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时间观念,始于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宜早不宜迟,越早越好,市面上各种时间管理的书也是层出不穷,我们如获似宝的买来一大堆,埋头苦读,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可是读完之后发现,自己的时间还一团乱,还是处于读书前的那种杂乱无序的状态,丝毫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
1、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谢谢邀请,不胜荣幸。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最大的问题是,家长该管的时候不怎么管,不该管的时候什么都管,而且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宜早不宜迟,越早越好。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既要关注于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甚至是孩子的一生,提醒比包办重要“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孩子的花期耽误不得,必须从小抓起,一刻都不能松懈,
孩子的时间观念,始于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要克服的第一个极端行为是,该你教育的时候,你却忙自己的工作,而不去关注孩子,把教育的权利让给别人,可你是否知道,他人能行吗?等孩子长大了,你再去教育,没准孩子就不信任你了,也不会再听你的了,家长要克服的第二个极端行为是,凡是孩子的事情均全力包办,从而剥夺孩子学习、生活、活动、做事的权利。
一定要明白,提醒比包办重要,关注比溺爱重要,分钟比日子重要“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培养孩子惜时守时,不因分钟短暂而忽略,不因岁月漫长而懈怠,《穷爸爸富爸爸》里有句话说得好: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做父母的不能嘴上说的是一套,行动上是另一套,而是要知行合一,表里如一,
和孩子一起谋划时间的合理分配,什么时候干什么?一定要言必行,行必果。万不可动恻隐之心,动怜悯之心,因为你的心慈就是帮孩子自毁前程。让孩子明白,一分钟能写几个字?能做几道题?能说几句话里?以此来让孩子感受时间的宝贵,作业比考试重要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做事过程、写作业的过程。让孩子在真实的情境中,有一种紧迫感,既培养孩子做作业的速度,又注重孩子写作业的准确度,
做作业不是完任务,既要重质量,更要重效率。做作业要适量,不是对孩子变相的体罚,做作业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训练与提高,又是拓展、延伸与生成。做作业不是给老师、给家长看的,要把做作业看成是考试,不磨叽、不凑数、不畏惧,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数完成、保质保量,完成后再去体验成功感、成就感和愉悦感,孩子如能这样,父母难道不开心吗?配合比单干重要家长既是孩子的监护人,又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
培养孩子惜时守时,教育孩子健康成长,是家长的职责之所在,有时候家长也不是万能的,有时候也会力不从心,有时候也会爱莫能助。但父母一定不要纠结、不要退却、不要单干,更不能轻言放弃,而是要和知心朋友,和孩子的老师多交流、多沟通,让孩子明白百米赛跑起步很重要,中间的过程也重要,冲刺的最后几步最重要,让孩子在亲友的配合,老师的配合,学校的督促约束中,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这才是最要紧的事。
鼓励比唠叨重要多肯定和鼓励孩子,其实就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努力,父母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多关心孩子的内心与想法,关心孩子的进步与健康,比只关注他们的分数和成绩更重要。教育专家李玫瑾曾经指出:孩子六岁之前,父母的唠叨和话语是黄金,十二岁之后,父母的话语就是垃圾,孩子吃饭的时候重在陪伴,而不唠叨,不议论他的成绩,不谈论他的学习,给孩子一个好心情,孩子做事的时候,学习的时候,既不打扰也不唠叨,而是默默的守望,给他一个好环境好氛围。
鼓励孩子就是激励孩子,就是信守承诺,兑现诺言,和孩子一起,做时间的朋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教育无法重来,没有回头路,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父母务必亲力亲为!做家长的,理应满怀热情、修炼品格毅力、培养守望担当,坚持憧憬与梦想,理应进修自己,充实自己,提升自己,而不是以“爱的名义”,束缚了孩子的手脚与大脑,禁锢了孩子的思维与探究,限制了孩子的进步与成长。
2、如何让自己有时间观念呢?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高速迭代让人们无法摆脱干扰,总是不自觉的花大量的时间在浏览各种资讯,时间被一点点的碎片化,时间也被一点点的分割,总是在忙于吸收信息,忙于社交,一天下来,感觉自己很忙,忙到没时间吃饭睡觉,所以人人都在想,如何有效的管理时间,能让自己的时间不被浪费,如何高效的利用时间给自己带来价值。市面上各种时间管理的书也是层出不穷,我们如获似宝的买来一大堆,埋头苦读,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可是读完之后发现,自己的时间还一团乱,还是处于读书前的那种杂乱无序的状态,丝毫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
我们必须承认,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时间对我们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利用好时间,可以事半功倍,反之亦然,碎片化时代更是如此,可是很多人都在盲目的状态下去管理自己的时间。所以时间管理的最重要条件就是:你真的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如果有这个前提了你才会真正感受到哪些事你需要投入时间,需要投入多少的时间,以及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
我之前看秋叶大叔在他的公号里,写了一篇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其实就是他的一个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安排,读起来看着像是流水账,但是我觉得可以从中提取出重要的时间管理技巧,比如秋叶老师在里面大概罗列了一下自己一周的日常工作行程安排,写作,听课,线上线下分享,培训,PPT制作,还有学校带领的学生参加各种创业大赛,关注他的人都知道,他新开了一个自己的公众号,每天进行日更,他还是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奶爸,这些都只是明确要做的事,还有很多未知的意外安排可能会突袭,看完是不是觉得大叔很牛,是的,日程安排的如此满,而且还能高效的完成每一件事,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要完成这些事累不累呢?我们想想就知道累不累。所以大叔说:一个人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累还没有结果,前者只是身体累,后者是心累。身体累好恢复,心累很苦,也就是说你得让自己的累有价值,你的累有了价值,你的时间就有了价值,当你把时间花费在能带来价值的事情上,你的时间就有了意义。看完大叔这篇文章,我觉得对于时间管理我就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除了要有一个大概的日程表之外,还需要给自己列出一个结果清单,每天去定时的检查自己的结果清单,而不是事件清单。因为我们一天要面对的琐事太多了,多到你根本无法一一关注,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去处理,所以你必须保证你花时间去做的事能有结果输出,如果都是一些无法对接到结果的事,那你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在这些事花了大量的时间,然后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你突然发现自己没时间了,
所以说不能让无效时间占据你的时间。如果你经常有这种,忙碌了一天后,收拾完所有的东西,坐在那儿一想,终于忙完了,但是都忙啥了,怎么都想不起来,而且还花费了这么多时间的这种感觉和现象,那你就要好好反思自己,秋叶大叔点评很多具有时间管理疑惑的人都说到:完成什么结果很重要,没有结果,做再多的事你都要检讨。前者是功劳,后者是苦劳,
前者可以看到自己如何一步步接近到目标,后者会一点点茫然迷失在事情的细节里。所以好的时间管理就是:面向结果培养你的成长动机,如果你有大把的时间却不知道如何去利用,我觉得你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你想要什么以及你想做什么,而不是去一味的研究时间管理的技巧,毕竟,如果你不用又哪来的管理一说呢?你不用,就只能让它溜走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