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消费是理性消费,如何才能理性消费

本文是鼓励有计划的、理性的消费,而不是倡导激进的完全不消费。有计划的消费可以帮我们提高成功消费的几率,理性消费的行动清单可能是因为我和领导都是理工科出身,所以我们总是把理性和收益最大化放在第一位,希望一笔消费能够获得最大的幸福感产出,我的观点可能和普遍的看法相反,我个人认为,对消费进行有效的规划和限制,是可以有效提高消费幸福感的。

1、什么样的消费是理性消费?有什么好处?

提到控制消费、增加储蓄时,常常会有人说「我还是更希望享受当下,满足当下的需求」。但是限制消费一定等于减弱幸福感吗?我觉得其实不会,相反,有计划的消费反而能提升幸福感,这个幸福感的提升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提高单位消费的效率高储蓄带来心理上的正面暗示财务稳定改善生活的波动可能有朋友会觉得储蓄带来的幸福感提升太间接了,所以今天不谈储蓄和投资对于生活的改善,单单从消费的角度考虑。

本文是鼓励有计划的、理性的消费,而不是倡导激进的完全不消费,而且事实证明,过于激进地控制消费是很容易导致报复性“反弹”的,所以并不可取。消费到幸福感的传导首先,消费确实可以实打实地产生幸福感,这个是没什么争议的,我也不是想要劝大家不消费,而是希望能够把从消费到幸福感的传导过程效率最大化。对于购物和幸福感,最有效的衡量方法就是「单位消费的幸福感产出」,

我的观点可能和普遍的看法相反,我个人认为,对消费进行有效的规划和限制,是可以有效提高消费幸福感的:有限的预算会促使我们优先考虑最需要、最重要的东西,而不是想到什么立刻就买。这会提升单位消费的利用率,因为消费有限,我们会更多地考虑如何发挥已有物品的更多用途,每笔消费产生的幸福感更持久。用更便宜的价格实现了和高价产品一样的功能,幸福感至少翻倍,

而且真正适合自己的好东西,往往其实都不贵。提高每笔消费的利用率如果消费没有计划,想到什么东西立刻下单,就会常常需要买什么重要物品的时候却没有钱了,最后真正需要的东西一拖再拖,而买下的东西没多久就又被束之高阁。一笔成功的消费是可以持续产生幸福感的,每天使用所购物品时都会有种暗爽的感觉,而且很久也不会腻歪。

而有计划的消费可以帮我们提高成功消费的几率,因为预算有限,容错率较低,会倒逼我们消费前仔细做好功课。优先购买最必需的东西这个优先不仅体现在购物的先后顺序上,还体现在资金的分配上,最理想的情况是,不买没用的东西,省下的钱买最好的必需品。如何判断是否必需?我的标准是会每周使用,并且预期使用寿命5年以上,

如何判断「最好」?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而且往往不是最贵的。好东西不一定要多花钱,稍微花点时间,多研究一下评测还是比较有必要的,不论是「必需」还是「最好」,其实都和高消费不搭边。根据德国的一家专业评测机构test.de的报告,证明评测冠军很少是最贵的产品,(每次必需消费前,我都会花3~5欧元买一份评测机构test.de的评测,几乎从来没让我失望过。

贴一张报告的截图,相当详细,这类机构虽然国内还比较少,但是前景还是相当明朗的。)test.de评测截图,博朗的入门款3系剃须刀评分完全不输顶级版,价钱却差了好几倍,理性消费的行动清单可能是因为我和领导都是理工科出身,所以我们总是把理性和收益最大化放在第一位,希望一笔消费能够获得最大的幸福感产出。

这是我平时使用的一些Tipps:根据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财目标明确消费预算,平时注意收集自己的愿望清单,想到要买什么东西,优先放进清单里,而不是直接下单。消费前根据需要或者想要的优先级来排序愿望清单,事先研究评测,做功课,必要的时候可以买一下专业评测。相互送礼物,如果选得好,幸福感翻倍加成很容易,这也是我最近才学会的新技能,

(不过送不好,也可能掉沟里)专门提一嘴「愿望清单」,清单能够给消费欲望一个沉淀的过程,把真正必需的物品和一时的冲动分开。很多东西几天之后再看清单,就完全没有消费的欲望了,另外我还写过一篇关于愿望清单的推文,感兴趣的话可以了解一下。我本人就是从消费大手大脚一路过来的,后来按照一定的方法,从记账、设置预算到设立欲望清单,再到现在实现大约50~60%的储蓄率,

2、如何才能理性消费?

谢邀答!能做到理性消费就是要有计划、有安排、有控制地花钱而绝非随心所欲,任性而为,也不是跟着感觉走,想买啥,买啥。保持理性消费需要:一是看一看,缺啥?缺啥补啥,弱啥强啥,一直成为个人提升自我素质,增强竞争力的直白话语,只有知道自身的短处,学起东西来,才会有针对性,效果才能得以及时显现。而这句话用在买东西身上,也同样是话糙理不糙,

消费之前,有必要盘点个人一个物品,看一看家里究竟缺什么,到底需要什么,个人成长究竟需要什么等等,再做消费内容决定。具体可以看一下4个场所:1、衣柜;2、橱柜;3、书柜;4、床柜,别买重复东西,暂时用不完的,如果就是想更新,请先想一想,囤货该如何处理,因为,每个人的居室基本上都是“寸室寸金”呐,除非居室是超级大那种,那也得合理规划、布置,否则,也免不了“货满为患”。

二是想一想,图啥?有句话,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智商会变为零,也许,购物也同样持类似的心理,无论什么样的商品,只要稍微看上眼,那就先加入购物车,结算时再说,有道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当真将中意的物品加入购物车,再想将其卸下来,那可就难了。这时,就有必要想一想,买这么一大堆的东西,究竟是为了寻得购物时的那种快感还是确实买来就是为我所用,究竟是要的品质,还是图个便宜?人生的欲望有时也同样会被“即时反馈”这一效应牢牢地套住,被所谓眼前的便宜、捷径、立减等诱惑所吸引,并情不自禁地为之付出而在当时无怨无悔,但过后,却悔之晚矣,要不,怎么会有人说,不买,眼难受,买了,心难受,

跑步机,是不是当室内晾衣架了?面包机,是不是根本起不来床?包饺神器,是不是做出来的饺子,要么味道不对,要么型不对?等等,扎心了!三是用一用,省啥?所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人才没有用到它所应该发挥职能的地方,是一种遗憾,会衍生怨气;物品没有用到它所应该发挥功职的地方,是一种浪费,会阻滞空间。因而,用金钱买回来的物品,绝不是买回来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要将它用起来,不要不舍得,

有些人感到再放一放,以为,这样做是一种省,实际上,这样做才是最大的浪费,物品过了适用期,保质期,将不再有它原来的模样,我们对物品也要保持一份尊重,而这种尊重就是依它的属性使用,切莫将买回来的东西束之高阁,当拂尘逐渐铺满买回的物品之时,也是你逐渐淡忘它之时。四是算一算,还啥?人最闹心的时候,就是每当想起吃、喝、玩、乐信心满满,却看到个人钱包始终骨干不丰满。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