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好的人,写作文真的是写得越多越好吗

倘若你写作文,有这样的问题,怎不叫人心烦。不敢百分之百确定,但是写作文好的人,为写小说打好了很好的基础,掌握了这个技巧,你的作文会上一个新台阶写作文的技巧非常多,细算起来有数百种,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考试所写作文大都为记叙文,所以老穆就从记叙文写作的角度来为大家做详细解析。

1、写作文有什么技巧吗?

掌握了这个技巧,你的作文会上一个新台阶写作文的技巧非常多,细算起来有数百种。我读过一本介绍作文技巧的书,光这一本书,就介绍了300多种技法,在这里,我只能向您推荐其中的一种:抑扬法。抑扬法,又称褒贬法,是写人的一种技巧,它可以形成鲜明对比,充分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使作文曲折、生动,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抑扬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先抑后扬先抑后扬,就是想抬高、表扬一个人的时候,先贬低、批评他,抑是手段,扬是目的。有一篇作文叫《山东侉子》,说的是班里转来一名新同学,名字叫黄任平,他一口山东腔,穿的土里土气,一看就是一个学习不好的学生,有的同学向他投去瞧不起的目光。然而,让每一个同学都没有想到的是,期末考试,黄任平却考了个全班第一,

不久,又被选上了班长。这篇作文,就是运用了“先抑后扬”的技巧,先贬低黄任平,最后写他是一个超强的学霸,二、先扬后抑先扬后抑,就是想贬低一个人的时候,先抬高他。抬是手段,抑是目的,作文《带路人》运用的就是这种技巧。作文中写到:暑假我和爸爸去城里看表姑,下了火车,由于人生地不熟,我们找不到东南西北了。这时,一个30多岁的男人,特别热情,主动要带我们过去,

我想城里人就是觉悟高,雷锋学得好。半个小时后,到了表姑家,表姑向表示感谢,他却索要50元钱。表姑说打车才10元,最后给他20元,把他打发走了。由一个热心人,后来写成一个诈钱的人,运用的是先扬后抑手法,三、抑扬结合抑扬结合,就是在一篇作文里把先抑后扬、先扬后抑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一般写两个人物,一个人物先扬后抑,一个人物先抑后扬,

有一篇作文叫《远大理想》,文中写一个男青年与一个女青年恋爱,男青年抱有远大理想,立志要成为一名作家和翻译家,而女青年只是一家饭店的服务员。男青年嫌弃女青年缺乏远大理想,便于女青年分手,几年后女青年经过扎实工作,成为了饭店的老板;而男青年只有远大理想缺乏实际行动,还是一名无业人员。这篇作文写男青年是先扬后抑,写女青年是先抑后扬,

2、写作文的时候怎么凑字数?

五种方法,可以帮你把字数写够学生们写作文,常常为写不够字数而发愁;有时还会因为写不够字数被扣分。那么,怎样才能把字数“凑”够呢?在这里教你“五法”:一、多写对话你读过《西游记》吧,你看看里面有多少对话;你看过《安徒生童话》吧,里面也有许多对话;你正在学的《语文》书里,你发现哪一篇课文对话最多了吗?巴尔扎克写那么多的书,你读一读,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对话;莫言的书、王蒙的书、贾平凹的等作家的书,都没有不用对话的,

所以,我们学生要想把作文的字数“凑”够,也要多写对话。二、多写细节多写细节,也是“凑”够字数的有效办法之一,有一名同学写了一篇《我是妈妈的小助手》的作文。作文中写了这样一个细节:我帮妈妈摘菠菜,遇到一棵菠菜的根特别粗,细的根我用手指一掐就掐掉了,可这根粗的怎么掐也掐不断,我问妈妈:“这个根掐不断怎么办?”妈妈说:“自己想办法解决吧!”我想:用切菜刀切吧,可菜刀太大了,还是用剪子剪吧!于是,我便从抽屉里拿出一把剪子,把这个大粗菜根给剪掉了。

这一个细节,就写了100多字,三、多写事例一篇作文,如果没有要求只写一件事,你可以多写一两件事。有个同学写《淘气同桌》,她写了两件事,一件是用一只死老鼠吓唬同学;一件是用可乐汽水喷同学,两件事写完了,她一看还是没有达到500字,于是就又写了一件事,果然写够了字数。不管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增加事例,都是“凑”够字数的好办法,

四、想象情节字数写不够的时候,可以根据所写的事,想象出新的情节来。有一名同学写一篇作文题目是《一次劳动》,他写的是和爷爷一起去地里挖地瓜,写完了发现还少100字,于是他又增加了一段回家后煮地瓜的情节,最后写够了字数。在增加情节时,一定要是原来事情的发展,与原来的事要相关联,五、扩展句子把句子写长点,使内容丰富写些,也能增加字数。

比如:“花很红,”这个句子才3个字。如果这样写:“花红得像一团火焰,”第二句就多出了5个字。又如:“他望着我,”这个句子才4个字。如果这样写:“他用惊异的眼神望着我,”第二个句子就多了6个字。要把作文的字数写够的办法还有一些,先说这五条吧!闫老师简介我是一名作文老师,业余时间喜欢写作,曾经发表短文300余篇;著有《新闻漫话》《闫老师教作文》《中考作文冲刺》等书,

3、写作文真的是写得越多越好吗?

六天用来读书积累,一天用来写作修改,作文会越写越好。作文是用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最好是新颖独到的感受,这独特的感受来自何处?来自阅读时受到的启发,观察时产生的联想,思考时迸发的豁然开朗。作文表达感情是需要运用材料的,最好是初次使用的材料,这初次的材料来自哪里?来自阅读素材的新认知,观察时节的新发现,思考问题的新角度。

作文是需要恰当地表达的,恰当的表达是作文的难点,涉及到篇章布局,首尾照应,字词推敲,句段衔接,语法修辞的方方面面,需要反复的修改才能做到。积之在平日,得之在俄顷,只有厚积薄发才能写出好作文,不是写得越多越好。据此建议:一周只写一篇作文,六天用来读书积累,一天用来写作修改。如能坚持个三年五载,大概率事件,会成为优秀的作文写手,

4、孩子初一,每次写作文都不够字数,该怎么办?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老穆有话说作文字数不够,不仅意味着你的作文比较“干瘪”,同时还意味着你的作文得分较低。倘若你写作文,有这样的问题,怎不叫人心烦?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作文,大都要求写400字左右,而初一学生的作文,大都要求不低于600字,猛然间增加了200字,这让不少学生有点不适应,因而会出现字数不够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字数不够的问题呢?老穆为大家分析如下:【1】不懂作文的结构安排;【2】只会写情节概要,不会细节描写;【3】不懂描写手法;【4】平时不注重观察生活,因而缺乏感悟力,写不出详尽内容来;【5】平时缺乏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同学们,既然原因已找到,接下来就是解决问题了,快跟着穆老师出发吧!(一)掌握作文的一般结构,提高文章的“规划”能力,保障行文的完整性,是字数的有力保障!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考试所写作文大都为记叙文,所以老穆就从记叙文写作的角度来为大家做详细解析。

对于一篇记叙文而言,它的“骨架”就是标题、开头、中间与结尾,而“线索”则相当于贯穿首尾的“大动脉”,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是许多学生所容易忽略的。【1】开篇部分结构方法:总领全文、开门见山、设置悬念、引起下文记叙顺序:倒叙、顺叙设置悬念:“咯咯咯”刚进家门,便被一阵嘹亮的鸡鸣吸引,—《拒绝平庸》【2】中间部分结构方法:承上启下、铺垫、照应、对比、衬托记叙顺叙:插叙、平叙、补叙插叙:一个月前,妈妈捧着一堆书进家门,要为考评职称做准备,我和爸爸都笑她,几十岁的人了,还忙这忙那,图个啥?——《星星点灯》【3】结尾部分结构方法:首尾呼应、照应文题、卒章显志照应文题:妈,看呐,窗外,有花。

—《窗外有花》【4】文章线索线索是体现材料之间内在联系的一条脉落,它把所有材料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它是一个过程,一种思路。线索:有一个人总在来雨时走出家门,那是我父亲,——《父亲的雨》(二)学会细节描写,增加字数。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细节描写,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学会细致地观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细节描写。当然,我们在行文时也要注意,当细则细,惜墨如金;该放则放,泼墨如水,否则,就会显得拖沓冗长,没有重心。老穆为大家举个例子,如下:一声令下,立即兴奋起来,揉面的,和馅的,准备停当,就围坐包起了饺子,边包边说笑,不觉间一切停妥,用笸箩摆放,如花盛开。

饺子下锅,热气腾腾,饺子出锅,狼吞虎咽,——谢冕《饺子记盛》【分析】这一段属于“场面细节描写”,渲染出包饺子时欢快热闹的气氛,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试想一下,倘若你不会细节描写,这一段可能就会被你一句话带过了,如此看来,学会细节描写,既能增加文采,又能增加字数,何乐而不为呢?(三)善用描写手法,增添文采,增加字数。

【1】掌握人物描写手法,增加字数,人物描写,不仅要写外在表现(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我们还要学会写人物的内在,如心理、思想、修养、品质、气质等。人物描写的手法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修辞手法、白描等,我们在写人物时,还要考虑人物的家境,比如经济条件、文化氛围、人际关系、受教育情况等。

老穆为大家举个例子,如下:他的面孔是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原是瓦片头,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阿累《一面》【分析】同学们,你们能猜出这段文字描写的是谁吗?对了,是鲁迅先生。

试想一下,倘若同学们不会人物描写,这么长一段文字,是不是就被你一句话代替了?字数怎能得到保障呢?【附】人物描写写作过程图(老穆原创)【2】学会运用环境描写,增加字数,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人际关系、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老穆为大家举个例子,如下: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

——朱自清的《春》【分析】同学们,倘若让你们写雨,你们是不是就会写“小雨哗啦啦地下着”呢?你看人家朱自清先生,写得多好呀!“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3】善用修辞,增添文采,增加字数,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通感等。老穆为大家举个例子,如下:我的床头摆着一个绿叶黄花枕,它柔和而貌美,像母亲一样,

枕着它,就像枕着母亲的臂膀,睡得踏实——老穆说语文《枕头》【分析】同学们,这段文字是老穆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爱。同学们,你们能根据穆老师的这段内容再原创一个吗?如果能,就表明你成功了,(四)平时注重观察生活,学会利用物象并借助象征手法写好作文,既能提高作文质量,又能增加字数,何乐而不为呢?作文,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我们平时一定要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否则,难以写出好作文来,老穆为大家举个例子,如下:文段一:不会用物象的作文小明和大山是好朋友,某天,两人因琐事打起架来,最后在老师的劝解下,他俩和好如初,从此两人关系更加牢固,友谊更加深厚!文段二:会用物象(水仙花)的作文小明和大山是好朋友,两人共同照顾一盆水仙花,某天,两人因琐事打起架来,不慎将花盆打碎在地,他们的友谊也如同这花盆一般,破裂了。

最后在老师的劝解下,他俩和好如初,于是他俩决定重新买个花盆,水仙花在他俩的悉心照料下,又重新绽放,甚至比之前开的更艳!瞧!友谊之花正悄然绽放!从此两人关系更加牢固,友谊更加深厚!【分析】同学们,文段一和文段二,唯一的区别就是增加了物象“水仙花”,然而,不论是文章质量,还是文章字数,都有着较大差别,由此可见,物象的重要性!【结束语】亲爱的同学们,增加作文的字数并不难,难的是在增加字数的基础上,还能够写好作文来!倘若你只是一味地追求字数,而不注重质量的话,同样得不到高分。

5、孩子每次写作文都头疼,说自己词穷,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提的好!是具体的问题,是有价值思考的问题,这里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作文难的。这个问题的答案看看我们的平时的语文教学是不是存在问题呢?我们的知识教学的过程中,给孩子什么呢?只给了知识,这是失败的教学,这种教学必定出现作文难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思考一下,什么是作文?作文实际上是利用语文知识的问题,也就是运用语文知识的技巧的问题。

这里就有利用语文知识的思维习惯的培养,如,“花”“红花”看看这里思维有什么不同?我们把它看成两个人,“花”这个人没有形容事物的思维习惯,“红花”这个人有形容事物的思维习惯。我们的教学只教知识,不教语文学习的思维方式,不培养训练思维的习惯是出现作文难的问题所在还有没有词是怎么回事?就是没有培养选择词语的习惯,没有选择词语的环节造成的,

6、写作文好的人,写小说会比较好吗?

不敢百分之百确定,但是写作文好的人,为写小说打好了很好的基础。写作文重要的是扣题和文采,有不少人写记叙文,当然议论文的也很多,如果要在几百字内写小说,则比较难,因此应试教育里很少学生铤而走险写小说,记得我高中时,每篇作文都能得到9成的分数,而且都能在全校1500个年级学生里当做范文,但是我很心虚,因为那些堆砌的词藻很多都是套路,甚至去背一些有名的句子,去背有意思的短路,感觉好没有存在感,于是乎我尝试在应试考试里写小说,开始一写,分数就下来了,然后语文老师就找我谈话了,说我有学韩寒的趋向,的确,那时候觉得那些深沉的文字挺有意思的,不过老师警告过了,几次之后就不敢写了。

于是就躲到寝室里,在被窝底下拿了一大本笔记本写武侠小说,写仗剑天涯,至今还保留着孤本,哈哈,后来我就真的走上写小说的路子。考试作文和写小说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考试作文为命题形式,字数少,如果要写成小说,那么就要很精炼,但是很多小说难于达到这个境界,而且大多短篇小说以讽刺而留名,这些不太符合应试的定调,所以风险很大,要不然就是好文,要不然就是烂文,评判标准因人而异。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