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该期望得到别人的感恩吗,如何面对他人的赞誉和期望

有时管理期望比做得好更重要,对于自己也是如此当一个人对自己的期望超出实际能力太多时,会徒增烦恼,我们应该学会向别人展示真实的自己,同时也接纳真实的自己。那我当时为什么会不自觉地拔高表哥对我的期望呢,如果帮助别人,又期望得得别人的感恩,这好像是一种等价的互利互意,所以真正的风范智者是不会去期望得到别人感恩,因为他自己就具备一颗感恩的心。

1、如何面对他人的赞誉和期望?

无论是在大学还是进入职场,相信很多人都面试过别人或者被别人面试过,在不了解别人的前提下靠什么方法来判断对方的情况呢?有一个方法特别重要,叫做“第一印象”。我们常常会根据第一印象来判断这个人的能力,常常会根据第一印象来推断这个人适合的岗位,常常会根据第一印象来预想这个人加进来后可以对团队有什么样的帮助,

当我们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很好时,我们的内心就会沾沾自喜,和别人比起来,至少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无形当中多出了一些机会,当然,这些是建立在自己能力足够的前提下。然而,在我们去面试前,我们往往是做了很多的功课的,会提前学习如何化妆、学习如何整理发型、学习如何搭配衣服等等,就连我们的说话也会比平时更慢声细语,三思而后开口,自然这样我们的第一印象比平时就要更好一些,

尽管表面看起来形象气质俱佳,可能在专业方面自己并不是很突出的,在面对别人高期望的时候,会觉得不安。01记得在我10岁的时候,家里的苹果要采摘了,亲戚都来帮忙摘苹果,小孩子则在地里给大人递空袋子、跑腿,快到中午了,妈妈让先回家烧水,顺便再拿一些开水到地里,同行的还有表哥和表弟,在路上走时,表弟喊着自己累了,表哥就让我背着表弟。

表弟那会5岁,却是个十足的大胖小子,虽然我比表弟大,可我身体非常不好,在班级里是长得最小的一个,听表哥那样说,心里有一丝犹豫,但又想到人家是来给自己家帮忙的,我怎么能拒绝呢!于是,蹲在地上,让表弟趴在我背上,不出所料,刚一起来,因为重心不稳,我和表弟都摔到了地上,表弟哇哇大哭,表哥过来就责备了我一通,我的膝盖摔得红红的,可我也不敢反驳,只能自顾的去哄表弟,回家的路上,表哥和表弟嬉戏追逐,我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觉得自己委屈极了。

看到杨小米的《行动变现》中别人的期望时,我的脑海里立马浮现出了这一幕,直到现在想到那个场面,心里还是觉得不好受,那我当时为什么会不自觉地拔高表哥对我的期望呢?对照《行动变现》,我分析出了原因:首先是,第一印象惹得祸。小的时候,父母不在家,再加上奶奶对我们不上心,所以基本上是我和弟弟相依为命,所有的亲戚、同村的人,都知道我特别会照顾弟弟,所以那会大人才会那么放心让我们带着5岁的表弟回家,表哥才会提出来让我背表弟吧!其次是害怕让别人失望,影响关系,

因为是亲戚们过来帮忙,我总觉得好像欠别人的情分,面对表哥提出的要求,虽然我做不到,可我还是害怕自己拒绝了,以后他们不来给我家帮忙了。最后是,不想承认自己无能,我小的时候,特别争强好胜,无论什么事情,总是冲在最前面,无论做什么事,哪怕花费的时间长一些,我也要把它做好,这样兄弟姐妹们在一起的时候,大人总会表扬我。

当时,尽管知道自己做不到,可还是被表哥给激将了:你平时不是挺厉害的嘛,连你表弟也背不起来吗?现在细细想来,就因为三点我逞强、不好意思拒绝,所以摔那一跤是必然的,小的时候,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分析力和判断力,长大了同样的问题不能再出现在我们的工作中,如何才能做到呢?02杨小米在《行动变现》中围绕“如何管理好,别人对自己的期望,让自己没有那么大的压力”,给了我们三点建议:一、正常的表现去一家公司或单位工作,与人为善,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稍微多做一点即可,然后再慢慢观察公司的情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一个人并不是无所不能,很多事情要允许自己不擅长,甚至不懂,不必任何时候都惊艳,有时候,当绿叶也挺好,何况长期相处,都是日久见人心,不用一开始急着表现。三、坚持原则,该拒绝的时候拒绝好多人会担心拒绝了别人是不是会留下不好的印象,其实如果你答应了这件事,你自己心里不舒服,做事的过程中也不开心,也会让你朋友多想的,倒不如从一开始就和朋友说清楚,这样他也能理解你,

在本节的最后,杨小米还提到了:有时管理期望比做得好更重要,对于自己也是如此当一个人对自己的期望超出实际能力太多时,会徒增烦恼,我们应该学会向别人展示真实的自己,同时也接纳真实的自己。这是一个漫长的练习,一开始的时候心里会慌张,尤其看到同一部门的人做得比自己多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想象自己不做,会有种种不好的影响,这个时候深呼吸,告诉自己:你自己的本职工作首先要完成优秀,进度上可以稍微快一些,同样自己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还可以多学习一些,其他的交给时间,

听到别人谈论自己不好时,脑海里会浮现出:这样会不会影响我升职加薪啊,他们怎么能在背后说我呢?早上还和我谈笑。其实这没什么,谁人背后无人说,自己有不足是正常的,只要自己有别的优势凸显的话,自己稍加注意不完美的地方,影响也不是很大,03知道怎么做是一个很容易的过程,好多人恰恰败在了不会自我分析上。如何才能更精确地认识自己呢?写作!我们在之前的内容中也提到过,杨小米的老公刘先生每天都会复盘一天的事情,其实大家也可以去写,这个过程并不是要求你有多么好的文采,运用了多么华丽的辞藻,而是说把一天的事情用自己的话梳理出来,同一件事情,别人是怎么做的,你是怎么做的,各自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效果好的方法是什么,

接着把自己的不足也罗列一下,别人提出了什么样的建议,我如何更好地在今后的工作中采纳。在这里,我建议,大家也要罗列一下自己做的好的地方,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入职以来,最不缺的就是来自四面八方的质疑,这个时候很容易迷失自己,优势罗列的好处是既能虚心地接受别人的建议,同时还能保持一颗坚定的心,除了上述好处,写作还有什么好处呢?一、写作可以让我们少抱怨生活,变得更加积极。

2、你对自己和他人有哪些期望和建议?

说说自己:大学毕业,选择了结婚生子,目前宝宝一岁不到,没人带,自己一直带着,所有人都对我失望了,一步错步步错,我的前半生大概就这样了!25岁得年纪,不上不下,本该是事业的拼搏期,却因为某个人浪费了大把时光,实话,太多的不甘心了未来:一希望自己不再被别人所左右,宁愿自私一点,也不要委屈自己去成全别人,或者同情别人!二自己努力抽出时间补充知识,考个工作,养孩子,养自己,

3、人应该期望得到别人的感恩吗?

人应该期望得到别人的感恩吗?首先我们来正确理解“感恩”一词的含义。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真诚的恩情感激,从而知恩图报,便是做人的基本良知。懂得感恩才会获得幸福的源泉,真诚感恩,你会发现自己周围的美好事物也会与你周旋而来。感恩是主动阐释自己对帮助或有恩于你的人一种回馈,如果帮助别人,又期望得得别人的感恩,这好像是一种等价的互利互意,所以真正的风范智者是不会去期望得到别人感恩,因为他自己就具备一颗感恩的心。

具体我作以下三点来发表我个人的看法,第一、一代伟人在自己老师60岁大寿时曾写信说,“你过去是我的老师,现在是我的老师,将来必定还是我的老师”。老师对他的培养,教诲是无私的,但正是这样伟大的传教使伟人知恩知情,永不忘怀。第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生命就是命运共同体,无论是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伴侣的关爱朋友的帮助、大自然的无私给予,

人自从有了自己的生命,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一个人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懂得感恩,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别人对我们的帮助,我们一定要谨记在心,懂得感激,因为别人的帮助不是“理所当然”的,世界上没有谁对你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心存感恩,更有感情,第三,那些总觉得社会亏待了他的人,他们对社会的一切都不满意,总觉得自己应该得到更多,却从来不想一想自己为社会、为别人付出了多少。

还有一种人一旦对别人有所付出,就希望得到别人的所谓的“感恩报酬”,这就回归到“人期望得到别人的感恩”,便成了有目的付出,当然懂得感恩的人无需你的期望,也更不会让你失望。“恩情四海不能忘,万年千载不生尘”,“感恩”知恩图报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是做人,起码的道德和良知,是立身处事的基础,更是构筑和谐人际关系必不可少的条件,知道以身体力行,知恩图报的人才有资格在天地间堂堂正正做人。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