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州负能量作文一案中,缪可馨事件还要再发生吗

这样整个事件的逻辑因果关系才能成立。否则,孩子作文里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可以看看小可馨小的作文,很聪明的一个小女孩,三,通过此次事件,对我们所有的家长和家庭也敲想了警钟,为什么小可馨事件,我们看到的都是在讨伐老师,而没有其他的呢,说实话就事论事,我觉得缪同学的作文写的很好,有自己的思想。

1、江苏小学女生缪可馨跳楼坠亡事件你怎么看?

这件事情的经过大家都己经很明白了,我也发过文章和微头条。在此就不做过多赘述!我只想重点强调以下三点,一,老师的教育方法方式极不妥当,对缪同学的死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1.简单粗暴的“传递正能量”四个字,没有任何详细的批注说明,让孩子入坠迷雾不知其所以,就好比举着一个“负能量”的铁锤一锤砸下,也不管砸在哪里,也不管为什么要砸,也不管砸下去对方是死是活。

反正砸完了事,致少应作个简要的说明,此如说这个词语不妥,不能这样用。又比如说这句话不能这样表达等等,如此一点抜,孩子自然会明白,我记得我当初写作文的时候,老师经常批改有一大段话,非常简要的指出得失和优缺点。让我们一看就知道症结所在,说实话就事论事,我觉得缪同学的作文写的很好,有自己的思想。这是很难得的!2.这个老师之所以这样粗暴的一锤子砸下去,从后面的众多学生实名举报来看,应该是她的师德师风有问题,

所以才会这样。3.我始终相信老师的队伍整体是纯洁的,老师是值得让人尊重的。因此,不能因为袁老师犯了错就把所有的老师一棍打死,这正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偏不倚,不妄不侫!而且希望其他的老师能引以为戒!从中吸取教训!二,相关部门一定要认真负责的查清楚所有环节的事实真相,而不是简单的应付式的出一份情况通报或者是情况说明,这样家属肯定不会认可,社会大众也不会接受,

说得再具体一点,就是要查清楚缪同学跳楼前的几十分钟或一个小时之内,老师到底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是什么样的语气?又是什么样的表情和态度?这样整个事件的逻辑因果关系才能成立。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环节就是小缪同学当时是怎么想的,她的思想活动如何?只是斯人己逝我们无法考证了,只有一声叹息!三,通过此次事件,对我们所有的家长和家庭也敲想了警钟。

我们的家庭教育到底有哪些缺失?与学校的沟通和配合到底有多少断层要弥补?最主要有以下几点要做到:1,每天要和孩子交流沟通,询问在学校一天的学习情况和得与失,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和情绪波动!2.现在的孩子在家里是宝中宝,受不得一点委屈和挫折,这样出社会是无法适应的。因此在家庭教育里要有意的培养孩子抗打击能力!最具体的就是要时不时和孩子说“不”,

2、孩子们到底怎么了?“缪可馨事件”还要再发生吗?

现在的孩子稚嫩、热情、向往自由、善于表现、赋予创造,内敛又外向是其主流。但如今的孩子生活顺遂安逸,父母长辈包容迁就或溺爱,没有经受过大的挫折,虚荣心强、抗错能力差,特别自我,故而容易走向极端,面对今天的孩子,我们既要看到他们的优点,也要明白他们的弱项,只有全社会通力合作,“廖可馨事件”就会避免或少发生。

一、父母是第一责任人,家庭是培养孩子第一所学校,必须尽早着手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特别是对孩子的文明礼仪、包容豁达、谦让谦虚、自食其力、生活习惯、抗错能力、劳动能力进行系统化引导与培养,千万不要溺爱,更不能包庇怂恿,要有早期教育规划,要全家合力落实及时调整,二、社会各界要关心儿童的教育与引导。特别是娱乐场所、宣传媒体、影视作品、各级各类平台媒介,要担当责任,不能忽视各自的社会责任,要通过潜移默化地影响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学校是孩子成长教育的主体,既要关注孩子的学业,更要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和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性成长规律,适度开展养成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情操、意志品质、抗错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尽量让德育生动有趣、寓教于乐。孩子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通力合作,不要以为不是我的孩子就置之不理,每一个人都是局内人,

3、在常州负能量作文一案中,坠楼小学生缪可馨的父母有没有责任?

这个问题问的好,到目前为止,是没有人正视这个问题的,或者是选择性回避这个问题。廖可馨跳楼自杀,我们真的感觉很可惜,这么小的孩子,对个人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来讲,都是一个悲剧。这个节骨眼上,如果提小可馨的家长是不是有责任,可能会有人说,不地道,不人道,在别人伤口上撒盐,一个人的成长,难道仅仅跟老师有关吗?一个学生出现意外,难道仅仅是老师的责任吗?相信有一丁点生活经验的人,都不会这么认为。

但是,为什么小可馨事件,我们看到的都是在讨伐老师,而没有其他的呢?讨伐老师真的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吗?讨伐老师真的能够保证小可馨这样的事不再发生吗?我看未必,一个人的成长教育,大概跟三方面有关:一是家庭,二是学校,三是社会。而且,三者各有侧重,家庭教育以培养孩子健康健全人格为主,学校教育以传授孩子科学文化知识为主,社会教育以培养孩子承担社会责任为主。

但,三方教育不是完全独立的,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我们看一下,小可馨跳楼是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是个人人格或者说个人承受挫折的能力出现了问题。那么主要责任主体是不是出来了?是的,无论大家接受还是不接受,小可馨跳楼的责任主体或者主要责任者,并不是老师。我们可以看看小可馨小的作文,很聪明的一个小女孩,从文中表达的意思看,还是一个很有社会责任感甚至是责任担当的一个小女孩。

那么,小可馨的文章有没有负能量?有,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是有点不适宜。这样的思想,真的不应该是这个年龄段孩子应该有的,老师要传递正能量,老师有错吗?没有。这是老师的责任,不管家长认可不认可,纠正孩子的思想是老师的职责,那么,我们说小可馨的思想从哪里来的?主要是家庭,其次是社会,最后才是老师。也就是说,影响小可馨最大的应该是家庭,是家庭教育,

说的非常不好听一点,小可馨这么丁点的挫折都受不了,这么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是老师造成的吗?人的成长过程,哪能都是阳光雨露?哪能都是风和日丽?哪能不经历一丁点的风雨?哪能没有一丁点的挫折?至于讨伐老师的课外辅导,老师的红包。再说不好听一点,课外辅导你可以不参加,红包你可以不给老师,是不是经常守着孩子说老师这不好那不行,又辅导课又收红包,你要不怎么样,老师会给你穿小鞋什么的?否则,孩子作文里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家长能不能给孩子做个抵制歪风邪气的榜样呀!当然,我也反对课外辅导和老师收红包。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