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话”与“假话”那要看什么动机。说假话者无恶意歹意;听假话者图个心情舒畅,说真话者需要勇气;听真话者需要胸怀,假话好听话谁都会说;真话大实话没人肯中听的话不中用,中用的话难入耳,经常说真活的人,偶尓说些假话,人们始终认为是真话,不得不相信;2、经常说假话的人,偶尓即使是说的是真话,别人也不会相信,因为上当受骗的时候够多的了。
1、真话与假话的区别是什么?
难假做真时真亦假,真做假时假亦真反正我是分辨不出来,我这人比较善良,比较爱相信人,别人说的话,我从不进行考虑真假色问题,我觉得都是真的。其实说话真假,无需考虑,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就暴露出来了,说假话的人不会长久,你们说那?其实不必计较说假话的人,说假话的人最后会被人孤立的,说假话会无辜伤害到逼人,人家信一次,信二次,还会信三次吗?人家也不傻,谁会经常信你的假话啊?,
2、人们为什么只信假话,而不信真话?
首先对这个提问做一点解析:“只信”这两个字过于绝对。不可能没有例外,“真话”与“假话”那要看什么动机。如果是善意的,无论真假,都至少应该是无害的,如果是恶意的,就另当别论了。假话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有很大的数量,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撇开一些不良的动机,也确实是有一些是有益的。比如小时候收到的一些善意的谎言,受到的一些与事实并不相符的鼓励,善意的夸赞,
在外面遇到别人问路称呼为“美女”“靓仔”等等。在听到这样的话语后,往往会心情愉悦,干劲十足,为什么?因为这些话语满足了自己对自身的完美定位,这是一种自我认知对外界的响应。每个人都有对自身的一个相对过分超标的定位,源自于曾经的理想,梦想,幻想,这就是大多数人自我感觉良好的原因所在。换句话说,在别人的话语到来以前,就已经把自己定位成了那个近乎完美的人了,
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送上一两句好话(无论是否发自真心),都会与之前的自我定位迅速匹配,顿时就会唤醒深藏于内心的认同感。期待了好久好久,仿佛突然遇到了伯乐,仿佛突然就遇到了知音,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心理学现象,我们认定自己是一个坏人的时候,就会一心想着去做坏事,相反地,我们就会想着去让自己成为一个好人,如果我们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伟人,就会按照伟人的标准去约束自己。
这种规律已经有很多运用了,比如有一个小朋友正在练字,老师过去夸赞一句:真棒,这么短时间就有这么大的进步,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书法家!那个小朋友也一定会受到这种心理暗示和积极的诱导,以书法家的标准约束自己,勤奋练习。再或者在请求别人帮助自己的时候,往往也会先夸耀一下对方:你历来就是一个热心的人,何况我们感情那么好,你怎么会见死不救呢?再或者夫妻之间争吵:你向来就是一个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的人这种话语能在心理上达到一种先入为主的效果,对方往往会不假思索地认为自己就是那种人,
既然已经认同了对方的评价,那么对方的请求也就很难拒绝了,那就按照他说的去做吧。这种规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运用到战场上,就演变成了心理战。刘邦把项羽围困在垓下,引而不发,围而不攻,派楚人演唱楚歌,先入为主地营造楚人思乡氛围,激发对和平的向往。从而瓦解项羽的军心,我们可以看到“假话”的巨大威力,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灭掉一个国。
人们喜欢听“假话”,其实也是有道理的,这种激励人,唤醒人的“假话”放在今天的国家主席那里就是正能量,值得广泛传播。如果心术不正之人,以欺骗为惯用手段,满足一己之私利的目的,那就需要一番劳心劳力了,为了让别人相信,往往需要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头脑机敏,巧舌如簧,自然是首要的基本功,当然还需要大胆尝试,勤加练习。
对行骗的目标要做很多功课,掌握目标的资产情况,社会关系,生活规律等,这部分真实的信息越详尽,掺杂的假的就越难发现。还要想好事情败露之后的退路,出逃线路和处所,整个计划无比周密,几乎跟军事行动没有多大区别了。所以诈骗都是高智商犯罪,这类犯罪活动往往造成的危害也极大。(不好意思,电影看多了,冒出了一大堆脑洞洞洞,先补窟窿)那么是不是真话就完全没有市场呢?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所有关于科学和哲学的探求,就都是一个求真的过程。都是基于已有的认识,说出的真话,在关系很亲近的人之间也会以真话为主。比如父母在责骂犯错的孩子的时候,就会讲很多真话,因为关系亲近,父母不会想着要对语言做一些额外的包装。但哪怕受到父母无比严厉的责骂,我们也并不憎恨我们的父母,甚至还要感谢他们,赞美他们。这就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真话假话也检验了关系的亲近程度(不一定全对,但对的时候明显更多一些)现今世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假话”能大行其道,还是满足了改善人际关系、调整个人心态的客观需求,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是这个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3、为什么有时说假话有人信,说真话却没人听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提岀以下几种原因供友友们讨论:1,经常说真活的人,偶尓说些假话,人们始终认为是真话,不得不相信;2、经常说假话的人,偶尓即使是说的是真话,别人也不会相信,因为上当受骗的时候够多的了。3、有钱有地位的人说话,会使人不信也信,不信对不起人;4、无钱无地位的人,即是他句句是真,別人站在他的角度,也认为你说的不是真的,比如现在有人岀来说他一月没吃过肉了,有人相信吗?现在条件这么好,有多少人在一个月之内没吃过一次?但他确实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吃肉,真的也没有过吃肉,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都有些淡莫甚至是疏远,信任度明显不高,经过现实的洗理,特别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事见得太多太多,被虚假的广告虚假的东西骗得够惨的了,因此做任何事都是你防着我,同样我也不得不防着你,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比如你找别人借了钱,说的是一月就可以还,但拖上一年之久才还上,次数多了,叫人怎么来相信你,即使是你真的今天借了明天就去找来还你,别人也不会相信了,
4、好听的假话和难听的真话,你愿意听哪个?
无论是社团还是个人,都不爱听刺耳的真话,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听动听的假话不听真话,不客气的讲,它基本上成为了一种不清新的社会风气。实事求是说,风气的形成不能怪罪于个人素质低下和品行欠端,而是两大根源推波助澜形成,一是社会根源,对于中国人来说,人的脸面是非常重要的,几乎重要到生命多宝贵,脸面就有多宝贵,你不给他脸面,他就不给你情面,若你言语伤及到他自尊和脸面,往往他会对你恨之入骨,把你摆到他的对立面,所以抬轿子吹喇叭的话,甜言蜜语的话,恭维话漂亮话四处飞扬,这兴许是人性的一个弱点,
二是教育根源,小孩从能听懂话开始,教育就是以鼓励为原则,所谓鼓励,就是要说好听的话,让小孩高兴的话,比如:你做得非常好,你非常棒,你很历害等,于是从小就养成了虚荣心。说假话者无恶意歹意;听假话者图个心情舒畅,说真话者需要勇气;听真话者需要胸怀,假话好听话谁都会说;真话大实话没人肯说,中听的话不中用,中用的话难入耳,
5、有人说“真会说话的人,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对此你怎么看?
呗!人生活在社会中,交流着千层百面之事,直话假话一同混希,真会说话的人是打蛇打七寸,重点,关建。油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一字一句代表了整个关建,说话是作文,看题目是什么,才有答案。看题议该说真说假,假话不代表无用,看假在什么地方,一场说话访佛一场战争。说话有如一队千军万马,一字震动山河,中华人才辈辈出,可一代风骚无几,
\
6、对于“说假话是聪明,说真话是愚蠢”的错误观念,应该如何批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