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锦瑟》说了什么,为什么李商隐的诗大都无题

我们今天看到的古诗题目与现代诗和文章的题目不是一回事,好些是后人加的,有些干脆直取首两字为题,并非文章的总揽,而是送别、追忆,唱和,题赠、感怀、抒情、记事等等的起因。李商隐的《锦瑟》诗,是一首晚年回忆诗,看似咏物,其实不然,无论是《新唐书》,还是《旧唐书》对李商隐人品的评价都不高。

1、李商隐的《锦瑟》说了什么?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的《锦瑟》诗,是一首晚年回忆诗,看似咏物,其实不然。诗中运用了典故、比兴、象征等手法,创造出明朗清丽、幽婉哀怆的艺术境界,对这首诗想要表达什么,千百年来众说纷纭,但丝毫不影响人们对它的喜爱。

2、为什么李商隐的诗大都无题?

古代诗大多都无题,我们今天看到的古诗题目与现代诗和文章的题目不是一回事,好些是后人加的,有些干脆直取首两字为题,并非文章的总揽,而是送别、追忆,唱和,题赠、感怀、抒情、记事等等的起因。诗的语言是精炼含蓄的,意境是空灵朦胧的,情感是曲折隠晦的,谁也无法、也无必要用三二个字来概括其意,李商隐性格孤独、身处下僚,朋友少,唱和也少,好些诗是自已写给自已看,意更晦涩、情极绵邈,更无法也无由冠题了。

3、说说你眼中的李商隐?

一个字评价:诡,二个字评价:无行(没有德行)。这当然不是我的评价,而是古人抛开诗才对他的评价,无论是《新唐书》,还是《旧唐书》对李商隐人品的评价都不高。旧唐书直接说他“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注,诡激,指性情怪异偏激,异于常理。当涂者,指执政的人或掌权的人,薄,即轻视,看不起之意。)《新唐书》稍显厚道,说李商隐“蚩谪商隐,以为诡薄无行,共排笮之…綯以为忘家恩,放利偷合,谢不通,

”(注,綯,李商隐恩人令孤楚之子令孤綯。蚩谪,谴责之意,诡薄无行,指虚伪浮滑没有德行,排笮,排挤之意。放利偷合,为了利益而迎合别人,谢不通,拒绝与之往来。)历史资料中对他的评价无一例外全是负面词汇,但对他的创作才华却是清一色的认同。也就是说古人对他的评价是有才无行!实际上呢,恐怕还真是这样!和女道士宋华阳玩情欲游戏,致使对方怀孕(孩子未必是他的),后他被赶下山,然后他竟然真的没有然后了,没有尽一个男人的担当,

之后和少女柳枝陷入热恋,因为失约,柳枝嫁给一商人做妾。李商隐除了写几首诗间接地挑拔人家夫妾关系以外,好像也什么都没做,再之后是和一对卢姓姐妹花玩3P,结果那对姐妹花为了保护李商隐,双双跳进自杀。他也是只写了几首诗,他除了写诗,似乎什么也做不好!爱他的人没有善终,他爱的人也没有善果,这注定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

他的悲剧在于他太恃才,以为所有人都可以原谅他,都可以理解他,都可以宽容他,可是他没有想到,一个连小鸡鸡都控制不住人,哪里值得别人原谅和宽容。唐朝性观念是开放的,按当时的观点,宋华阳,柳枝,鸾凤姐妹的故事并不稀奇,后人更没有必要义愤填膺地指手划脚,但是他在事业上的那一步失足,却让他成就了千古之恨!这是连不识字的匹夫都做不出来的事情,硬是被他读过那么多经史子集的人做得简单粗暴,无以复加,

他的行为打了恩人一个耳光,打了恩师一个耳光,打了所有当年对他提携之人的耳光。很响!很脆!很肿!哪怕是放在如今开放式的社会,尽管跳槽已经非常普遍,但基本上都是跨行业跳槽,从来没有听说过支付宝的高管跳到微信去当副总,即便是有,也是正常的选择,但如果这个高管是支付宝从无到有培训出来的高管呢?背叛!而且是两次!天下已无他立足之地!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他对妻子王氏的深情始终没变。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