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如何做到文笔优美,高考作文要如何审题

老穆支招一、新材料作文(理论知识)二、作文解析〖1〗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车来车往”〖2〗2018江苏高考作文——“语言”好啦。我个人的观点2020高考作文会与“感动”这个话题有关,猜测高考作文,尽量不去猜测具体的题目是什么,老穆解析穆老师认为,高考作文一直在变,但具有相对稳定性。

1、高考作文要如何审题?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老穆解析穆老师认为,高考作文一直在变,但具有相对稳定性。例如2006年及之前几年,高考流行“话题作文”,从2007年——2012年,流行“命题作文”,从2013年起,就流行“新材料作文”,一直到今,江苏高考作文就是最好的印证,穆老师给大家列举2004——2018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如下图:既然流行新材料作文,穆老师就从理论和作文解析两部分给大家做详细解析,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接着往下看!老穆支招一、新材料作文(理论知识)二、作文解析〖1〗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车来车往”〖2〗2018江苏高考作文——“语言”好啦!问题就分析到这里。

2、高考作文如何做到文笔优美?

1.作文构思很重要由于高考都有时间限制,作文又有一定的字数限制要求,因此很多考生为了节约时间,会在匆匆读过材料,或是审题后,就急忙开始动笔写作文,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平时写作水平在中下等的考生更是弊大于利,往往在写作的途中,会出现卡壳,或是跑偏等问题。因此,小编建议考生在动笔写作文之前,先仔细审题,构思整篇文章的提纲内容,可以的话最好列出作文提纲,

尤其是要想好怎样写好作文的开头、结尾,选择什么样的作文题材形式,怎样突出作文主旨,或是选择什么样的精彩话语或名言俗语、诗词典故。这些都需要考生花5-8分钟左右时间来思考,列提纲,这也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正确示范,2.“题好一半文”,作文题目要重视在很多时候,都会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关于作文的,即“题好一半文”。

意思就是题目精彩了,打动阅卷老师了,这篇作文的分数不至于太低,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在高考中,怎样给作文拟一个新奇别致的题目,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睛也是考生思考的重点。3.作文开头结尾要出彩所谓的第一眼印象,是指在作文开篇就要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印象,因为在前面也提到过,高考阅卷不可能做到每个字、每个字的阅读,很多时候老师都是快速的审阅,然后打分,因此出彩的作文开头与结尾就显得尤其关键了。

3、高考作文可以得满分吗?

老妪一枚,文革以前是没满分作文的,1962年我们县城从有两个髙中学校并为一个,三个年级从四个增加五个班,人们生活困难,都是农家孩子,学校到64年下学期才有电灯,全班大家凑钱订一份中国青年报,没有其他信息来源。老师都是按教学大綱认真备课认真教,我们61年髙中录取比例20:1很难考的。语文课本中文言文很多,古诗词也多,各科没有一本辅导资料,一切以书本为是,作文得益于老师对语文开拓性的讲解,那时的老师真是集中精力,谆谆教导、、、后来恢复高考,再石来电脑批卷,我们消息也不多,

4、2020高考作文你认为与什么有关?

我个人的观点2020高考作文会与“感动”这个话题有关。我们经历了新冠疫情,我们与武汉人民感同身受,这期间,发生了很多很多感人的事迹,例如:84岁的钟南山院士,逆行武汉,坚守防疫一线,李兰娟院士也自告奋勇,逆行武汉,奋战在抗疫一线。武汉,湖北是防控的重中之重,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在武汉封城之后,白衣战士执甲逆行,舍生忘死,全国340多支医疗队,4万两千多名白衣战士,奔赴湖北,武汉主战场。

他们同瘟魔做战,用自己的生命挽救同胞们的生命,中国建设者们仅仅用了十天左右的时间,就建起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又建起了许多方舱医院。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坚守一线,顽强不屈,筑起了一道严防疫情扩散的屏障,在这场抗疫战斗中,14亿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捐款捐物,尽自己的力量,出一份力,以实际行动为武汉加油。

武汉经历的76天,是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的生动写照,这期间有太多的人和事让我们感动。例如:快递小哥,免费为医护人员送饭菜,山东菜农,把自己地里最新最好的蔬菜,无私奉献给武汉人民。再如:白衣战士李文亮,不怕牺牲,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样的英雄事迹有很多很多。例如:全国人民是武汉的坚强后盾,

5、猜猜今年的高考作文会是什么?会考抗疫吗?

首先要说,无论考不考抗击疫情,对于抗击疫情的关心,以及你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都将是你写好2020年高考作文的有力保证。猜测高考作文,尽量不去猜测具体的题目是什么,因为高考的出题专家也会料到大家会去猜想题目,最不想看到的情形就是你猜中了他出的题目。猜中题目者可能会因此而洋洋得意,但是对于专家来说,却不会这样认为,

具体的考试题目虽然猜不到,但是出题的方向,却是可以把握的。去研究那些号称自己押中了考题的机构或者名师,会发现他们把握的是出题的方向,而不是具体的题目,这也并不奇怪,因为高考作文命题绝不可能天马行空,无迹可寻的。梳理近些年的高考作文真题,会发现,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把握的时代的脉搏,阐发这一时代所需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只要是对时代有一些敏感度,对于语文学习的规律有一定的把握,摸准方向是并不难的。今年的高考题目,会和疫情有关吗?大家不约而同的问这样的问题,按照高考的出题逻辑,即使不直接考疫情,也必定和疫情相关,完全可以和大家这样说:今年的高考绝对不会绕开疫情。也就是说在备考的过程中,作文的写作,每个人都要储备一些和疫情相关的素材,

比如说这则素材中的钟南山老人,我们看到这一则素材当中的责任,担当,理想,信念,大爱无疆等运用方向,就算考的不是疫情,是不是也可以拿来用?90后故事剪掉长发的故事,大家一定都听说,也一定被感动过。这疫情当中所出现的可歌可泣的故事,除了扣住的是疫情的本身,不也同样可以用来论证别的主题吗?企业的担当,无论是在疫情期间,还是在正常的时候,都应该提倡,

而正是疫情的考验,才沧海横流,方见英雄本色。志愿者以及疫情中普通的人,也都折射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这样的素材总是有价值的,就算是到考场上,大家不会直接遇到疫情的题目,也是可以用这些素材来写文章的。在这样一场大事件当中,疫情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建设,也可以也是我们写作中可以多角度使用的素材。

更广阔一点来说,无论什么样的主题,都能够从疫情发生的人和事当中选出恰当的素材,所以提醒大家来选择这样的素材是没错的。再就历史的经验来看,2008年的汶川地震,在当年的高考试卷中就有体现,有直接的考题,也有间接的作文考题,直接的考题无法直接去写地震中的人和事儿,而间接的考题,从那些高分作文来看,也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是运用了地震素材的。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