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考作文关于道德的,怎样能得高分的问题,下面我来回答一下。就可以从钟南山抗疫的事迹,去写医者道德方面的事迹和对此的看法,也可以写自己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时,出现的有关道德方面的事迹和感想,一、2019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向、体裁、题目会是什么。
1、高考作文关于道德的,怎样能得高分呢?
谢邀,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对于高考作文关于道德的,怎样能得高分的问题,下面我来回答一下,首先,既然是关于道德方面的作文,就一定要观点鲜明,主旨明确。要知道师有师德,医有医德等方面道理德标准是什么样的,特别像今年特殊情况下,涌现出很多有道德的人和事。就可以从钟南山抗疫的事迹,去写医者道德方面的事迹和对此的看法,
也可以写疫情之下的护士、人民警察、社区志愿服务队等人在疫情期间关于道德方面的事情。从而引发正确的道德观念,其次,也可以写自己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时,出现的有关道德方面的事迹和感想。总之,就是不要偏离正确的道德观,要弘扬民族英雄、民族正气,号召全民在新时期争做有道理德的人,最后感情升华,点明主题即可。这样的写作方式是最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也是当前最火爆的,热度较高的,所以我认为比较容易得高分,
2、19年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向会是什么?
不知道怎么会收到这个邀请,作为一个都没有经历高考的裁缝师傅,要回答高考作文命题方向这类问题,有点盲人摸象的感觉。不过对这个话题还是很感兴趣,也就在这里班门弄斧一番,其实自女儿上高中后,都会看看高考的那些资讯和试题,关注得最多的肯定就是作文了。记得女儿2016年参加高考,当时全国卷1是根据一幅漫画写的材料作文,
女儿出考场就跟我说,这幅漫画的内容他们政治老师在课堂上就跟他们讨论过,所以看到这个作文题目,当时就感觉有话说,写起来得心应手。女儿高考语文考了135分,这个熟悉的作文题目应该算是加分不少,儿子高中在读,再过两年就要面临高考,高考一直是家庭谈话的主要话题,也经常跟家人一起讨论高考作文。记得2017年我在上海看到共享单车实在是太热门的话题,跟女儿说高考作文可能会出现“共享单车”这个话题,但女儿坚持说不太可能,因为她的理由是我长期生活在上海,看到的是局部现象,在中国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出现共享单车的,高考要照顾到全国学生,
但没想到那年作文题目真就有“共享单车”这个选项。因为问答这个问题,昨天还专门跟家人讨论了2019高考作文这个话题,我说5G这个话题可能会出现作文里面,毕竟中国在2G到4G都是跟随者,到5G时代要成为领跑者,这个意义非同小可。但女儿持反对意见,她说5G这个东西对于高中生来说太陌生,很难展开去描述,尤其对边远农村学生来说可能都不知道5G这个概念,
女儿说生态环保和绿色中国可能出现在作文里面,因为她看到官方媒体对环境污染,植树造林这方面的报道出现非常频繁。当然对于2019这个比较特殊的年份,叫考生谈谈九九归一的台湾,说说中国成立70年的巨变和大事也不是没有可能,其实去预测高考作文都不太可能靠谱,但高考作为一个国家级的考试,肯定还是带有点政治性的任务。
作为当代的高中生,多去了解过去一年的大国动态时事政治,多关心下与国家发展趋势高度相关的政策和事件,对一些热门话题和政治事件多多关注并用自身的思维去加以理解分析,做到有备无患,万一高考里面出现了你提前了解的那些资讯信息,也不至于无话可说的地步,即使高考没有派上用场,也丰富了自身,开拓了视野。裁缝方师傅在此祝各位考生在考场写作文都有下笔如有神的感觉,
3、2019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向、体裁、题目会是什么?高考高分作文的特点是什么?
一、2019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向、体裁、题目会是什么?1.每一年的高考都牵动亿万国人的心,又很快消失在风里。每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繁花似锦却又遵循底层规律,年年岁岁题不同,岁岁年年意相似。2019高考作文无法猜测,可根据考纲把握一二,就像猜测一个人的言行一样,只能从法律,道德,风俗习惯,个人特点去猜测一二,
所以不能花大把时间精力去研究高考作文命题,这样还不如努力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审题立意的方法。做好内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即使遇到极其陌生的题目也可有的放矢,2.高考作文题目就像一个人,遇到你熟悉的就好说话,陌生的就难开口。既然是人是作文题都会有基本的通性,比如:以小见大弘扬爱国情怀;立德树人提升道德品质;城市,农村,环境;社会重大事件与生活。
这些东西不是写作能力强就可以实现的,而是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深入体会,在实践中修养提升的,二、高考高分作文的特点时什么?1.书写工整漂亮,卷面整洁。书写是门面,清晰美观的字迹博得阅卷老师第一眼好感,2.结构完整,脉络清晰,内容饱满。作文看下来有清晰的内容纲要,写出虎头豹尾猪肚之感,不能华而不实,有头无尾,
4、2020高考作文你认为与什么有关?
我个人的观点2020高考作文会与“感动”这个话题有关。我们经历了新冠疫情,我们与武汉人民感同身受,这期间,发生了很多很多感人的事迹,例如:84岁的钟南山院士,逆行武汉,坚守防疫一线,李兰娟院士也自告奋勇,逆行武汉,奋战在抗疫一线。武汉,湖北是防控的重中之重,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在武汉封城之后,白衣战士执甲逆行,舍生忘死,全国340多支医疗队,4万两千多名白衣战士,奔赴湖北,武汉主战场。
他们同瘟魔做战,用自己的生命挽救同胞们的生命,中国建设者们仅仅用了十天左右的时间,就建起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又建起了许多方舱医院。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坚守一线,顽强不屈,筑起了一道严防疫情扩散的屏障,在这场抗疫战斗中,14亿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捐款捐物,尽自己的力量,出一份力,以实际行动为武汉加油。
武汉经历的76天,是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的生动写照,这期间有太多的人和事让我们感动。例如:快递小哥,免费为医护人员送饭菜,山东菜农,把自己地里最新最好的蔬菜,无私奉献给武汉人民,再如:白衣战士李文亮,不怕牺牲,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样的英雄事迹有很多很多。例如:全国人民是武汉的坚强后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