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百分之百确定,但是写作文好的人,为写小说打好了很好的基础。读书的好词好句好段都摘抄下来,积累素材,例如很好高考满分作文就胜在立意深远,我认为小学一年级就要求学生写作文是不对的,从这个含义理解,一年级就要求写作文,完全是错误的,六天用来读书积累,一天用来写作修改,作文会越写越好。
1、写作文好的人,写小说会比较好吗?
不敢百分之百确定,但是写作文好的人,为写小说打好了很好的基础。写作文重要的是扣题和文采,有不少人写记叙文,当然议论文的也很多,如果要在几百字内写小说,则比较难,因此应试教育里很少学生铤而走险写小说,记得我高中时,每篇作文都能得到9成的分数,而且都能在全校1500个年级学生里当做范文,但是我很心虚,因为那些堆砌的词藻很多都是套路,甚至去背一些有名的句子,去背有意思的短路,感觉好没有存在感,于是乎我尝试在应试考试里写小说,开始一写,分数就下来了,然后语文老师就找我谈话了,说我有学韩寒的趋向,的确,那时候觉得那些深沉的文字挺有意思的,不过老师警告过了,几次之后就不敢写了。
于是就躲到寝室里,在被窝底下拿了一大本笔记本写武侠小说,写仗剑天涯,至今还保留着孤本,哈哈,后来我就真的走上写小说的路子。考试作文和写小说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考试作文为命题形式,字数少,如果要写成小说,那么就要很精炼,但是很多小说难于达到这个境界,而且大多短篇小说以讽刺而留名,这些不太符合应试的定调,所以风险很大,要不然就是好文,要不然就是烂文,评判标准因人而异,
2、作为家长的你,认为孩子几年级开始写作文比较好?
谢邀!我把教学生的经验拿出来一起学习,分享,然后指正。可以这样说在一年级打好字词的基础上,二年级学习看图写话,三年级就开始学写作文了,入门之前,孩子一定掌握住作文的基本要素,比如记叙文要有故事发生的时间(什么时候)、地点(什么地方)、人物(有谁)、事情(主要什么事情)、过程(详细写)、结果(事情最后怎么样了)、感想(自己的感受),三年级最关键了。
我建议:1、平时让孩子多看书,积累到尽量多的词汇,比如形容开心、难过、等等词语可以用到的词汇,多积累几个,并且要知道区别,清楚该在什么时候用哪个词,读书的好词好句好段都摘抄下来,积累素材。2、记录电视、电影简单情节,尝试让孩子说说刚刚看过的书或者电影或者电视剧的剧情,要简介,不啰嗦累赘。在平时的生活中让孩子多观察留意,把感兴趣的事情记录下来,写作文时有话可说,有事情可写,
3、《作文选》能提高孩子作文水平吗?请分享您写作文的好方法。谢谢?
《作文选》能暂时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增高,这种通过《作文选》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做法十分有限,要想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应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多读。阅读是语言的积累,也是借鉴,是提高孩子写作能力的不二选择,《作文选》只是部分优秀学生的作文,水平十分有限,远不及优秀的文学作品富含营养。
只读《作文选》,不读文学经典,学生思野不开阔,语言表达不上层次,当然写不出好文章,可以根据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可以给孩子订一些诸如《读者》《散文》之类的文学杂志,其中有些短小精悍的文章都比《作文选》上的文章好,孩子阅读时,要注重培养其思考和积累的习惯,读的不求多,不求快,但求精。
二是多写,要引导孩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怎么想,就怎么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要给孩子设定条条框框;读书时,要让孩子养成写读书摘要、读书笔记的习惯,边读边想,有什么想法可以写在书的空白处,也可以独立成文;读到美词佳句,可以摘录下来,反复体会,以备写作之用。三是多了解社会,家长要让孩子养成读看新闻的习惯,对于社会上每天发生的重大事件,家长可以利用吃饭、散步的时间,与孩子展开讨论,家长要用正确的“三观”引导孩子,以提高孩子的认识水平和观察分析能力,这些都能成为孩子写好作文的有机素材。
4、怎么提高写作文的水平?
本人常年从事语文和作文教学,深知学生要想学好语文,必须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而写作看上去难,其实教学得法,训练有素的话,最多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写出较高水平的作文了,提高写作水平的常用方法有:一、仿写法仿写法,大家并不陌生,但却不知道仿写仿什么,必须在阅读名作名篇或者是中考、高考满分作文上加以指导,引导学生去理解名作名篇和满分作文的亮点在哪里,哪些技巧可以借鉴并运用到写作中来。
仿写一要学习写作的技艺,例如,文章开头结尾的方法,文中起承转合的过渡等,二要学习好词好句,提高谴词造句的意识,无论是写人的记叙文、写事的记叙文,还是写景状物的记叙文,都离不开具体细致、生动形象的描述,要学习名作名篇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三要学习作者是怎样立意,并怎样突出文章中心的,常见立意法如下:文章开头结尾的技巧,不下几十种,但最应该学会的是首尾照应法,倒叙法、抒情式开关,引用式开头、设问式开头、升华式结尾,引申式结尾等方法,而这些方法理解起来不难,但运用起来却不易,要结合名作名篇或满分作文来感悟并仿写运用。
文章首尾照应法:文中的起承转合是使文章结构严谨,中心突出的最重要的技法,涉及选入文章的所有素材的安排,谁先谁后,谁详谁略,哪里该描写、哪里该抒情,哪里该伏笔,哪里该照应,哪里该放哪里该收,这些都靠文中的起承转合来巧妙安排剪裁出来,要边读边感悟,并在写作训练中运用进去,例如,点面结合,详略得当法:文中黑字部分都是特写式详写,一详一略文章更有层次感,不再是平铺直叙。
俗话说“千古文章意为先”,一篇深远独到的立意,且能在文中恰到好处的突出中心的文章一般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就可以瞬间俘获人心,例如很好高考满分作文就胜在立意深远。例如,多角度联想立意法训练:另外,仿写不是抄写,是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思考后的再加工再创造,类似于旧瓶装新酒,而就现下很多小学生写作文,老师先让积累好词好句而做的抄写背诵工作,我认为实用性并不大,我们学习谴词造句的能力,在于再加工创造、在于激发和表达,而不在于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谴词造句离开自己思想上的共鸣,没有内化为自己想要表达的语言,是无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谴词造句的方法:一学会运用修辞,二学会运用描写,三学会结合自己的情感,例如:二、大量阅读法众所周知,阅读是提高写作的必由之路,因为只有阅读可以拓宽学生视野,间接体验生活,提升学生的阅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高度和情感感悟能力。
但是阅读要读什么样的书才能让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得到提升,阅读到什么程度才能转化为写作能力,或者怎样把阅读向写作能力快速转化?本人有自己的一套教法,现分享一二:阅读要想转化为写作能力,其一要看读的是什么书,基一要看读书的数量。写作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一定量的阅读基础上,而这个“量”决不是少量,而是“大量”,
很多家长反应:“我的孩子课下也喜欢读书,但作文还是不会写,怎么办?”,原因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因为读得书远离生活,不适合提高写作能力,二来读的书还没达到一定的量。学生写不好作文,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生活体验,思想情感都没有达到相对成熟的高度,因此,给孩子选书,要选择贴近孩子的生活,对学生思想有启发作用,对学生的情感有共鸣作用的好作品,比如适合小学生的曹文轩的作品、沈石溪的作品、鬼马系列等,外国著名青少年或儿童读物,但部分童话除外,适合中学生读的路遥的作品,三毛的作品,古今中外的名著等,
这些作品不但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读来易产生共鸣,而且有较高的趣味性,可以培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只有产生共鸣的作品才能使读者的内心思想和情感真正得到启发和升华,另外,一年看上三五本书,或者一两本满分作文,就以为可以提高写作水平,那简直是意想天开,要想提高写作水平,一年至少要读上二十本书左右的量,而真正热爱阅读的孩子,阅读一定是享受,读得越多越享受,而见缝插针,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所读的书的数量一定远超过此数量。
而那些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督促才去阅读的孩子,估计很难实现大量阅读的目标,三、大量练笔法写作能力的提高,最终离不开大量练笔,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写作能力的提高靠的也是大量练笔,特别是作文入门期的孩子,不要打击他,只要是认真创作出来的文字都要鼓励,培养并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和热情。先从谴词造句开始,再到片断细节描写的训练、最后再到整篇文章的组材立意,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5、小学一年级要求写作文,对吗?
我认为小学一年级就要求学生写作文是不对的。当然这里要首先明确作文的含义,通常我们一说到作文,至少理解中应该是字数达到一定要求,分段,表达一定情感的文章,显然,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是没有能力完成的这个要求的。而且《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低年级(一二年级)写作方面明确为写话,并且具体要求: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按照这个标准,通常在教学中,一年级也就是看图写几句话。学生只要根据图画,能写出两到三句完整的话(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就完全符合要求了,考试的最后一个题目一般也都是看图写话,不能称之为作文。从这个含义理解,一年级就要求写作文,完全是错误的,
当然如果把作文的含义扩展,几句话叫成作文,肯定也没什么问题。据说国外的小学生写论文也就是简单的几句话,你说的问题可能还反映了一个现实中实际存在的情况,就是部分老师为了过分追求分数,而拔高要求要求一年级也写到100字甚至更多。这样虽然表面看起来取得了好的效果,但是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规律,过度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更有可能使学生丧失写作和学习兴趣,
6、写作文真的是写得越多越好吗?
六天用来读书积累,一天用来写作修改,作文会越写越好。作文是用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最好是新颖独到的感受,这独特的感受来自何处?来自阅读时受到的启发,观察时产生的联想,思考时迸发的豁然开朗。作文表达感情是需要运用材料的,最好是初次使用的材料,这初次的材料来自哪里?来自阅读素材的新认知,观察时节的新发现,思考问题的新角度。
作文是需要恰当地表达的,恰当的表达是作文的难点,涉及到篇章布局,首尾照应,字词推敲,句段衔接,语法修辞的方方面面,需要反复的修改才能做到。积之在平日,得之在俄顷,只有厚积薄发才能写出好作文,不是写得越多越好,据此建议:一周只写一篇作文,六天用来读书积累,一天用来写作修改。如能坚持个三年五载,大概率事件,会成为优秀的作文写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