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不是如何面对互联网的问题了,互联网时代已成定局,容不得你接受不接受,面对不面对了,不管你什么态度,它已经来了。熟悉的是,它和校园霸凌一样耳熟闻详,网络暴力在网络上经常发生,屡禁不止;陌生的是,网络暴力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暴力,在多数人心中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要精确地去定位还是很难。
1、如何面对互联网时代?
谢谢邀请,如何面对互联网时代,那么答案是要拥抱互联网,只有这一条路,因为你如果不接受互联网时代,不拥抱互联网,那么只能被互联网淘汰。现在已经不是如何面对互联网的问题了,互联网时代已成定局,容不得你接受不接受,面对不面对了,不管你什么态度,它已经来了,多如牛毛的互联网应用充斥着网络,数不清的互联网公司都想在这个时代分一杯羹,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互联网了,我们不是可以选择面不面对互联网,而是应该顺应互联网趋势,多学习,跟上时代,这样才不会被淘汰。
2、我们该如何对待网络暴力?
提到“网络暴力”这个话题,很熟悉也很陌生,熟悉的是,它和校园霸凌一样耳熟闻详,网络暴力在网络上经常发生,屡禁不止;陌生的是,网络暴力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暴力,在多数人心中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要精确地去定位还是很难。了解网络暴力,先和大家说几个例子,《社交恐惧症》,杀害无辜的人究竟是谁?电影《社交恐惧症》讲的是智勇(卞耀汉饰)和永民(李柱昇饰)参加了一场SNS上组织的“魔女狩猎”活动,通过人肉搜索追查到了在网上恶性留言女孩的真实身份,并用实时网络直播的方式前往女孩家中,却没想到当众人赶到时,女孩已经死在了家里,而且不知道是自杀还是他杀。
电影的网暴凶手为了吸引更多的人看直播,把自己当作正义的评判官,操控着网络(社交媒体)去指示一切,甚至罔顾他人性命,逼迫他人走投无路,一次随意的言论变成伤害自己的凶器杰斯汀.萨科事件便是最好的警告。2013年的圣诞节,她从纽约去南非度假,旁边座上有个汗臭的德国乘客,她在社交媒体发了一条:“奇葩的德国佬:你在头等舱哎,都要2014年了就不能买瓶除臭剂—我在吸BO时的内心独白,感谢医学”,
在伦敦转机时,她又发了一条。“辣椒—黄瓜三明治—一口烂牙,回伦敦啦!”过了一会,又补了一句:“我要去非洲了。希望不要得艾滋病—开玩笑啦,我是白人!”这些评论充分展示了种族歧视和不尊重,放在网络上,说过这话的人不止她一个,公然发布这话的人也不止她一个,为何偏偏是她被盯上了?巧合的是,她的粉丝里有一个人把这段话转发给一个记者,记者无意中看到,再加上杰斯汀.萨科职业时公司公关高层,一次该记者再次转发造成了网络暴力的开始,
遇到网络暴力该如何冷静?发生网络暴力,有的人会跟你说保持冷静、清者自清、删掉帖子就好。这些鸡汤不是没听过,可是用处却不大,正是遇到网络暴力,删帖是没用的,好比公众人物删帖,官方机构删帖,网民又是何等聪明?早就将帖子截图下来,然而删帖子是必要的,不是为了掩耳盗铃或者挽救局面,而是为了不留下更多的证据,表达你的态度,表达你注意到语言错误的态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