,最震撼人心的莫过于侯勇饰演的赵德汉这一小官巨贪的形象。该剧一开场,就为我们勾勒了一个腐败官员的两面人生,骑自行车上下班,在陈旧简陋的家中吃炸酱面,每月给乡下母亲汇三百元生活费。然而随着调查深入,隐秘的豪宅,塞满冰箱、壁柜、床上总额加起来超过两亿多元的受贿款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恐怕那一刻,没有人是不诧异的,

面对事情败露的事实,赵德汉声泪俱下的忏悔“我一分钱都没花,不敢。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穷怕了,一分钱都不敢动,全在这。”我相信,那一刻他是真的认识到自己错了,后悔了,可正如侯亮平所言“早知何必当初”,世上从无后悔药。而另一位震撼我心灵的便是妄想胜天半子的祁同伟,祁同伟,出身低微但能力出众,一心希望进入上流社会,为达目的不惜使用任何手段,被特权打压却转身追逐特权以满足自己的私欲,最终幻想破灭,自杀身亡。

在剧中,他为人善于伪装和剑走偏锋,用人格和尊严换来十年平步青云,是典型“于连”式人物,他甚至扬言“我要的是这个世界在我面前低头”。这恐怕是全剧最野心霸气的豪言壮语,对外恭敬谦虚的他,内心竟如此狂妄傲慢。他执傲的性格以及对权利的追逐,恐怕是他自取灭亡的根源,《人民的名义》以不同的脸,不同的人生,让我们学会经营自己的脸。

而无论是剧中还是生活,又有多少人,行使着人民的权利,说着保卫人民的话,却做着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甚至于权权交易,不正是贪官污吏的真实写照吗?侯亮平说:“欲望用到正常的方面就是理想,用到坏的方面就是毁了,就下地狱了。”事实上,我们是一直在赶路的行者,眼神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摇曳,

有时,会忘记出路;有时,又回到原点。但其实,我们是在一个空间的边缘徘徊,跨过一步,或会功成名就,亦或是身败名裂,正如刘同所言“有时候进一步是天堂,退一步是地狱”。而天堂和地狱,就在那一念之间,通过《人民的名义》反腐倡廉电视剧,我们清楚的看到这些落马官员一念之差,无视党纪国法,利用权利地位中饱私囊,使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损失,最终受到法律惩处。

常言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不去渴求那些看上去华美,其实很烫手的东西,才能保持自身的刚直,行的正走的端。而在贫富差距加大的社会现状下,人应当学会自我约束,不用手中的权利去获取物质上的享受,才能一直走下去,反之,有小贪就会形成大贪。人总是从一点点小恩小惠开始的,渐渐坠落深渊,更甚者明目张胆的输送利益,却不在把这当成犯罪,

到最后,他们有时仅仅只是走错了一步,却不得不用自己的自由和家庭来弥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剧中那些现身说法的罪犯,用他们声泪俱下的忏悔以及对自由的渴望,给我们实实在在的敲响了警钟。一旦私欲膨胀,权利就会成为埋葬自己的坟墓,一旦放松警惕,罪恶就会如洪水一般将自己吞噬。

《人民的名义》,人民的心声;以人民的名义,是反腐的动力,更是反腐的意义,由贪污事件和“带病”官员为标本,深入探析政治生态现状,发掘其中弊病所在,并对不同政治选择背后的人生理念进行辨析,让人们在认识社会现状同时,反观人生,反思人性,应该是该剧的真正价值所在。而通过反腐,真正让纪律和规矩挺起来、严起来,做到手握戒尺、心中有畏、守住底线、不越红线,让权力寻租行为、让腐败现象无藏身之地,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目标,

我承认,把腐败从生活中剔除出去,路途还很遥远。可是我觉得,虽然这条路是漫长的,但我们的信念,更该有与之抗衡的深度与广度,一个人可以被失望放逐,但绝不可以被信念背弃。无论何时,走在坎坷漫长的路上,都该显现出无比的坚毅和永不言弃的决心,而所谓人民的名义,便是,以民之名,护民之义。为此,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正确看待个人荣辱得失,努力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端正态度,认真学习,时刻将党的宗旨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放在心头,才能保证自己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成为对家庭、对儿女负责的人,

2、你觉得《人民的名义》里谁的结局最好?

自然是我们老谋深算的刘省长,逃脱了制裁,平稳着陆。在人民的名义整部剧中,最神秘的人大概就是这个刘省长,为什么说他神秘呢,因为我们连他叫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他是省长,年纪大了,可能快要退休了,之所以说他是结局最好的人其实是很有依据的,我们来看看那些boss最后的结果吧,原汉东省委书记赵立春落马,汉东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高育良落马,汉东省公安厅厅长祁同伟落马,京州市检察院检察长肖钢玉落马,其中赵立春是一把手,高育良书记是三把手,再加上还有一堆厅级官员落马,如此大的规模,作为原省长的刘省长,应该是脱不了关系的,他肯定是知情的,但是他最后却能够独善其身,没有受到处分,平安着陆,这是真实无比的幸运,所以说他才是结局最好的人。

当然,刘省长能够获得如此好的结局,和他本身的努力和背后的势力是分不开的,从剧中我们可以看出,刘省长几乎是不过问政事,这其实并不合乎逻辑,即便是将要退休的省长,起码常委会要开吧,但是刘省长却没有出席任何一次常委会,遇到重大的决策沙瑞金也从来没有和刘省长商量过,刘省长也没有出面要为人解决什么问题,可以说是什么都不管,连面儿都懒得露。

这其实就是刘省长的大智慧,刘省长知道原来的书记赵立春有很多不法行为,而且有一些自己也肯定参与过,所以当高层派来沙瑞金空降的时候,刘省长就意识到,这是高层要整顿汉东省,所以在这个时候,刘省长极有可能找到沙瑞金甚至高层主动坦白自己的错误,拿出对赵立春不利的证据或者直接指正了赵立春,以此来获得了谅解,来保证自己不会出事,从结局上来看,刘省长获得了他想要的,他平安着陆了,当然作为交换,他的权利被收回了,不能再干预任何事情,所以自始至终他都心甘情愿在二线呆着,

不过问任何事情。为何我们能够确定刘省长和赵立春一伙有关系,首先从常理上来进行推断,一个省的一把手和三把手都落马了,作为二把手的省长岂能独善其身,再一个,通过剧情中祁同伟的一句话也能看出端倪。祁同伟认为,下一届的省委书记非高玉良莫属,但这是不符合常理的,因为中间还有刘省长,他是二把手,是最有可能接任省委书记,省委副书记直接接任省委书记,在惯例上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赵立春退休后,举荐刘省长担任省委书记,但是因为刘省长年纪比较大,所以大概只能干那么一两年省委书记,此时高育良书记任省长,这样是符合逻辑的,

等一两年之后,刘省长退休,高育良就顺理成章的接任省委书记了,这样祁同伟说的话就符合逻辑了,因为刘省长早就是他们计划中的一部分,早就被计算在内了。所以,本身存在很严重问题的刘省长,最后只是付出了一些权利的时间,就换来了平安着陆,还是十分合适的,当然了这也与他背后的势力也有关系,他背后的人想要干掉赵立春,但是需要一个有分量的证人,而刘省长就是最佳的人选,只要流程长像高层捅出赵立春的所作所为,赵立春就必然会收到处理,而作为回报,刘省长的所作所为也就既往不咎了,所以这本质上是一场利益的交换。

3、你觉得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隐藏的最深的人物是谁?

《人民的名义》隐藏最深的,无疑就是侯亮平的岳父大人了,称之为隐藏BOSS也不为过。编剧周梅森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处处透露出来了蛛丝马迹,最著名的两个镜头表现的非常清楚:第一是侯亮平的领导派侯亮平去外地前,需要先征求钟小艾的意见。第二是侯亮平被陷害之后,钟小艾直接打电话问罪老季,语气之中毫无尊敬,直呼其名,

老季是厅级干部,侯亮平的领导级别可能更高,面对钟小艾都颇有些战战兢兢。除此之外,还有赵瑞龙欲害侯亮平被紧急叫停,高育良对钟小艾另眼看待等等,无一不清晰的显示出此女背景之深厚与非凡。侯亮平职务一直低于钟小艾,级别上也是刚刚追平,只不过钟小艾是实职,侯亮平只是待遇如果这些蛛丝马迹还不足以证实钟小艾的特殊,那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打死不承认了。

周梅森之所以要这样写,是由于《人民的名义》现在已经是前所未有的大尺度了,再往明白了写,就真麻烦了,赵家在北京,级别很高实权却远不如汉东省。肯定是远不如钟家,所以当赵瑞龙打算对侯亮平下手的时候,赵瑞龙的姐姐,紧急叫停,从剧情分析,大概率赵瑞龙的姐姐,不是赵瑞龙这种啃老的存在。很可能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甚至势力,

与这些人相比,祁同伟等人不过就是小虾米。他们的倒台,也是属于“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从始至终,《人民的名义》表现的层面都集中在汉东省。可是实际上汉东省不过就是城门失火之后,被殃及的那个池鱼,从头到尾,都是剑指赵家!古人写雪却不带“雪”字,就是这种意思。周梅森无一字牵扯更高级别的事情,却又能够在剧中处处显示出这一点,果然高明,

《人民的名义》隐藏更深的是谁?佛曰不可说。周梅森不可说,我们更不可说,冰山一角的若隐若现,引人猜测却又难窥真容。可以确定的是,幕后还有着更深层面的事件,我们一直以为是大江,后来发现是大海,最后我们却感觉:这就是马里亚纳海沟啊!水,太深了!你别问我这里面的水具体有多深,我只能回答你:有一想那么深!什么叫一想那么深?就是你想它多深,它就多深!为什么大家都讨厌侯亮平和钟小艾?为什么最后大家都同情祁同伟?因为祁同伟不计生死的奋斗,不如侯亮平,钟小艾们背后人物轻飘飘的一句话。

4、人民的名义,毁掉高育良书记的《万历十五年》,到底是本什么书?

简单来说一切皆是因为贪图美貌色欲引起,自己作风不正受不住诱惑,一个真正合格的共产党员他是绝对能够接受得住这世上任何的诱惑,如陈岩石老先生才是真正的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让人为之动容,感染人的心灵,这才是国家的好干部好党员,才是真正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高玉良作为一个真正的大反派,这个男人城府非常之深,做事滴水不漏,是一个真正的老奸巨滑的老狐狸,这个角色塑造的非常的成功,自己的老婆爱人吴老师也是一个真正的学者,也是研究万历15年的,为什么会离婚?总的来说这就是人老珠黄失去了兴趣,

所以终究是英雄难过美人关,敌不过美人这一套,在年轻貌美的高晓凤的色诱下,装着与他有着过多的言语接触,而作为一个雄性的男人终究是经受不住身体的诱惑,在与高晓凤谈论万历15年的时候情不自禁的将她搂在怀里,从此从此违背了自己的党性,这就是男人本性冲动的惩罚。所以高玉良作为一个省委副书记隐藏非常之深,连他的学生侯亮平都不得不暗中怀疑调查,这就是他咎由自取拥有的结局,这就是男人的本性,让人不能不感慨万千!书并没有什么错,不过作为一个探讨历史的借口而已,年轻貌美的高晓凤作为他的情妇发生婚外情而有了私生子之类,并且隐藏的这么多年,只能说这个男人真的就是一个绝对的大反派,

不配为国家领导的人,太虚伪太变态太做作了,国家有这样的蛀虫,人民才会真正的受苦受难,这样圆滑狡诈的狐狸,只能说真的是早就应该将他绳之以法,不配做一个共产党员,根本没有一点党性人性,接受不住人间的诱惑考验,做事自私自利,只顾自己。到处做好人,以权压人,这样的人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早点进监狱去吧,早就该要将这样的人除之,才是大快人心,真正的共产党员绝对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移,贫贱不能移,绝对是永远坚守内心的执着,全心全意为党和国家效劳,为人民服务,这才是真正的傲骨铮铮,陈岩先生才是真正好样的,让人点赞佩服!,

5、《突围》《人民的名义》比较:侯亮平、李达康与齐本安谁更胜一筹?

电视剧《突围》与《人民的名义》产生共鸣,创作者的生活主线、时代背景以及诸多人物又有着迭代内在的关联度。笔者对此赏之不尽,比之有悟,侯亮平、李达康、齐本安都是剧中的正面人物,他们身上有哪些性格上的优缺点,今天白羽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一、高大全的英雄们在《人民的名义》中,正面人物的塑造大多过于“高大全”,

沙瑞金、田国福、易学习、陈岩石、几乎个个高大全式的正面形象。沙瑞金知人善任、陈岩石贴近百姓、易学习低调隐忍,他们长处之长,短处之短,一目了然,特别是主角侯亮平,被塑造成一个完美英雄,完全就是正义的化身。他为了调查好友陈海的车祸,涉险来到汉东,为了正义,敢于拦下李达康的专车,带走腐败分子欧阳菁;为了廉政,他拒绝好友蔡成功的钱与酒;为了真相,气度不凡赴祁同伟的鸿门宴;侯亮平的的老婆钟小艾更是时刻充当老公的精神导师,在厨房、客厅、哪怕睡在床上都要对丈夫进行无休止的思想政治教育。

生怕自己男人的面子上落下一粒灰尘,活脱脱一个喋喋不休的监督员,男主在外是备受信任的侯局长,在家里是会做饭的好老公。这样的完美无瑕“英雄式”人物作为主角,在观众阅剧无数的今天,就像带着层层光环的太阳降临人间,令人很难直视,脸谱化主角除了发光发热之外,实在太单调乏味,很难让观众产生情感认同。侯亮平所在的“正义联盟”,堪称豪华阵容,

空降而来的首长沙瑞金本来就有泰山压顶之势,加上老道有条的季昌明、老于世故的田国富、后台强硬的钟小艾、老干部陈岩石。这样的强大阵容对于反派们来说实在简直就是杀鸡用了虎头铡,相较而言,反派这边几乎是不堪一击。赵瑞龙胸无城府,高小琴贪得无厌,刘建新懦弱无能,高玉良明哲保身,祁同伟基本就是个张牙舞爪的纸老虎,

人物对比脸谱化,泾渭分明,主角配角心知肚明。被人们津津乐道大肆吹捧的山水庄园“斗智”一节,看似高潮迭起,实则平淡无味,祁同伟与赵瑞龙摆好了鸿门宴,到最后侯亮平甚至都没有“感知”到杀手在哪里。一场步步杀机的盛大宴会,各色人物齐齐登场,大家觥筹交错,饮了一杯温白开水,就草草散场,豪华夜宴吃了个寂寞,这就叫各路人马枉费心机,热热闹闹走了过场;不同角色层层布局,心怀鬼胎流于形式。

这阵势哪有当年李云龙到楚云飞家里蹭饭,到鬼子家里吃酒席还来得酣畅淋漓,有的观众甚至发弹幕说:别说来的侯亮平,就算来的是陆依萍,遇到这样的敌人,最起码也能打十个。总的来说,侯亮平这个正面人物塑造片面化,毫无瑕疵,不像现实生活中的“人”,有“伟光正”和“假大空”之嫌,由于“过滤”了人物的弱点,使人物沦为了“标注的符号”,浮在半空中,缺乏接地气、粘露珠、冒热气的新鲜感,唯有吴刚塑造的李达康不拘一格,

二、霸道孤独的李达康在《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的性格霸道强势,锋利果断,直接颠覆了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内敛隐忍与喜怒不形于色。在“关于善后六一六事件”的工作会议中,李达康霸气主导,会场氛围坚强,让人看后入戏三分,李达康书记绝对称得上是一位想干事、能干事的领导。面对手下一片唯唯诺诺的迟疑声,李达康拿出他自己的行事风格,完全不用再讨论问题,而是直奔主题,用“说到底就是四千五百万的事情”切中核心要害,对待下面的形式主义抨击入木三分,

李达康对下属,甚至是同一个领导班子的成员们都刚硬无情,行事丝毫不讲情面。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他这个做法表现出一个心中有爱,心中有人民,心中有责任的好干部形象,如果说,李达康这一人物形象仅仅是个原则性极强,行事铁腕霸道的正面人物,他也不会成为大多数观众喜欢。因为随着剧情发展,一个因滥用职权被李达康开除的公安局长拿出了监视李达康私生活的录像时,观众看到了一个在生活中极其无聊,极其孤独,极其缺乏家庭温暖的孤家寡人李达康,他落寞主角的形象尽显眼前,

李达康在单位没有朋友,平时下班后还在加班,晚上十二点之前都很少回家,对妻子更是缺少最基本的关心。妻子欧阳菁是城市银行的副行长,一个外表看起来强势,内心却依旧怀着少女梦的孤独女人,欧阳菁从来不缺钱只缺爱,她牙尖嘴利,每次都戳中李达康的心窝,她试图赢得丈夫的关注,获得丈夫的关心。但是不巧的是,李达康是一个心思完全扑在事业上,完全忘记了家庭生活的人,

工作上的强势与生活中的弱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剧情矛盾凸实与现实生活缩短一公里。三、齐本安的外圆内方齐本安走马上任之前,无论是赏识他的纪委副书记张继英,还是师兄老婆范佳慧,都没有人觉得他能担当大任,甚至男主本人都带着一丝微不可查的自我怀疑,这份怀疑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的男子汉大豆腐的“怯妻”本色。在《突围》第一集中,一把手林满江带领大家参观时,曾经当着众人的面揭露齐本安这个小师弟是个“耙耳朵”,

随后,范佳慧果真“不负众望”给林满江打电话阻挠老公上任。新官上任的大会上,皮丹、牛俊杰、路建设,京州能源三巨头集体缺席,石红杏仗着自己在中福集团经营多年的盘根错节,并且是大师姐的优势,处处给齐本安使绊子。先是在安排办公室上使坏心眼,后在工作交接的问题上把齐本安耍得团团转,一不留神还给安了个“公款旅游”的帽子,回到家还得撅着屁股吭哧吭哧写检查,

这种情况放在李达康的身上,估计早就怒形于色,大发雷霆,拍案惊起,直接把这帮人“发配”到少年宫跟孙连成一起“数星星”。齐本安的性格特征是随着剧情一点一点变化的,从一开始展览会上的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到老婆范佳慧让他在广告费上签字的寸步不让;从石红杏安排办公室事情的忍气吞声,到石红杏挪用五个亿项目资金的据理力争;齐本安慢慢地从厨房炒菜的小师弟,逐渐成为能够主持一个重点企业的大领导,

我们不禁要问难道之前齐本安一直利用老婆当《伪装者》,就是为了演一把《欢乐颂》?究其原因,齐本外柔内刚的性格,其实是由他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的本领所决定的。在第二集中,皮丹、牛俊杰缺席会议,会后,齐本安让两人说明情况,并且按照他们的说辞,当着他们的面把分别把电话打到医院和矿场。皮丹面红耳赤,请病假的谎言被当面戳穿,牛俊杰连夜下井指挥抢救矿难的行为被就地表演,

齐本安这种实事求是开展调研工作,眼睛向下看,身子沉到一线的工作作风才受到群众赞扬。只有“身入”基层,才能“心到”基层,只有在深入分析问题上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才能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构筑新型政商关系是“亲”、“清”永同政府沟通,建铮言,在新型疫情防控中,企业突出重围,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