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小学一年级就要求学生写作文是不对的。找到原因后,我就对孩子进行视觉专注训练,平时说话时,我蹲下来和他目光平视,让他看着我的眼睛,当然如果把作文的含义扩展,几句话叫成作文,肯定也没什么问题,我家里现在有一个小侄儿,上一年级,每天放学后,包括周末都来我这里学习。
1、一年级的孩子学习能上道吗?半年多了,我怎么觉得这么费劲?我今天快气哭了?
一年级孩子才正式进入应试教育的轨道,如果家长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不了解,你肯定会感觉辅导孩子怎么这么吃力?甚至有时你会怀疑自己的人生,认为自己孩子真不是块学习的料。可以坦诚地告诉这位家长,很多一年级孩子家长都有和你一样的感受,并不是孩子能力有多差,而是我们在教育孩子和辅导学习这块欠缺太多的能力,才导致你面对孩子时,就感觉像面对一个只小刺猬,无从下手,对不对?别急,我来帮你把怎样教育和辅导一年级孩子学习理清思路,你照做就行了,
第一,家长一定要先评估你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因为孩子口语发展滞后,理解能力必然相对较弱。我不知道家长是什么性格与脾气,也不知道你家孩子性格,一般来说,家长性格外向,孩子性格也会趋于外向,反之,亦然,对于性格偏内向的孩子,要比性格外向的孩子更难教,因为孩子话少,口语表达能力不是很好,结果就导致家长和孩子沟通时总不在一个频道上,就如同鸡对鸭讲,你能讲的明白,孩子却听不懂。
对于性格外向的孩子,如果家长在孩子幼儿期也不重视和孩子经常说话,也会造成孩子说话含糊不清,甚至说话结结巴巴,因此,从现在开始,家长必须要先评估你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如果孩子口语表达能力不是很好,你就每天多陪孩子聊天说话、做亲子阅读、做亲子游戏等,来突然孩子话说不明白的瓶颈。只要突破了说这一关,孩子的理解能力就会快速提高,再辅导孩子学习时,就容易让孩子听懂了,
第二,观察孩子和人说话时是否会倾听,否则,不管谁说话他都不听,上课必然什么也学不到。我家里现在有一个小侄儿,上一年级,每天放学后,包括周末都来我这里学习,一开始我就发现这个孩子接受能力特别差,课堂上新的学的知识他理解不了。我就观察这个孩子,结果发现他平时根本不知道怎样听人说话,你说你的,他干其他的,向他的老师了解情况,老师反映孩子上课时也不听课,只顾着自己在下面玩儿。
再观察孩子的父母,平时在家里大嗓门,只是对着孩子吼,哪还有一丁点教育可言,找到原因后,我就对孩子进行视觉专注训练,平时说话时,我蹲下来和他目光平视,让他看着我的眼睛。我告诉他,你就当我是你的老师,你上课也要这样做,否则,老师讲什么内容你根本听不到,为了印证孩子是否真能理解我的话,我和孩子做复读机游戏(也叫鹦鹉学舌),我说一句,让他原样重复一句,坚持练上一个月后,孩子视觉专注力终于突破了,孩子的听课效果提高,原来不及格的成绩,慢慢到了良好成绩。
第三,重点放在识字兴趣和阅读兴趣上面,快速积累孩子识字量,识字量越大,孩子学习课本知识的理解能力越好,一年级儿童之所以学习那么吃力,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识字量小,识字量小对课本知识理解能力就差。就如我这个小侄儿,和我爱人动手给孩子做识字卡片,把一年级全年的生字,包括二年级上学期的生字,都制作成卡片,每天坚持和孩子做识字游戏,到目前为止,孩子已经认识800多个字,同时把每个字还组成多个词,这样一来,积累下来能识认的字已经超过1000个,
而这些都是在玩儿中认识的,所以,家长也可以借鉴一下,因为玩儿对于儿童来说最感兴趣,且没有学习压力。当孩子识字量上去后,我们就带着孩子朗读课文,或者一些课外读物,帮助孩子既复习和巩固了所认识的字,又结合课文或故事让孩子理解意思,每天坚持阅读兴趣的培养,对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有了质的突破,现在孩子已经可以完全独立写作业,并且成绩已经稳定在90分以后,有时还满分。
第四,不要总被那些课外作业缠住,家长需要和老师协商一下,把孩子目前学习中识字量小,注意力专注缺乏,理解能力跟不上的情况告知老师,请老师允许你孩子少写作业,像我这个小侄儿,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我都要优先检查,凡是超出他理解能力的,我都不要让他做,但是我会把情况告知老师,同时把对孩子进行的基本能力训练和培养计划告诉老师,让孩子看到我们在为孩子做扎实的基本功训练,而不是在放纵孩子不学习。
当老师看到这个孩子慢慢在进步时,就愿意配合我们,并不会像对待其他学生家长那样,总是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必须要把布置的作业全部完成,题主恐怕目前你正处于被孩子课外作业给搞的焦头烂额的状态吧?你可以把我上面的建议反复看看,也列出一份计划清单,和孩子老师做一下深入交流,请老师破例允许你们少写一些作业,从而腾出更多课外时间做基本功训练和培养工作。
第五,家长要把辅导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联系,否则,你光按课本上知识去讲解,孩子理解能力跟不上,你怎么讲,孩子都听不懂,对于一年级儿童来说,对学习的畏难情绪往往使他们更不愿意学习,甚至还没有写作业,心里就发怵。因此,家长必须要告诉孩子,咱不必害怕,你那点作业,我们先做游戏来复习和巩固,玩着学就很容易会了,像那些加减法,我和侄儿一般都是用家里的水果、糖、玩具做实物教学,再辅助于游戏,孩子既容易理解,又非常有兴趣。
因为他每次表现好了都会获得及时的赞美和肯定,这就让孩子对学习的信心不断增强,请家长一定要注意,千万别在那不停地讲啊讲啊,你越是讲的遍数多,孩子越发懵,同时还会让你急的冒火。离开书桌边,把辅导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联系,你就会发现孩子学的很快,当孩子熟练掌握所学知识之后,再少量做一些书面作业题,就容易让孩子突破畏难情绪了。
2、小学一年级要求写作文,对吗?
我认为小学一年级就要求学生写作文是不对的,当然这里要首先明确作文的含义,通常我们一说到作文,至少理解中应该是字数达到一定要求,分段,表达一定情感的文章。显然,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是没有能力完成的这个要求的,而且《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低年级(一二年级)写作方面明确为写话,并且具体要求: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按照这个标准,通常在教学中,一年级也就是看图写几句话,学生只要根据图画,能写出两到三句完整的话(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就完全符合要求了。考试的最后一个题目一般也都是看图写话,不能称之为作文,从这个含义理解,一年级就要求写作文,完全是错误的。
当然如果把作文的含义扩展,几句话叫成作文,肯定也没什么问题,据说国外的小学生写论文也就是简单的几句话。你说的问题可能还反映了一个现实中实际存在的情况,就是部分老师为了过分追求分数,而拔高要求要求一年级也写到100字甚至更多,这样虽然表面看起来取得了好的效果,但是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规律,过度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更有可能使学生丧失写作和学习兴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