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与做人有关系吗,有的孩子为什么害怕写作文

若问现在的语文考试中作文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你看书,看到一个好的篇段,好的比喻句,好的拟人句,好的排比句,这时候你一定觉得人家写的好,做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宽广的襟怀,我认为,做人与作文密切相关,有时甚至是和谐统一的,最简单有效的写作思维培养模式,应结合孩子们最熟悉的生活着手,让孩子们带着深刻的生活体验感进入写作思维的培养。

1、有的孩子为什么害怕写作文?成功作文,成功做人,作文与做人有关系吗?

很多孩子怕写作文,大多的是因为不留心、不爱看书、不喜欢读背、不注意平时的积累,导致语言匮乏,词不达意,或者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事实上,只要平时多读书、多背优秀作文和诗词名句、多写日记多做读书笔记,慢慢的丰富积累,作文水平自然就会很快提高,我认为,做人与作文密切相关,有时甚至是和谐统一的。具体说来,两者的关系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怎么做人,

很多古书,记载一些老祖宗的话,对我们很有启迪。很多古话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与人相处的时候对人要很和蔼,做任何事时,我们不要左右为难、拖拖拉拉、犹豫不决,该下决心就要下决心。不要把名利看得太重,看淡得失意,“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第二、逆境、顺境看襟怀。有的人身处顺境的时候洋洋自得,一遇到逆境到来就怨天尤人、是捶胸顿足,甚至嚎啕大哭,

做人,要有襟怀,襟怀坦白。不要只看眼前,目光短浅,第三、临喜临怒看涵养,要做到做到“大喜临门不张扬,无故加之而不怒”。做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宽广的襟怀,凡事看开看淡,上帝为我们关上门的同时,一定帮我们打开一扇窗。第四、和谐相处,团结一致,在跟大家一起相处时,不要额外一条筋,要搞好团结。显然,在做人方面达到高境界,我们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2、怎么消除写作文的恐惧感?

谢谢!你很喜欢看书看文章,是个好习惯,但是你把读书和写文章分开来不对,你要学以致用。如:你看书,看到一个好的篇段,好的比喻句,好的拟人句,好的排比句,这时候你一定觉得人家写的好,你就应该拿起笔把它记下来,在写作时就变成你自己的语言用在作文中。你光看不行,要善于记,要学着运用,平时要多观察,观察人和事,你之所以面对题目无话可说,就是你脑子空空,没有东西可写。

3、造成学生怕写作文的因素有哪些?

造成学生怕写作文的根源主要在于我们的语文教学体系有问题,围绕这个问题核心,再去查找学生怕写作文的因素就不难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写作思维的培养从一年级开始就被严重忽视,写作偏离了正常生活,由于写作是一个长期培养,且渐进性发展的过程,如果把写作当成是课堂教学任务,而不培养孩子们写作思维,自然无法激发孩子乐于写作的兴趣。

就拿小学一年级开始的看图写话来说吧,如果孩子们视觉观察力和想象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孩子眼中无景物,心中不无情感,想像力自然就无法得激发,最简单有效的写作思维培养模式,应结合孩子们最熟悉的生活着手,让孩子们带着深刻的生活体验感进入写作思维的培养。第二,写作语言的培养严重被忽视,孩子们普遍对口语和书面语混淆不清,

我记得我上初二时,才开始学习汉语语法,那时才真正理解何为书面语。而在此之前小学(我们那时小学5年)到初一,这6年时间里,其实都在大量应用口语来写作文,口语没有规范的语法规则,语言逻辑性不强,如果在写作中经常应用,会使孩子们写作语言一直得不到提升。从现状来看,很多孩子到了初中阶段仍写不出像样作文源于书面语语法没有得到正规的培养和训练,

第三,为考试而学习写作文,几乎让教学流于形式,而无法让学生真正喜欢写作。若问现在的语文考试中作文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可能很多人一时半会说不出来,在我看来,字数的限制就是最大的问题,我观察过很多孩子,不管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都在为凑字数而写作文。考试作文太讲究形式和结构了,把孩子们的想像力都给框死了,如果没有字数限制,没有结构的限制,孩子们写作就能获得很大的自由空间。

如果语文写作教学重点改革这块,可能会对写作会有突破,第四,没了真正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鉴赏就会缺失,语言审美观无从建立。在学校语文教学中,由于课程设计一直倾向于照本宣科,根本没有专门成体系化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鉴赏、阅读审美、阅读与想像力的拓展内容设计,看看一本又一本语文课本在不停地学,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让语文学习提升到一定质量水平,最多也就增加了识字量罢了。

从很多学生的写作语言应用情况来看,由于少了丰富的阅读兴趣,结果导致年轻越高阅读量越小,没有了兴趣支撑的阅读,最后使写作成了无水之源,结束语:大语文时代已经来临,如果不从根本上改革语文课的教学设计,仍然按目前的思路进行,恐怕很难让学生在语文写作方面有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只有全面改革语文写作教学,让语文老师擅长写作,才有可能成为好的写作老师。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