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如何应用于作文】(1)经常翻阅摘抄本,最好达到背诵程度;(2)平时写作文时,一定要翻阅摘抄本,必须将平时摘抄的好词佳句用上去。看到好的作文时,有时需要摘抄,但是抄写全文会很困难,这时,你可以有选择的摘抄,可以变化方式摘抄,一【如何摘抄】(1)每天一摘抄,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句要及时查字典、词典或网络,明白其意义及用法,以便是日后更好地应用于作文中。
1、日记,周记,摘抄,作文怎样取舍、结合?
你是想说,自己平时写了日记、周记,看书时看到好的词汇句段,也都记在了本子上,但是写作文的时候,却不知道怎样使用这些材料,对吗?真的!如果把写作文比喻成盖房子,那你平时积攒下来的这些日记也好,周记也好,摘抄也好,它们差不多就可以比作砖头、瓦块、石条,梁柱了砖头、瓦块、石条或者梁柱是需要的,但到底需要哪一块,什么颜色,什么质地,还得要看你盖什么房子,是大还是小?是前厅还是后院?是中式还是西式?就是说,你心里得先有个谱,有个草图,有个设计!——你见过人家建筑师有拍拍脑袋想一想,就指挥人家盖房子的吗?没有吧?如果有,那样盖出来的房子,只怕你也不敢住吧?所以呢,一样的!你在写作文之前也要先设计一下:它让你写什么呀?主题是什么呀?主题明确了之后,你再根据主题来组织材料。
打个比方说吧,比如让你写游记,你就得在脑海中搜索,自己都去过哪些景区呢?哪些好玩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是那儿的美景?还是那儿的美食?还是,旅游时遇到的什么人,发生的一些事呢?这个确定好了,你再来看,这次旅游,自己有没有在日记、周记里写过呀,写过呢,好办了!写过呢,就等于是已经盖了毛坯房了,接下来,装修装修就成了!怎么装修呢?看开头,开头明确主旨了吗?很快切题了没有?如果没有,提炼一下,简单,明确,快速入题,
然后呢?然后,你按自己确定的叙述顺序检修——分几个小节?简写什么?详写什么(简或详,都得根据你的主题来确定,对吧)?最后,检查结尾:收束的自然吗?与开头呼应了吗?升华了吗?至于你能不能用到摘抄里的词,或句子,那要看摘抄里的词或句与你写的作文契不契合,如果契合,或能一用,若是不契合,那就用不上了!关于好词好句好段的用法,我在头条文章《作文指导:小“导演”常犯的几个大错误》里讲解过了,要是有兴趣,你可以找来看看~~嗯,今天就到这里吧:)我是爱读书de荷佳,要是觉得我的讲解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并分享哦~~。
2、一般好的作文怎么摘抄比较好?
如果你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恭喜你,语文成绩一定会很优秀!看到好的作文时,有时需要摘抄,但是抄写全文会很困难,这时,你可以有选择的摘抄,可以变化方式摘抄。第一,摘抄好词、好句、好段,有选择的去摘抄,摘抄感觉新颖的词语,美妙的句子和精当的段落。只有积累丰富了,才能慢慢转化为己有,才能丰富自己的词汇语汇,
3、怎么权衡作文中摘抄的美句与自己写的内容占比?
看到这个题目,我首先想到的是著名作家,散文家梁衡先生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的五诀》。梁衡先生是一位散文大家,曾经担任过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有多篇散文入选中小学教科书,多部作品畅销于世,其写过的《数理化通俗演义》更是中国原创科普领域的经典之作,出版几十年,仍然畅销不衰,梁先生在文章中提到,要写好一篇文章,抛开内容不说,写作手法必须有变化。
而最常用的写作手法,无外乎:描写、叙事、抒情、议论和说理,而简单地说,叙事不拖沓,描写不单调,抒情不做作,说理不枯燥,文章就算是做好了。好文章不在摘抄与引用的多少而一篇好的作文,绝不是一种方法用得好,而是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比如情理兼备,议论与叙事结合。要叙中有情,情中有理,理中有议,议中有情,等等,
所以好的方法正如古人所说”文无定法“,关键是杂糅之术的运用如何了。对于梁先生的话,让人深以为然,而至于作文中摘抄的美句多少合适,比例多少,其实是无法以数量衡量的。如果文章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自己的原创内容再多,也成不了一篇好文章;如果形式呆板,缺少变化,旁征博引再多的美句,也是绣花枕头,草包肚子,没有人愿意看,
好文章是形事情理典兼备的那么,一篇好作文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就是要具备:形,事,情,理,典,五个要素。这即是梁衡先生所所说”文章五诀“,其中形,事,情,理,即是指写文章必不可少的景物,事件,情感,道理,四个方面的内容,又可指描写,叙事,抒情,议论这些写作上的内容。而这里的”典“就是指一些引用的内容了,既可以是一种名言警句的引用,也可以是古今中外相关的事例、典故。
而典无论在哪一类写作当中,无论叙事还是议论,抒情还是描写,都是需要的,引用与摘抄,要准确恰当我们再单说这个典字。它的基本释义是标准、法则,有典范,典型的意思,引经据典这个成语中的“经典”既是指一种权威性内容,又是强调了有极强的说服力。从这层意思解释开来,在写作文时,无论抒情与议论,皆可引经据典,引经据典,既是要求引用要恰当,准确,典型,能有力地证明文中所表达的内容。
但是如果引用不恰当,说理不准确,议论偏颇,则引用就变得毫无价值,甚至起相反作用了,讲到这里,道理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但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数字的话,著名编辑,“读库”创始人张立宪在他的书中曾经分享过自己年轻时的写作经验,他说自己年轻时文章中颇爱炫技,凡是文章必引经据典,有时候某种话明明是自己写的,觉得特别有道理时,也要强行安在某个名人身上,甚至有时候还会“创造”出一个名人句言。
比如德国作家比亚莱德斯曾经说过:“有一种人用眼睛与耳朵代替了大脑的思考,这是一种愚蠢到如动物一般的人类,”(这完全是我即兴编造的一句,绝无此人说过此话)。后来年纪渐长,写作也更趋成熟时,他对自己当年写作时的小聪明不再沾沾自喜,而是开始反思,并且说,在文章写作上,还是少引用比较好,如果一定要引,万不可超过三处,
4、写作文摘抄一些好句子有必要吗?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对于一名六年级学生而言,若想写好一篇作文,除了掌握文本架构和写作手法外,语言得体、优美也是不可或缺的!人的语言能力不是天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学习的,我们咿呀学语时,父母便教给我们简单的词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词汇越来越来,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强。作文中的词汇需要“书面语”,而我们平时讲话属于“口头语”,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这也是为什么学生平时讲话滔滔不绝,一到写作文就熄火的原因。我们的书面语到底从哪里来呢?穆老师分析如下:(1)电视上获得;(2)父母老师言传声教;(3)课本所学;(4)课外书籍获取;(5)报刊杂志,媒体网络;不论哪种途径获得,用摘抄本摘抄句子还是很不错的方法,
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该如何摘抄好词佳句呢?又该如何去应用呢?且听穆老师为大家做详细解析。一【如何摘抄】(1)每天一摘抄,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句要及时查字典、词典或网络,明白其意义及用法,以便是日后更好地应用于作文中,(2)所摘抄词汇一定要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万不可摘抄一些污言秽语或不合时宜的网络用语,(3)一定要从经典名著中去摘抄,一则保证其质量;二来“出生名门”,有底气。
(4)摘抄的同时,最好在书本上进行“评论注解”或写上简单的“心得体会”,二【如何应用于作文】(1)经常翻阅摘抄本,最好达到背诵程度;(2)平时写作文时,一定要翻阅摘抄本,必须将平时摘抄的好词佳句用上去。(初期,不论是否切合,即便牵强,也要用上去,时间久了,自然就会用了)(3)一定要去掉平时作文不查资料的旧观念,否则不会有进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