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老师简介我是一名作文老师,业余时间喜欢写作,曾经发表短文300余篇;著有《新闻漫话》《闫老师教作文》《中考作文冲刺》等书。我们许多学生,写作文的时候,不会写人物语言,写出的作文,都是“哑巴作文”,作文要写够字数必须学会描写——读莫言《红高粱家族》有感您说孩子写作文,总也写不够字数,应该怎么办。
1、语文考试作文,总写的让自己觉得太高深怎么办?
那你是初中还是高中?我觉得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你作文,写社会的阴暗面,写作文的大忌,一定要积极向上的东西,厚德载物的内容,作文考查的是,你语文的基本功,包括你应用各种语言,修辞手法以及文章的组织,还有你战友的材料,你在累积,你的文化修养,都要从作文中体现出,.作文重点考察的是,学习语文的学习能力,应用文字表达思想的能力,你思想深邃,应该是读书比较多,逻辑性强这是你写作的优势,.但是作文考试评分的第一条,文章,跑题不跑题!如果你写社会的阴暗面,和社会主流思想对立,在考试中去争辩,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就是跑题跑题,那一定是在二等以下,想写作文是为了考试,而不是为了仅仅展示你的思想,所以,写作文一定要写正面积极,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国家,崇尚积极向上的文化,所以写作文,还是考作文,都不会脱离,国家教育人,是人才,是栋梁,而不是挑刺儿的歪才,所以写作文选题,一定是把握住,要写正能量,积极向上的,我觉得这对你都不是什么很难的事,只要写你观点的前一部分就行,一篇优秀的高分作文就写出来了!如果你觉得不够劲,那么就在,后半部分充分展示你的才华,传统文化,中西文化,只要围绕主题,积极向上的,都可以为文章增色添彩!。
2、小学生总感到作文写不出足够多的字数来该怎么办?
作文要写够字数必须学会描写——读莫言《红高粱家族》有感您说孩子写作文,总也写不够字数,应该怎么办?恰巧我正在读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看到您的提问,我想莫言能把爷爷奶奶的抗日故事,写得那么生动、具体、形象,共写了27万多字,是什么办法,让莫言写出这么多字呢?我想学会描写是非常重要的。一、莫言很善于写人物的外貌在《红高粱家族》里可以看到许多莫言对人物外貌的描写与刻画,
我们先看莫言对奶奶戴凤莲外貌的描写:“奶奶那年身高一米六0,体重六十公斤,上穿碎花洋布褂子,下穿绿色缎裤,脚脖子上扎着深红色的绸带子。由于下小雨,奶奶穿了一双用桐油浸泡过十几遍的绣花油鞋,一走克郎克郎地响,奶奶脑后垂着一根油光光的大辫子,脖子上挂着一个沉甸甸的银锁。”(见34页)莫言这段对奶奶外貌的描写,写身材、写穿戴,写得很具体,有100多个字,
作为学生,为什么写不够字数?你对人物的外貌,有过这么生动具体的描写吗?二、莫言很善于写人物的语言在《红高粱家族》这本书中,到处都可以看到莫言大段大段的,对人物语言的描写。现摘抄一段:“鬼子没来?”奶奶问,父亲说:“冷支队,狗娘养的,我们饶不了他!”“怎么回事?”奶奶问。父亲说:“擀卡饼,”“没听到打呀!”奶奶说。
父亲说:“擀卡饼,多卷鸡蛋大葱,”奶奶问:“鬼子没有来?”“余司令让擀卡饼,要你亲自送去!”奶奶说:“乡亲们,回去凑面擀卡饼吧。”(见45页)这是莫言对奶奶要为抗日游击队员做饭的一段对话的描写,我们许多学生,写作文的时候,不会写人物语言,写出的作文,都是“哑巴作文”。三、莫言很善于写人物的心理莫言在《红高粱家族》里,对许多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都是非常细腻的,
在奶奶为抗日游击队员送饭不幸重弹后,莫言对奶奶的心理活动做了详细的描写:“这就是死吗?我就要死了吗?再也见不到这天、这地、这儿子、这正在带兵打仗的情人?豆官!豆官!我的儿,你来帮娘一把,你拉住娘,娘不想死,天哪!天天赐我情人,天赐我儿子”(见64页)这段心理描写,差不多有400字。写作文时,不会写心理活动的学生,可以翻开看一看,学一学莫言是怎么进行心理描写的,
四、莫言很善于人物动作描写莫言在叙述日本兵残害中国人时,有这样一段动作描写:“孙五操着刀,从罗汉大爷头顶上外翻着的伤口剥起,一刀刀窸窸窣窣发响。他剥得非常仔细,罗汉大爷的头皮褪下,露出了青紫的眼珠,露出了一棱棱的肉”(见32页)这段动作描写,表现了日本侵略者的极度的残忍,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五、莫言很善于细节描写《红高粱家族》中的细节描写到处可见:“奶奶的后槽牙缝里,夹着一粒高粱米粒大小的铁砂子,那是吃野兔肉时塞进去的,怎么抠也抠不出来,”(见54页)“一个日本兵的上半身趴在车栏杆上,头上的钢盔脱落,挂在脖子上。从他鼻子尖上流下来的黑血滴滴答答地落在钢盔里,”(见81页)“和尚吐了一口污秽的痰,挂在一茎草上,黏黏地垂着,激活了他若干丑恶的联想。
”(见96页)这些细节描写,我们学会了,在写作文的时候,还怕写不够字数吗?六、莫言很善于场面描写《红高粱家族》这本书里有许多场面描写,不管是战争场面,还是生活场面,描写得都很具体,现抄几句:“集市上有卖炉包的,卖小饼的,卖草鞋的,抽书的,摆卦的,劈头要钱的,敲牛胯骨讨饭的,卖金枪不倒药的,耍猴的,敲小锣卖麦芽糖的,吹糖人的,卖泥孩儿的,打鸳鸯板说武二郎的,卖韭菜黄瓜大蒜头的,卖刮头篦子烟袋嘴的,卖凉粉的,卖耗子药的,卖大蜜桃的,卖小孩子的”(见102页)莫言的场面描写是不是很精彩,我们写作文时,不应该学一学吗?七、莫言很善于景物描写根据情节的需要,莫言随时随地就会来一段景物描写:“太阳一竿子高了,雪白的核心外还镶着一圈浅淡的红。
河水亮晶晶,一群野鸭子从高粱上空飞来,盘旋三个圈,大部分斜刺里扑到河滩的草丛中,小部分落到河里,随着河水漂流,”(见26页)景物描写,在文章中,起到一个衬托的作用。写作文常常也会用到景物描写,莫言除了惊人的想象力之外,上述描写方法的熟练运用,也是助他写出优秀作品的原因之一。我们学生们,要想把作文写具体、写够字数,不妨学学莫言的描写方法!闫老师简介我是一名作文老师,业余时间喜欢写作,曾经发表短文300余篇;著有《新闻漫话》《闫老师教作文》《中考作文冲刺》等书,
3、为何我写作文的时候,总感觉作文充满了做作感?该怎么办?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老穆解析做作,是指故意做出某种不自然的表情架势和腔调,而且故意摆谱。我们在学自行车的时候,大概都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初学阶段】双手紧握龙头把,心惊胆战,左右大幅度摇摆,学着他人骑车的样子,努力骑行着,这其中充满“刻意和做作感”;【熟练阶段】当你熟练掌握自行车骑行技巧后,你就不再有做作感,相反,会感到得心应手,从容自在,
学生写作文,觉得充满做作感,做作感的体现是多方面的,比如:语言使用上充满做作感;手法使用上充满做作感;文章结构上充满做作感;素材选择上充满做作感;情感表达上充满做作感老穆就从语言使用和素材选择方面,给大家做详细解析,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接着往下看!✨【1】修辞技巧应用充满做作感比如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有的孩子只会运用明喻,且缺乏想象力,却不会运用暗喻和借喻。
【做作感比喻句】河面像一面镜子,美丽极了,【借喻句】蜻蜓是个调皮鬼,将这面镜子点得粉碎,泛起涟漪。✨【2】好词佳句使用上充满做作感具体表现在词不达意,句不合境,✨【3】词语使用上充满做作感动词使用、形容词使用、叠词使用✨【4】文言短句使用上充满做作感有的学生喜欢使用文言短句,显得有文采,但在实际使用时,只会使用“之乎者也”,且运用的不合理。
✨【5】素材选择上充满做作感要么照搬同学写作素材,要么照搬优秀范文中的写作素材,要么自己虚构编造这样的选材,因为不是自己的,所以写起来会有“做作感”,流露出来的情感更具做作感,那么,我们的学生该如何改变这种“做作”的现状呢?穆老师给出如下建议:【1】模仿优秀作文、课文或经典著作是如何“语言表达”的【2】平时要注重修辞手法的训练【3】语言要有“内涵”,不一定要辞藻华丽,但要真切有情感【4】阅读文言作品,学习文言与白话结合写法,并在生活中去运用【5】掌握长短句写法技巧【6】平时注重素材积累留心观察生活,留意身边小事,积累写作素材。
4、孩子初三,写出来的作文总感觉很肤浅,请问如何才能做到“深刻”呢?
让作文在短时间之内“深刻”起来,对于初三学生来说,不太容易,因为初三课业负担重,不可能花很多时间训练写作,而写作能力的提高是长期积累和训练的结果,不过,也有一些费时少有效果的方法可用。比如:每两天提供一个素材让他思考,这个素材可以是一个人,一种物,或一件事,或一个现象,或一个问题,或一种言论。让他从“是什么?为什么?会怎样?怎么办?”等角度进行思考,并将思考的答案分条写下来,有多少写多少,然后挑选出最切合实际的答案,这就是所谓的“深刻”的东西了,
比如:一个人在街上被车撞了。可让他思考:为什么被撞了?怎么才不会被撞?又如:邻居有个孩子总受人称赞,可让他思考:那个孩子为什么总受人称赞?受人称赞有什么意义?自己怎么做才能受人称赞?总之,让孩子学会关心实际生活、思考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中包含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坚持训练了一些日子之后,再让他写作文,也许就能“深刻”起来,
我认为,所谓“深刻”,就是作文要针对现实,要切合实际。每两天读一篇表现生活实际、富有现实意义的文章,之所以读这么少,是因为时间有限,多了读不透。最好能找到与他思考的素材相关的文章来读,每篇文章都反复读,真正读懂、读透,彻底搞清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通过对比,找到自己思考和写作上的不足,找到提高自己思维和写作能力的方法,读过二三十篇文章之后,自然而然的就可以学会不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方法。
每周写一篇文章,同一个题目可以反复写,直到写出满意的文章,写作题目就在每周思考的几个素材中选一个他思考得最深入、答案做得最深刻的作为题目。写完之后,多读几遍,边读边修改,使其内容切实丰富、主题鲜明突出、思路清晰连贯、文笔准确通畅,修改文章比写文章更能提高思维和写作能力,好文章大都是改出来的。如果实在无法修改,就重写,直到写出满意的文章,
将自己的作文与所读的范文比较,找到内容、主题、结构和语言表达方面的差距和不足,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和要达到的目的。当然,要从根本上提高写作能力,使文章“深刻”起来,仅靠以上做法是不够的,这得按写作的一规律和规则进行长期训练,比如留心生活、多读书报、长期积累,当然还要勤于练习,坚持写日记或周记,写各种感想和心得等等,这不用我多说,许多老师和专家都有这方面的论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