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上的满足和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与物质的双丰收

一则是因为科技进步带来的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物质迅速丰富,精神需求增长,精神产品显示出它的价值;二则社会进步,认识到写作的价值。随着物质满足程度的提高,可能精神上的需求又不一样了,你所谓作家“精神与物质双丰收”,基本不可能,这就是从精神上的满足带来了物质上的满足。

1、文学创作是作家灵魂的涅槃,文与品的同步,精神与物质的双丰收,你有何看法?

你所谓作家“精神与物质双丰收”,基本不可能。不是那些作家不愿,而是不能,因为真正伟大的作家,基本不懂物质世界。在物质世界,他们很笨拙,很悲惨,李白老师,不错了吧?皇帝攀他做皇亲国戚,他却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还搞什么“天子呼来不上船”,还搞什么“附逆”,被流放,让善良的杜甫万分担心、牵肠挂肚。懂物质的会这样傻吗?可是,在精神世界,在诗歌,他是绝对的自由,绝对的潇洒,想怎样就怎样,不必说别的大作品,随便吟一首“床前明月光”就千古传诵,

杜甫,在诗歌,在精神世界,也是无比潇洒无比自由无比强悍,“诗是吾家事”,好像和李白家都没什么相干!可是一家人饱饭没吃几顿,经常吃的还是他亲自和穷人一道去官仓挤的陈米、亲自到山里挖的中药捡的橡实、亲自开荒种出来的东西,连最爱的幼子都饿死!茅屋为秋风所破,竟不懂物质到“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竟曾专门写诗一首劝亲戚不要妨碍“无食无儿一妇人”到堂前打枣。

成天忧国忧民,所忧的东西竟先锋到今天也是最先进的人类与自然契合才能幸福的环境主义和反对战争爱惜士兵生命的人文主义!短暂做过朝廷里的官,竟忠于爱情,特别反对同事们嫖娼,搞得在单位没有人缘,到手几十亩果园,转手送给他刚刚结识的朋友。最后的日子被洪水围困在船上,一家人几天粒米未进,还趴在枕头上带病坚持工作,写出他人生最后一首重要的诗,

死后无钱安葬,到他孙子才入土为安。还有一个因为在精神领域太自由太强悍在物质世界太无能的,也因为写作死了儿子,大家都知道,曹雪芹,“绳床瓦灶”,“举家食粥酒常赊”,却只知道写书吟诗,贾宝玉一样多愁善感精神富翁却又“潦倒不通庶务”,万家欢乐的除夕夜,儿子逝,曹雪芹不久“泪尽而逝”!迄今为止,小说,谁的作品能超越《红楼梦》?在外国,同样有一部哀悼逝去时光的世界名著——20世纪法国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长篇《追忆逝水年华》,但那精神格局,显然比《红楼梦》小。

严格说,他们也并非无能,他们是高智商用错了地方;他们是精神境界太高,落不到物质世界的地面,他们的家庭教养、学识修养、精神境界捆住了他们谋取物质的手脚;他们的文学才华体积太大,挤走了脑袋里物质算计的智商!正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俗人安知作家之心哉!你也许说,金庸、琼瑶不也赚到盆满钵满吗?一则是因为科技进步带来的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物质迅速丰富,精神需求增长,精神产品显示出它的价值;二则社会进步,认识到写作的价值。

2、精神上的满足和物质上的满足,你觉得区别在哪里?为什么?

现在人大多是物质越来越丰富了,精神越来越空虚了,物质上的满足一般指经济上,可以用金钱买到的生活资料,以及一些消耗品。比如一日三餐,房子,车子等这些外在的可以用五官来辨别,生活中实实在在用得着的物件,精神上的满足是指心理上的需求,这些不像物质需求那么明显,隐藏在潜意识里。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精神需要,我们来看看具体的区别在哪里?肚子饿了需要吃饭,人困需要睡觉,天冷需要穿保暖,这时候饭菜,床,棉服都是物质上的需求,这都是物质上的满足。

当你不饿不困不挨冻时,就想着去看一部自己偶像的电影,看一本自己喜欢的作家的书,这就是心理上的需要,希望心灵上得到提升和共鸣,一个人工作勤勤恳恳,拿到每月的工资就可以实现物质上的满足。如果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研究得到嘉奖,升迁这就是精神上的需求,荣誉拿钱买不来,是靠自己付出汗水得来的。人有这种被外在肯定的心理需求,促使自己不断往那个自己需要的方向发展,

这是一种内生的动力。精神的作用是巨大的,虽然有区别又有联系一个人吃的好,穿的好,过得很潇洒,物质上没什么需求了。为什么不快乐呢?就是内在需求精神上没有得到满足,可能她缺少志同道合的友谊,也可能他爱的人不爱他。有的人经济上不是很宽裕,但是精神上很富足,比如他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另一半,儿女乖巧是别人羡慕的对象。

从心里来说这也是外界对他的肯定,物质满足和精神满足有区别也有内在联系,之间可以互相转化。比如我买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首先满足了我物质上的需求,这件衣服穿着很得体,优雅舒适,彰显气质,得到别人的赞美和注视的目光。这就转化成精神上的满足了,比如一个人很爱写作,很努力地学习和坚持,后来厚积薄发,文章发表,还出了书,给自己也带来了丰厚的报酬。

靠自己的爱好实现了财富自由,这就是从精神上的满足带来了物质上的满足。结语不同的阶段需求也不同,可能一段时间内比较注重物质上的满足,对金钱很渴望,在物质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时,可能顾不上精神需求的满足,随着物质满足程度的提高,可能精神上的需求又不一样了。有的人侧重满足物质需求,有的人侧重精神上满足,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两者都能满足更好。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