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作文阅读学得不好,阅读比作文重要

因为要想在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中拿到高分,不止要读书多,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也就是答题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阅读比指导学生作文更重要,小学阅读理解不错,作文写不好,根本原因只有一个练习写作的时间太少了。

1、阅读、作文怎么才可以拿高分?

初中语文试卷中,一般阅读40分,作文50分,分值占比大,也是导致学生成绩分层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阅读尤甚,所涉知识面广、难度大,常令学生望而生畏,虽然做阅读理解题依赖语文素养,但其实也有一些套路:1、概括内容题型。如有字数限制,只答“何人、何事”;若无字数限制,可根据需要答出“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结果如何”,

注意适当组织语言,剔除修饰性词语。2、修辞赏析题型,一般写三句话:先判断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接着陈述修辞过程,然后指出达到的表达效果。3、重点句子赏析,先寻找切入角度:有表现力的词语、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与文章主旨的联系等。要有发散思维,不要局限于单一角度,4、段落在文中作用。位于文章开头,一般起到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引起兴趣、铺垫、伏笔作用;位于中间,起过渡作用;位于结尾,起照应开头、升华主题、总结全文等作用,

5、人物形象分析。根据文章内容,至少用到两至三个描述不同侧面的形容词,全面立体地概括人物形象,以上仅简单归纳几种常见答题模型,更具体全面的方法,各种资料中非常多,可以自己去看。我补充几个注意事项:一是根据分值答题,如,一个3分的小题,可能要答3个点而不是2个,因为设题人要考虑方便阅卷判分,二是拓展延伸题千万不能空,只要答了,不论质量如何,基本都会给一些分。

再说作文,平时的积累训练写作方法就不说了,这里主要针对应试。第一,标题要亮眼,但千万别太过标新立异,如果想不出特别好的标题,就得中规中矩,避免犯错。第二,不能跑题,要静心细读材料和要求,确定主题后,再拟出框架,然后下笔,第三,字迹工整,不要涂改。写了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也不要改,因为阅卷老师看不了那么仔细,但涂改的痕迹就很扎眼了,很容易导致扣卷面分,

2、三年级作文阅读学得不好,该怎么办?

三年级是语文学习最关键的时期,无论是作文还是阅读都既是入门期,又是拔高期。需要老师和家长好好引导,同时也需要学生自己好好领悟作文技巧和阅读解题思路,三年级作文要想写好,就要区别于一二年级的看图写话。一二年级的看图写话,是属于片断式写作,仅对画面内的某人、某事、某景、某物进行描述,而不过多考虑画面以外的内容,也不注重作文集中表达的中心思考,

但是作文的要求,则要高很多,一来要有一个集中表达的中心,比如写人要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精神面貌,还要通过具体的事件来将此人的性格特点、精神面貌等具体形象的表现出来。而写景的文章则需要按一定的顺序表现景物的特点,表达作者要抒发的情感等,因此,要想让三年级写好作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训练:一、根据作文题目,迅速写好开头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三年级学生的起步作文来说,同样面临第一个难关,那就是如何开头。

何况一二年级的看图写话都是片断式描写,缺少对作文开头写作技巧的训练,所以,三年级作文第一要训练的就是“开头关”,达到根据作文题目,迅速写好开头的能力,二、三年级要掌握的作文开头的写作技巧:作文开头的写作原则:1、要求点题、扣题。教三年级孩子写作文,首先要让孩子知道“作文题目”关乎作文的方向,关乎全文的中心,因此要写想得不偏题,跑题,在开头就会紧紧“点题、扣题”,

所谓“点题、扣题”即是进一步引申题目内容,利用开头将文题和文章正文联系在一起的方法。例如:写人的作文,开头要对所写之人进行面貌或性格特点上的概括叙述,让读者对所写之人有一个整体了解,同时又知道正文要写人物哪些特点,2、要求简短、精美,最好开头就可以奠定写作的感情基调或引出文章中心思想。文章珠开头最忌长篇大论,转弯抹角,不能迅速入题;也忌讳语言粗俗、幼稚,既无文彩,也无情趣和思想,

三、文章开头的技巧有很多,常见的有“开门见山法”“修辞扮靓法”“悬念法”“情感告白法”,写人的作文还有“外貌描写法”“先声夺人法”等学会了作文开头,基本上就解决了下笔难的问题,而且好的开头,可以引出下文,给正文无限发挥的空间。三年级学生在学写作文时,要注意积累一些作文开头的好词好段,并且按写人的、写事的、写景的、写物的分类整理在本子上,多读多背多加借鉴模仿,

四、作文训练第二步在于:训练学生的选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1、文章的选材,要有表现力,要善于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去发掘真性情,利用生活中的小细节突出真情实感,对小学生来说,要善于从自己最熟悉、最了解的亲人、朋友、老师身上去观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在人、事、物的观察和抒写角度越小巧,描写越细致,情感才会越真挚突出,

2、有了好的选材,要想写出内容丰富,情感真挚文章,则更离不开语言表达能力,要善于用描写、抒情、修辞等手法将人、事、物写得生动形象,细致可感。其写作方法技巧如下图所示:五、作文的结尾写法技巧一篇文章的好坏,结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尾决定着文章的结构是否严谨,中心是否突出,所以好的结尾要求,一要收束有力,不要拖泥带水,说一些和文章中心无关的内容,

二要总结全文,将全文集中表达的内容做最后的总结明确,让中心更加突出。三要意味深长,起到深化主题,引人思考的作用,最常见的结尾方法,就是和开头照应法,这种方法最好掌握,基本想好了开头,结尾也就70%确定了。具体例子如下图所示:其次,作文结尾的方法技巧还有“自然结束式”“总结点题式”“场景描绘式”等,具体解析和例子如下图所示:五、训练学生整体构思文章的能力,

每篇文章要想写得中心突出,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内容丰富,感情真挚,那么就需要整体构文的能力,不能想一句写一句,想一段写一段,没有整体感,也就是说,在写文章之前就要想好自己要表现怎样的写作中心,要通过哪些东西来表现这一中心,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开头结尾要怎么写才能突出点题、突出中心,中间段落要怎样承接才能使结构严谨,中心突出等等,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构思好全文,打好腹稿或者列好提纲,再动笔写,才能一气呵成,写出文气贯通的好文章来。

因此全文构思的能力就要靠“列提纲”的方法来训练,1、如何列作文提纲,方法如下图所示:写人记事作文的提纲举例如下图所示:综上所述,三年级入门作文如果能从文章开头、选材、材料的语言表达、结尾以及全文的结构安排等写作技巧入手来进行作文训练的话,相信学生一定可以写出更多佳作来。至于,三年级阅读理解相比于一二年级也有很大难度的提高,除了从原文中筛选答案信息,还涉及对文章重点字词的理解、对比喻、夸张、反问等修辞的表达效果的理解、对文章过渡段、中心句的把握,对文章段落或中心的概括等等,

具体考点及解题方法如下图所示:例如,三年级期末考试阅读理解题型分析:总之,对三年级孩子来说,由于自身知识面和阅历都比较有限,因此无论是写作文还是做阅读理解,首先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其次就是多加练习,在练习把技巧运用进去,从而打通思路,提高作文和阅读理解能力。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本文由小徐老师原创,期待大家的关注!,

3、小学阅读理解不错,但作文写不好,怎么办?

小学阅读理解不错,作文写不好,根本原因只有一个练习写作的时间太少了。写作文是一种实践的活动,与画画、写字是一个道理,达·芬奇成为画家前的画鸡蛋故事我们都非常熟悉,不断地在基本功上下功夫,坚持把鸡蛋画好。在写字上面,书圣王羲之坚持练习写字,久而久之用来洗砚的池子也被墨染黑,成为“墨池”,而我们孩子们写作文一周写多少篇呢?有没有坚持每天写日记、练笔呢?我接触到的孩子大多数都没有时间写作文,也很难坚持每天练习写日记,只有老师要求写作文的时候才拿出纸笔写作文。

给孩子写作文的建议:1、坚持每天写一篇小作文,内容题目自由发挥,写自己的事即可。2、写的时候一定要快速写,不要停顿,写作文就要全心全意地写,不能一会玩玩东一会玩玩西才写,要集中精力,一气呵成。3、写作的时候,会有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或画图表示,写作训练的是思维,不是正确还是错误,也不是好作文还是差作文,没有标准,只管写就行了。

4、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不是纯粹的把好词好句抄写在自己的本子上,而是要学会将这些词句用出来。去模仿好词好句的写法,写出自己的好词好句,5、五年级以上要学会写作文的构思。构思就是思考一篇作文如何写,从哪里写,文章的结构安排等,小结:小学生阅读理解不错,说明基础还是不错的,只要加强写作的训练,每天养成写作的习惯,对写作形成一种感觉,自然而然可以做到拿笔就写,慢慢再提升写作水平,用好字词,表达好个人思想。

4、有人说在语文中,阅读比作文重要,你认为呢?

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阅读比指导学生作文更重要,这是为什么呢?常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就是说阅读比作文更重要。在语文学科教材中的课文均选自名家名篇,对学习写作者不管从立意选材还是谋篇布局以及遣词造句都是习作者的绝好范文,对初学作文者是绝好的示范和指导,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巜桂林山水》,用总分总的结构,中间用分述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文章首尾照应”桂林山水甲天下”船在江中走,人在画中游”。

5、真的读书多,阅读就好吗,作文就好吗,语文就好吗?

我可以肯定地说“假的”,读书多,阅读、作文不一定好,语文也不一定好。我姑且认为题主说的“好”是指阅读题得分高,作文分数高和语文分数高,这个问题的起源是“读书”,我们就先说说“读书”。1、读书要看读什么书,我见到过不少爱读书的孩子成绩一踏糊涂,因为他们读的是网络玄幻、霸道总裁、腹黑美女、暴力打杀之类的书。

这些书籍让男孩迷恋暴力,让女孩沉溺爱情,总之都会想入非非,牵扯精力影响学习,读书要读名著、工具书等和学习相关的书,这样才能拓宽视野、提升文学素养,有助于成绩的提高。2、读书要看读的方式,虽说读分精读和略读,但不管那种方式,都要有所启迪,有所收获。要么是体会到人物的悲喜,要么是领悟到文章的主旨,要么是借鉴了行文的手法,要么是品鉴了精美的语言,

总之,读书不要只为了看热闹,只关注情节的曲折而不深入思考。不妨动动手,勾画圈点,批注留言,写写感悟,谈谈心得,日积月累会收获多多,假设这个孩子读的书和方法都符合我所说的条件,那这个孩子的阅读就一定好吗?未必!我所说的阅读,专指当下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理解。只能说多读书,可能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但不一定能让这个孩子在考试中得高分,

因为要想在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中拿到高分,不止要读书多,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也就是答题方法。而这需要学生经过训练,甚至是大量的训练进行强化,才能在考试中得高分,作文也是如此,我所说的作文,专指考场作文,考场作文不同于平时的写作,它时间短限定多,因其特殊性,在文体选择、开头结尾、段落设置等方面均不同于平时写作,也要经过训练,方能得到高分。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