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猫和老虎放在一起,猫和老虎到底有什么渊源

人工饲养下的猫和老虎以及野生的猫和老虎。猫和老虎猫和老虎虽然体型差异较大,生活习惯也不相同,但它们还是有许多共同特征,(下图为人工饲养老虎的爬树能力)既然猫不是老虎师父,而且猫会的老虎也会,那么把猫和老虎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呢,会爬树是猫和老虎的共同点,但是猫属于小型猫科动物这是毋庸置疑的,这就是和老虎的又一区别。

1、猫和老虎到底有什么渊源?

猫科的演化要了解猫和老虎的渊源,大概还要从1亿年前开始说起,此时虽然还是恐龙统治的天下,但哺乳动物已经出现了,只是因为恐龙占据了生物圈绝大多数的生态位,以至于哺乳动物只能生活在树上或者地下,在夜间时活动。大约在6500万年前,随着一个直径超过10公里的小行星撞入地球,恐龙的霸主之位也随之消失,地球生物在恢复的过程中,空缺了大量的生态位,哺乳动物抓住机会繁衍了起来,

大约在2500万年时,此时的地球环境逐渐变得寒冷、干旱,原本的森林逐渐被草原以及沙漠取代。而就在此时,猫科动物也开始出现了,最开始出现的猫科动物是原猫,也被称为原小熊猫,或者是始猫。体型较小,只比今天的家猫体型稍大一些,它们的眼睛很大,还拥有锋利的爪子以及牙齿,属于树栖捕食动物,原猫诞生之后,在演化之路上逐渐出现了两个分支,一个是上犬齿外露,并不断变长,这方面以剑齿虎为代表。

另外一个分支是犬齿变小,但身体更加灵活,这就是家猫的祖先,其中剑齿虎家族中的恐猫,体型非常大,身长约2米,体重约190公斤,是生活在上新世与更新世的亚欧大陆、非洲、北美洲等地,与人类远古祖先生活有重叠。在当时,人类刚刚从树上到陆地上生存,奔跑速度并不快,爪子也不锋利,以至于有很多类人猿丧生在了恐猫利刃之下,

现在有证据表明,恐猫就是当时人类祖先的天敌之一。大约在1080万年前,豹属出现了,该属包括云豹属和豹属,而豹属家族有雪豹、豹、狮子和老虎,其中也包括已经灭绝的洞狮以及美洲拟狮等生物,而猫亚科动物也在同一时期出现,当时一些原始猫科动物进入到非洲,并经过非洲扩散到世界各地,在迁徙的过程中演化出了各种猫亚科生物,比如:猞猁和短尾猫等。

大约在340万年前,猫从它的原始种群中脱离出来,并扩散到世界各地,其中有一小部分猫在1万年前,被人类驯化,自此这些猫咪成为了所有家猫的共同祖先。从猫科动物的演化过程可以看出,家猫和老虎曾经有过共同祖先,但两者分化时间比较早,大约在1000年前就开始分家,猫和老虎猫和老虎虽然体型差异较大,生活习惯也不相同,但它们还是有许多共同特征。

首先,猫科动物的祖先在演化过程中,丢失了品尝甜味的基因,这使得它们无法从植物中获取甜味,所以它们是纯食肉动物,而不是杂食动物,猫和老虎的体型虽然差异较大,但是它们的身体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它们的爪子上长有肉垫,使得它们走路时可以不发出声音,这有利于伏击猎物,再者,它们的利爪只有在狩猎时才会显露,平时是隐藏起来,这可以防止爪子磨损,以便让爪子永远处于锋利状态。

相对于犬科动物外露的爪子而言,猫科动物的爪子更能够提高它们的生存能力,而且,猫科动物的眼睛在夜间遇到灯光时会发光,这是因为猫科动物的视网膜后面还有一层反射细胞,能够将进入到眼睛中的光线再次反射到视网膜中,使得进入到视网膜中的光子变多,因此夜视能力很强,能够在漆黑的夜里捕捉到猎物。还有,大多数猫科动物都是独行侠,只有狮子是例外,

有研究发现,狮子之所以是例外,是因为狮子所处于草原生态系统,而草原中的食草动物为了更多地躲避猎物,通常会群居生存,狮子为了提高捕食效率,以及尽可能地占据更好的地盘,也会团结族人,一同狩猎。而猫和老虎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大多数生物也是采取独居状态,这是因为单位空间内,猎物的密度较小,如果猫和老虎处于群居状态,容易因能量获取较少而灭绝,

2、同为猫科动物,猫和老虎到底有什么区别?

【奇乐动物园,问题我来答】在讨论猫和老虎的关系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如果猫长到老虎那么大,肯定比老虎厉害”或者是“要是老虎和猫的体型一样大,肯定干不过猫”,这些话是我们所经常听到的,那么造成这种假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可能就是从小耳濡目染,“猫是老虎的师傅”这个观点已经深入人心,所以才会出现以上那种拿着无知当真理的观点!那么老虎和猫究竟有哪些区别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生物学分类想要看它们的区别,了解它们的生物学归属是最基本的。

可能有的人会说了,这有什么好了解的,不都是猫科动物吗?其实不然,猫科以前被分为猫亚科、豹亚科以及猎豹亚科,后来猎豹亚科被取消,归入了猫亚科。所以目前猫科之下只有两个亚科,而猫和老虎恰恰属于不同的亚科。猫属于猫亚科,老虎属于豹亚科,从这里就已经看出来它们其实是有一定区别的!然后我们在来说体型问题,这个是最直观的问题。

单以体型来判定属于大型猫科还是小型猫科略有不妥,因为美洲狮和猎豹体型也不小,但是却被划分小型猫科里,现在普遍承认的一个观点是:大型猫科能够吼叫,瞳孔放大缩小均呈圆形;小型猫科不能吼叫,瞳孔放大缩小均为线形!另外还有一个观点就是:猫会爬树,老虎不会爬树。对于这个观点,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这是错的,事实上,小型猫科动物都擅长爬树,这一点是大型猫科动物比不了的。

但是,老虎确实是会爬树的,只不过由于自身体重过重,无法像猫那样灵活自如的爬那么高罢了,所以,会爬树是猫和老虎的共同点,但是猫属于小型猫科动物这是毋庸置疑的,这就是和老虎的又一区别!头骨以下两幅图分别是猫的头骨和老虎头骨!图注:猫头骨图注:虎头骨我们从外表来看,猫和老虎的头型差不多,都是圆圆的,但是解剖完的头骨就有很大不同(如上图)。

我们明显可以看到猫的头骨更加单薄,不如虎头骨墩实!从这个图片上来看,两者差不多大,其实猫头骨要小得多,研究表明,即便是按照比例把猫头骨放大到虎头骨的尺寸,它也没有虎那么大的咬合力,它的骨骼结构限制了它!这也是它们的一大区别!跳跃能力要是说到跳跃能力,从相对距离比较来看,还是猫更强悍,从绝对距离上来看,虎更强悍。

根据《中国动物志兽纲第八卷食肉目》中关于虎的叙述:虎跳跃力很强,一跳可达7米左右远,在厚雪的情况下也能跳到5米,还可以窜越2米高的障碍物。根据这段话来看,虎大约能跳出自己身体2倍多的距离,能跳上自己身体这么长的高度,而猫的跳跃能力也是很强。根据实验表明,猫能够在原地起跳,跳上1.5-2米的高度,相当于自己体长的4-5倍,而跳远能力也不容小觑,能够跳出1.5-2米的距离,也是身体的4-5倍!从相对距离上来讲,猫的跳跃能力要比虎强,

这也是区别!地理分布关于这一点,我认为猫是比老虎要强的。下面是猫和老虎的地理分布图,猫的分布图是没被人为干预之前的!图注:猫的分布图图注:虎的分布图从图上来看,猫原先的分布就比老虎要广泛密集,很不要提猫被人类驯化以后,带到了世界各地,虽说有人为的因素,但是从侧面也体现了猫强大的生存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这一点是老虎做不到的,这也是区别!(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关注奇乐动物园,带你看看动物界。

3、把猫和老虎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

相传,猫是老虎的师父,猫将毕生所学几乎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老虎,为了防止“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情发生,猫唯独没有教给老虎爬树,后来,老虎学成后就想吃了猫,结果猫迅速地爬的树上躲过了一劫。当然,这只是一个民间小故事而已,事实上猫与老虎都是猫科演化的分支,是不存在演化的前后顺序的,而且老虎是会爬树的,

许多小伙伴之所以认为老虎不会爬树,一方面是这个小故事的影响,一方面是老虎确实很少爬树,这是因为老虎的主要活动地点在地面上,而在老虎生存空间内没有动物能把它逼上树,树上也没有陆地上的猎物大且好捕杀。虽然老虎很少上树,但是它一跃3米高,强而有力的四肢配合上尖利的爪子的固定,它爬树也是很轻松的,(下图为人工饲养老虎的爬树能力)既然猫不是老虎师父,而且猫会的老虎也会,那么把猫和老虎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呢?这个有意思的问题要分两个情况来说:人工饲养下的猫和老虎以及野生的猫和老虎。

首先是野生的虎、猫野猫通常泛指在野生环境下生存的猫,包括流浪猫,不过,从生物学定义上看,野猫是单指猫科猫属下的野猫(种名),因此,我们还是以严格意义上的野猫为例,来看一下它与野生虎相遇的情况,野猫在世界范围内一共有27个不同的亚种分化,其中有13个亚种在非洲,6个亚种在欧洲,8个亚种在亚洲。在这些如此多的野猫亚种中,与老虎分布重合的只有野猫中国亚种,

野猫与家猫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它们的习性相差甚远,在野生环境下,野猫主要栖息在森林或者荒漠地区,它们有着极强的领地意识,通常一只雄性野猫的领地在3-4平方公里左右,雄性野猫与其他雄性领地不重合,但可以与多只雌性野猫重合。野猫的主要猎物以啮齿类动物、鸟类动物小型的脊椎动物为主,也会偶尔潜入人的家中偷猎家禽,

虽然野猫与野生虎的分布有一定的重合(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的针叶林中),但是野猫很少会靠近老虎的领地。而对于同样独居的老虎来说,它们对于入侵领地的其他猫科动物(除了同类异性)向来是零容忍的,这一点通过老虎会主动驱赶,甚至猎杀花豹就可以看出来了,因此,如果将野猫和野生虎放在一起,要么是猫逃走,要么是猫被杀死。

家猫和人工饲养下的虎虽然在野生环境下,猫与虎都是独居动物,但是在人工饲养下,无论是猫还是虎,都是可以群居的,比如在动物园中,虎山里的老虎们是可以和谐相处的,而且在我国东北的东北虎繁育基地中,东北虎们到了冬季甚至会抱团取暖,这是因为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老虎们没有生存竞争的压力,食物也非常的充足,再加上许多老虎都是从小关在一起饲养的,因此,把家猫和饲养下的老虎放在一起,它们很容易出现和谐的画面。

这不,在去年国外一家动物园中的工作人员就做了一个实验:由于该动物园中只有一头老虎常年被关在虎笼里,久而久之,这头老虎对一切都变得麻木了,有时候一天除了吃都不愿意活动,为了给老虎找个“伴”,工作人员把自家的一只猫放了进去(老虎喂饱之后,不然可能会变成活体投喂)。结果小猫看到老虎后,直接躺在了地上,用前爪不断地击打想要凑近的老虎,这一招猫与老虎是通用的,当小老虎们打架时,较弱的一方通常就用躺在地上,通过不断的挥舞前掌来击退对手,这就是传说中的“地躺拳”,不过,老虎还没有放弃,用自己的前肢不断的试探,结果都被猫灵活的打了回去,几次之后,老虎竟然放弃了,转身离开,

据工作人员表示,当天老虎就接受了猫,它们一起分享食物,休息,俨然成为了一对好朋友。写在最后猫和老虎是猫科不同的演化支,它们都是早期的猫科动物经过了多达十几次的迁徙才最终演化而来的,虽然它们体型差异很大,但是从习性和性格上有着很高的相似度,因此如果是将野猫和野生老虎放在一起,只有两种结果:猫逃走或者猫被吃掉。

4、同样是猫科动物,为什么老虎长得大而猫长得小?

现代虎的祖先体型也是比较小的,由于众多远古食肉动物的灭绝,例如剑齿虎,减少了它们的竞争压力,扩大了猎杀目标的范围,它们的猎物由最初小型,发展到中、大型,体型也随之增加,逐渐演化至大众熟知的现代虎。生存的竞争压力对体型影响很大,例如分布于亚洲东北部远东豹,它们的栖息地与东北虎重叠度高,直接导致远东豹较其他豹亚种小,

5、老虎是百兽之王,却和小花猫长的很像,难道它们是同一“祖先”吗?

谢邀。老虎和猫从生物学的分类上看,同属食肉目下的猫科动物,从现在科学界的解释上看,猫科动物都有着共同的祖先,只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的演化下,最终的形态不一样而已。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猫科动物的演化过程,猫科动物从生物学的划分上看,猫科动物是食肉目下一个科,在同目下,还有犬科、熊科、鬣狗科等等。这些动物之所以会划为食肉目下的动物,就是因为它们都属于陆地上的动物而且都有着尖牙和利爪,并且都是食肉动物,

在所有的食肉目下,猫科可以说是进化最完美的一个科,它们灵活矫健,而且极具杀伤力,并且大都独居的习性也让它们有着“王”的气质。在猫科动物下,又分为两个亚科-猫亚科和豹亚科,其中豹亚科以大型的猫科动物为主,比如狮子、老虎、美洲豹、花豹等等,而猫亚科的成员则以小型的猫科动物为主,比如猞猁、野猫,体型最大的猫亚科动物美洲狮都没有豹亚科最小的云豹大。

在所有的猫科动物中,除了家猫以外都是纯正的野生动物,而且都是凶猛的食肉动物,即使是体型最小的猫科动物锈斑豹猫(体长在40厘米左右)都以鸟类和小型的啮齿类动物为食,(锈斑豹猫)(猫科动物)猫科动物的演化首先,我们对现存动物的祖先演化的依据大都是靠着史前的动物化石,通过骨骼形态的相似度、齿式、以及基因的相似度等等来判断某种化石与现存动物之间的关系。

迄今为止,人们发现最早与猫科动物有着高相似度的动物就是生活在渐新世中期(距今3000万年前)欧洲和北美洲的始猫(Proailurus),因此,始猫被认为是现在猫科动物的祖先。那么,始猫为什么会被认为是猫科动物的祖先呢?首先,从始猫化石的形态上看,始猫与现存的猫极其相似,而骨骼的结构与现在的灵猫科马岛獴属动物马岛獴很接近,

而始猫有着与大多数猫科动物相同的牙齿结构,而且始猫同样有着4趾或5趾,脚趾上有锋利的爪子且可以伸缩。而且从化石的基因上看,始猫也与现在的猫科动物是最接近的,但是相对于现在的猫科动物来说,始猫的裂齿更加的发达,而且犬齿并没有特点的尖长而是较为粗壮。按照进化的关系看,始猫具备现在猫科动物的形态以及相似基因,但是又与现在的猫科动物有着不同之处,

也就是说,始猫是最早的猫科动物,也就是猫科动物最早的祖先。(始猫)始猫的进化其实,严格意义上说,始猫并不是现在猫科动物的直系祖先,它们的直系祖先是始猫在北美的进化物种-假猫。而在之后,始猫灭绝后,假猫依然在北美大陆上存活着,并且开始了猫科的真正演化,现存的豹亚科以及猫亚科和已经灭绝的剑齿虎亚科就是假猫在不同的环境下演化的不同物种,

随着演化,部分的假猫的犬齿开始变长,就是曾经的剑齿虎亚科,而犬齿变小后的假猫体型变小,成为了现在的猫科。(猫科动物的演化树)总结我们对古生物的探索依然还停留在相对初级的阶段,而且对于不同时期的化石发掘也在进行中,随着一些新的化石的出世,现有的一些理论也会被推翻,但是就目前的化石来看,猫科动物和犬科动物有着共同的祖先-古猫兽。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