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困难,是因为所有人每一次写作文的时候都是一次从零的开始。这样以来就会发现自己想表达的竟然会有那么多,文中黑字部分都是特写式详写,一详一略文章更有层次感,不再是平铺直叙,这些作品不但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读来易产生共鸣,而且有较高的趣味性,可以培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怎么提高写作文的水平?
本人常年从事语文和作文教学,深知学生要想学好语文,必须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而写作看上去难,其实教学得法,训练有素的话,最多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写出较高水平的作文了。提高写作水平的常用方法有:一、仿写法仿写法,大家并不陌生,但却不知道仿写仿什么,必须在阅读名作名篇或者是中考、高考满分作文上加以指导,引导学生去理解名作名篇和满分作文的亮点在哪里,哪些技巧可以借鉴并运用到写作中来,
仿写一要学习写作的技艺,例如,文章开头结尾的方法,文中起承转合的过渡等。二要学习好词好句,提高谴词造句的意识,无论是写人的记叙文、写事的记叙文,还是写景状物的记叙文,都离不开具体细致、生动形象的描述,要学习名作名篇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三要学习作者是怎样立意,并怎样突出文章中心的。常见立意法如下:文章开头结尾的技巧,不下几十种,但最应该学会的是首尾照应法,倒叙法、抒情式开关,引用式开头、设问式开头、升华式结尾,引申式结尾等方法,而这些方法理解起来不难,但运用起来却不易,要结合名作名篇或满分作文来感悟并仿写运用,
文章首尾照应法:文中的起承转合是使文章结构严谨,中心突出的最重要的技法,涉及选入文章的所有素材的安排,谁先谁后,谁详谁略,哪里该描写、哪里该抒情,哪里该伏笔,哪里该照应,哪里该放哪里该收,这些都靠文中的起承转合来巧妙安排剪裁出来,要边读边感悟,并在写作训练中运用进去。例如,点面结合,详略得当法:文中黑字部分都是特写式详写,一详一略文章更有层次感,不再是平铺直叙,
俗话说“千古文章意为先”,一篇深远独到的立意,且能在文中恰到好处的突出中心的文章一般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就可以瞬间俘获人心。例如很好高考满分作文就胜在立意深远,例如,多角度联想立意法训练:另外,仿写不是抄写,是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思考后的再加工再创造,类似于旧瓶装新酒,而就现下很多小学生写作文,老师先让积累好词好句而做的抄写背诵工作,我认为实用性并不大,我们学习谴词造句的能力,在于再加工创造、在于激发和表达,而不在于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谴词造句离开自己思想上的共鸣,没有内化为自己想要表达的语言,是无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谴词造句的方法:一学会运用修辞,二学会运用描写,三学会结合自己的情感。例如:二、大量阅读法众所周知,阅读是提高写作的必由之路,因为只有阅读可以拓宽学生视野,间接体验生活,提升学生的阅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高度和情感感悟能力,
但是阅读要读什么样的书才能让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得到提升,阅读到什么程度才能转化为写作能力,或者怎样把阅读向写作能力快速转化?本人有自己的一套教法。现分享一二:阅读要想转化为写作能力,其一要看读的是什么书,基一要看读书的数量,写作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一定量的阅读基础上,而这个“量”决不是少量,而是“大量”。
很多家长反应:“我的孩子课下也喜欢读书,但作文还是不会写,怎么办?”,原因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因为读得书远离生活,不适合提高写作能力,二来读的书还没达到一定的量,学生写不好作文,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生活体验,思想情感都没有达到相对成熟的高度,因此,给孩子选书,要选择贴近孩子的生活,对学生思想有启发作用,对学生的情感有共鸣作用的好作品,比如适合小学生的曹文轩的作品、沈石溪的作品、鬼马系列等,外国著名青少年或儿童读物,但部分童话除外,适合中学生读的路遥的作品,三毛的作品,古今中外的名著等。
这些作品不但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读来易产生共鸣,而且有较高的趣味性,可以培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只有产生共鸣的作品才能使读者的内心思想和情感真正得到启发和升华。另外,一年看上三五本书,或者一两本满分作文,就以为可以提高写作水平,那简直是意想天开,要想提高写作水平,一年至少要读上二十本书左右的量,而真正热爱阅读的孩子,阅读一定是享受,读得越多越享受,而见缝插针,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所读的书的数量一定远超过此数量,
而那些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督促才去阅读的孩子,估计很难实现大量阅读的目标。三、大量练笔法写作能力的提高,最终离不开大量练笔,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写作能力的提高靠的也是大量练笔,特别是作文入门期的孩子,不要打击他,只要是认真创作出来的文字都要鼓励,培养并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和热情,先从谴词造句开始,再到片断细节描写的训练、最后再到整篇文章的组材立意,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2、“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以此为素材写作文难不难?你有啥高招?江苏高考题?
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辛,锅碗瓢盆桌凳,油盐酱醋茶水,一日三餐操劳人生百味艰辛,水养人味俱全,水加盐咸与淡,搭配妙心疏畅,胡乱调人厌烦,人之百味心态,相生相克味变,性格各异难懂,水盐溶和一体,水加水平平淡,盐加盐雪加霜,水加盐增能量,菜加盐味俱全,五味搭配绝妙,人生道路漫漫,缺水盐味暗淡,人之性格差异,相处理解溶合,人与人如加水,如加太多盐咸,无法入口心烦,意见分争怪谁,加水加盐自量,
3、为什么自家孩子写作文这么困难?该怎么办?
写作文困难,是因为所有人每一次写作文的时候都是一次从零的开始。那么,要打破零,就要把已知事物的联系和自己的认识、思考重新整合构建,就是所谓的构思,然后顺着这个构思集中思想,坚持想下去,这样以来就会发现自己想表达的竟然会有那么多。其次,就是思维凌乱,不知从哪下笔的问题,在前面的构思之后,一定要确定一个有价值的主题,也就是想表达什么,或想让人知道什么。
这个非重要,因为人的大脑中所存储的内容都是碎片化的,没有主题就整合不起来。然后围绕主题选材,看哪些话,哪些事例能最有力地证明自己所言非虚,这样以来大的框架就出来了,然后一项一项去表达在字句当中。再次,作文写出来会空洞的问题,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表达的时候只是表达,没有带有感情。比如写一棵树,很多人都会去写什么“枝繁叶茂”之类的。
而会表达感情的人会说“尽情展示着自己的繁华”,虽然换了一种说法,却更具感染力,更能打动人。最后就是要懂取舍,比如写一个人乐于助人,很多人都会去写这个人如何去帮助别人,有时候觉得写一件事情不够,再找一些其他的事例来写一写,到头来写出来的作文又干又涩,这就是没有取舍造成的,要写出精炼的好文,就得舍去那些旁枝末节,深入发掘最能反映一个人乐于助人的细节,比如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细致刻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