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克虏伯大炮的清军,大沽炮台经历了什么

仅仅6小时,“强大的”大沽炮台失守。只是因为大沽炮台是首都北京的门户,扼守海河,大沽炮台是清朝人民智慧的象征,清朝政府为了却保京城的平安而修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一政府为了仿御外国列强的侵略而加强修建的,南有虎门,北有沽炮台,那时修建大小几十个炮台,被列强侵略者拆去了很多,是阻挡侵略者一道屏障,在1988年我国政府确定大沽炮台为国家重点保互文物,成为现代旅游.观光的名胜古迹,又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大沽炮台经历了什么?

大沽炮台是清朝人民智慧的象征,清朝政府为了却保京城的平安而修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一政府为了仿御外国列强的侵略而加强修建的,南有虎门,北有沽炮台,那时修建大小几十个炮台,被列强侵略者拆去了很多,是阻挡侵略者一道屏障,在1988年我国政府确定大沽炮台为国家重点保互文物,成为现代旅游.观光的名胜古迹,又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辛丑条约中为什么要求拆掉大沽炮台?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只是因为大沽炮台是首都北京的门户,扼守海河。沿着海河可以溯江而上,直接杀到北京,所以列强想要攻打北京,就必须首先占领大沽口,摧毁大沽口炮台。围绕着大沽口炮台,发生过无数战斗,即便清末,列强就4次攻打过大沽口炮台,分别是:1858年,1859年,1860年,1900年。其中三次是惨败,但1859年第二次大沽口战斗,满清却打了个大胜仗,

1年前的1858年第一次大沽口战斗,9000清军驻守落后的4做炮台,2个小时就被1200名英军打败,四散逃走。咸丰皇帝无奈,被迫向列强屈服,签订了《天津条约》,随后,咸丰将大沽口的防御任务,交给最信任的僧格林沁。当时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可以说是满蒙贵族中极少有的优秀将领,僧格林沁花费了1年时间,在大沽口修建了9座炮台,自造和从西洋购买了高达260门大炮。

在炮台四周还修建有防御步兵的工事,防止英法联军炮战不胜后,使用步兵强攻炮台,僧格林沁还在海河设置了多道拦阻线,都在炮台的射程内。1859年,英法联军乘坐22艘军舰和汽船,再次杀到大沽口炮台,僧格林沁很聪明,他明白即便是这9座炮台,大小火炮260门。其中1万斤大铜炮11门,5000斤铜炮2门,5000斤至8000斤铁炮36门,新购的西洋铁炮23门,也不足以和英法联军这么多军舰对抗,

他巧妙的装成已经逃走或者不敢还击的样子。无论英法联军如何试探性开炮,僧格林沁都不还击,英法联军由此错误判断,僧格林沁已经逃走或者根本不敢拦阻。他们堂而皇之的将军舰看到海河口内,开始拆毁三道封锁线,然而,封锁线极为坚固,英法联军花费几个小时时间,直到下午才突破封锁。没想到,此时海河突然退潮,导致几乎所有大型军舰都搁浅,

此时,僧格林沁命令开炮,260门大炮立即猛烈射出炮弹。由于平时训练较多,大炮的命中率很高,连续击中敌舰,搞笑的是,由于军舰搁浅,而当时的英法军舰都没有炮塔,每艘军舰只有几门火炮能够开火,根本不是炮台的对手。1个小时炮战后,参战的英法军舰全部被击沉或者击伤,其中参战的13艘军舰,6艘重创,4艘沉没或者全毁,只有3艘带伤逃出。

当时英军还不死心,派出步兵从陆地强攻炮台,谁知道,炮台前面全是海河形成的沼泽,还有大量的陷阱、壕沟和木栅栏。英军陆战队根本无法靠近炮台,成为火炮的靶子,最终只能逃走,此战,英军伤亡578人,算是非常惨重,英法联军仓皇逃回杭州。到了1900年,第四次大沽口战斗,八国联军也是打了一天一夜才占领大沽口炮台,

3、拥有“克虏伯大炮”的清军,为何在大沽口败给武器并不占优的联军?

大沽炮台经过苦心经营,已有100多门先进火炮。其中,大部分是克虏伯、阿姆斯特朗式或国内“高仿”,大沽是津京门户,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大清雇佣德国工程技术人员,全面改造,到1900年,成为当时全球最强大的堡垒之一。而且,大沽炮台的炮兵训练水平也已经相当不错,据美国记者鲍威尔形容:大沽、天津的清军炮兵的射击水平比联军还高。

可是,如此强大的炮台,却6小时即被攻破,而对手只付出了战死58人,受伤197人,舰船损坏6艘的微小代价,为何会如此呢?兵力少得出奇我们总是说大清这么多人,为何打不过多少多少敌人。其实,由于大清组织上的低效、无能,前线将士常常在家门口“以少打多”,大沽口之战即是如此。当时的大沽口,只驻扎了天津总兵罗荣光淮军3000人和1个水雷营,另外还有海军叶祖珪的一艘巡洋舰和4艘鱼雷艇配合,

当时,大清在在京津地区有10余万军队。大沽如此要地,大清既已花费了如此重金打造,却只派这么点人把守,实在令人吃惊,作为防守方,大清需要防守3个炮台,还要防御塘沽、火车站、海关等要点,兵力分散。由于把守要点的兵力已不敷使用,开战后,清军只能“站好岗位”,孤立地坚守各要点,无法组织机动兵力,全程被动,被敌军各个击破,

海军退出兵力总数已经捉膝见肘,但大清前线部队仍不齐心。海军叶祖珪部率水军接受检查,没有参战!坦率地说,叶祖珪是一个爱国将领,不到1年前,叶祖珪逼走了意大利海军,为国争光;而在日俄战争时期,老叶毅然在上海扣留违法进入的俄舰。可是,此战,叶祖珪却靠岸接受检查,不参战,(后船只被联军掳走)其实,当时联军先头部队的海上力量并不强,叶祖珪并非无抵抗之力。

或许因为叶祖珪与李鸿章一样,心底里不支持大清同时与八国开战,因此,此时消极避战,如此,大清本就薄弱的兵力更无助了。拱手让人的主动权联军很快把握了清军的软肋,把握了主动权,首先,开战前,联军船只就进入白河,占据了有利的攻击位置。由于此前的不平等条约,联军能自由出入白河,因此,联军船只进入白河航行,清军不能炮击,

联军利用此点,在清军眼皮底下,提前进入有利有利作战位置。清军无能为力,仅仅后知后觉地部署了水雷,可是,联军早已抵达有利攻击位置。一方面,联军可以选择更能规避清军火力的地点,形成局部火力优势;另一方面,由于大清炮台的弹药库、发电站等要点缺乏隐蔽、掩护,因此联军未开战就已把炮口瞄准了清军要害!而已退出作战的大清海军已不构成威胁,联军在未开火前,已占据绝对优势!其次,清军在塘沽登陆,抄袭炮台后路,

塘沽,由于沟壑纵横,不利于大兵团运动,因此,难以成为大举用兵的战略支点。但是,在此登陆,组织迂回等战术行动,还是没问题的,联军900余人先后在塘沽登陆,抢先占据了火车站等要点,从侧后威胁大沽!可是说,在第一声炮响前,联军已占据有利攻击位置,对我形成夹击之势!仗还没打,胜负已分!英勇却无力的抵抗开战后,联军舰炮迅速压制了清军炮台火力。

与此同时,塘沽联军迅速从后路进攻清军炮台,此时,大清真是有力使不上。1、大沽炮台设计就是准备“坐北朝南”,预备对远洋来敌作战的,可是,此时联军舰船在白河占据了有利位置。与此同时,塘沽联军从西北方而来,大沽炮台火炮火力发挥受到极大限制。2、清军被再度分割,清军兵力本就只够守护孤立要点,此时又火力被压制,更连小规模的兵力调动都无法进行,完全被动挨打了!因此,兵力上,联军陆战队可以对被各个分割的清军炮台以多打少;火力上,联军海陆协同,更是轻易摧毁清军防御。

西北炮台、北炮台,很快相继失陷,顽强抵抗的南炮台也因弹药库被炸起火,清军被迫放弃。仅仅6小时,“强大的”大沽炮台失守!尽管如此,当时在塘沽客轮观察战的目击者仍然表示:清军能在这种情况下坚持6小时,已经非常英勇、非常难得了!可见,大沽之失,非士兵、基层军官不利!荒唐!大清高层在此战中的低劣表现还没有结束!6月19日,朝廷下令:大沽炮台需坚守!6月17日,大沽早已失陷了!北京到大沽口一步之遥,

就算没有电报,甚至,就算是没有马,两天时间,报信的人跑步都应该把消息传递朝廷了呀!可见:朝廷的决策系统何等低劣!总的来说,大沽口之战时,清军在装备上确实已经非常了得了。尽管大清的整体训练水平很差,但仅从大沽口之战来说,参战清军的士气、训练水平都是很不错的,可以说,钱能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基层将士能做好的事情都做好了。

可是,大清国防的问题,却不是只靠钱、靠基层将士就能解决的,由于缺乏系统的国防规划,大清在大沽口炮台花了巨资打造,却只派了很少的兵力防御。由于缺乏基本的战争动员,即使是爱国将领,也并非全部主动参战;由于缺乏近代化授权和基本的冲突预案,当联军开战前,在清军炮口前调兵遣将时,清军畏首畏尾,不知如何是好,因此,在第一枪打响之前,胜负已分!。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