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西湖孤山上,杭州西湖中的孤山

孤山不孤,也就成为杭州“西湖三怪”中的其中一怪。再行至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后,左转继续绕着孤山走,终生未娶的林和靖,自40岁开始,就隐居在孤山上,这应该是杭州地段最好的餐饮店了,常年顾客盈门,虽是一座小山,孤山上下,却是西湖景观最密集的一处所在。

1、杭州西湖中的孤山,到底有哪些看点?

孤山,说是山,实是岛。只是一条长堤,将它两头都相连到岸边的北山街,顿时便让人觉得孤岛成山,山亦不孤,因此,孤山不孤,也就成为杭州“西湖三怪”中的其中一怪。虽是一座小山,孤山上下,却是西湖景观最密集的一处所在,如果原意,在这里呆上个一天都没问题。至少就我而言,不知已去过多少次,却仍觉得这地方充满了神秘感,

这份神秘并非来自景观的神秘,而是沉淀在这座小山包上的人文历史实在浓厚,让人无法一次看透。从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登上这座小山,行走在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各种风景。为方便有条理地叙述,那就从西冷桥这头开始,过西泠桥,左侧便是孤山。山脚下有一座两层小楼,这是隶属于西泠印社的中国印学博物馆,在博物馆边上,有一尊汉白玉女性雕像,这便是近代民主革命家秋瑾的墓地。

向前走到转弯处,可见到一座小楼,楼前有一尊人物雕像,这位人物是近代著名学者俞樾,小楼是俞樾所居住过的俞楼。俞楼隔壁,则是西冷印社的正门,从圆洞门进去后,一直到山后的印学博物馆,上下都是百年印学书画名社------西泠印社的范围,西泠印社的隔壁,有一幢古色古香的两层建筑,这便是百年餐饮老店---楼外楼。

这应该是杭州地段最好的餐饮店了,常年顾客盈门,过楼外楼,则是清代七大收藏《四库全书》的楼阁之一:文澜阁。文澜阁边上,是中山公园,这也是进入孤山的正大门,如果走进公园大门,远远就能看到前方山坡上,有“孤山”两个大字。在南宋和清朝时,这里还曾经是帝王的行宫和花园,返回到中山公园门口,继续向前不远,就是浙江省博物馆的孤山馆,边上还有一座美术馆。

再行至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后,左转继续绕着孤山走,先是放有鲁迅雕像的鲁迅公园,接着是纪念清末的杭州知府林启的林社。林启在杭州任职4年,却办了3所名校,其中的求是书院,正是今天浙江大学的前身,他去世后就安葬在孤山北侧,可惜在抗战时被毁。新中国成立后,重建了这座林启纪念馆,也叫林社,再往前,则是纪念林和靖的放鹤亭。

2、在杭州西湖孤山上,听说有一处苏曼殊墓遗址,现在还能找到吗?

苏曼殊,民国时代一个奇特的人物,留给了后世许多话题,他亦僧亦俗,为僧,则有情。为俗,则厌恶人世,最后,却以暴饮暴食,来践踏自己,最终把自己给吃死了。去世前,留下了八字遗言:一切有情,都无挂碍,陈独秀就认为,苏曼殊的贪吃,正是他的自杀政策。他多才多艺,是在于天赋极高,跟陈独秀学写诗,最后融会贯通,写出大量好诗。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这是他1909年写给陈独秀的古体诗,要知道六年之前的1903年,他才开始学习古诗创作,他还翻译了法国名著《悲惨世界》,创作了自传体小说《断鸿零雁记》,上百首的诗作。1924年6月,在苏曼殊去世6年后,他的南社文友陈去病、柳亚子等人,将他迁葬到孤山北侧,

3、杭州西湖边的孤山上有一座林和靖墓,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在孤山上下,其实有不少历史人物的墓地,只是平时我们都不大会去关注。而林和靖墓就是其中的一座,且是很有文人气的一座,中国历史上,隐士不知有多少。但隐士还能留名后世的,却是少之又少,不过在江南区域,又似乎有点例外。不但多隐士,且不少都留下了千古美名,比如在林和靖之前,有东汉名士严子陵,帝王召唤却不应,依然隐居在桐庐的富春江畔。

从此,那地方就成为历代文人朝拜的钓台,在林和靖之后,则有元朝大画家黄公望,隐居在富阳段的富春江边,画出了中国山水画的杰作---《富春山居图》。而隐居在西湖边、孤山上的北宋诗人林和靖,则用自己的特色,丰富了古代文人的隐逸情调,他终生不做官,也没结婚,只在孤山茅舍中淡泊度日。独自在孤山上种梅,饲养白鹤,还说梅树就是自己的妻子,白鹤则是自己的孩子,

后人就将他的这一言行,归结话一个词:梅妻鹤子。据记载,林和靖善于绘画、工于行书、长于作诗,只可惜他的画作都已失传,书法作品存世也仅三件,幸好保存下来的诗作,还有300多首,实为难得。而当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作,名为《山园小梅》,其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则是历代咏梅诗中的名句,被称为是“千古咏梅绝唱”,

自林和靖去世以后,他高洁的名声便一直流传。即使在南宋期间,官府要在孤山上修建皇家寺院,搬迁了其他一切,却唯独保留了林和靖的墓地,只是福兮祸兮,也正因为林和靖在后代的名声太大,以至到了宋末元初,就有盗墓者偷挖了林和靖的墓地。结果大出意外,偷盗者只挖到了两样东西:一只端砚,一支玉簪,端砚的用意,容易理解,可那只玉簪的出现,却是再次引起了后人的猜想:终生未娶的林和靖,自40岁开始,就隐居在孤山上。

难道这位终身不娶的才子,就真没有自己的青春爱恋故事?这是一个不会有答案的提问,今天我们也只能从他所留下的一些篇章里,依稀窥探出一些关于他的青春往事,那么,最后就让我们来细细体会一首林和靖的小词。在词里,他以一个女子的口吻,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和故事: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