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学生发现西游记漏洞,小学生该怎么积累作文素材

《西游记》境界极高可惜大多数人都没看懂吴承恩在《西游记》开篇写到“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意思就是“要想知道人生的真谛,那就必须看西游记”。自己做过的每一件事,都有可能用到作文里,都是作文的备用材料,小学生发现的这个漏洞,估计让很多《西游记》自媒体人大跌眼镜,没想到这个漏洞居然这么低级。

1、小学生该怎么积累作文素材?

作文是用一些语言材料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做法和情感体验,正如盖房子那样,用砖、瓦、钢筋、水泥等材料盖出一座自己想盖的房子。没有足够的材料写不出丰满的作文,那作文的材料从何而来呢?只要留心,身边到处都是作文的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第一类是听到的。比如成语、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家长、老师、同学等说过的有意思的话语,从游戏、动画、电视里听到的精妙句子等,

第二类是看到的。比如从书报杂志上看到的,从电视电脑上看到的,从家里、街道、学校、郊外等地方看到的,凡是能引起注意和思考的,都有可能用到以后的作文里,第三类是做到的。自己做过的每一件事,都有可能用到作文里,都是作文的备用材料,第四类是想到的。比如看了一篇童话,想到了什么,看了一集动画片,又想到了什么等等,

2、对于小学生发现西游记漏洞,你怎么看?

这个所谓漏洞,在大人的世界是常识。类似的问题在《西游记》中比比皆是,比如说,为何唐僧师徒无论都到哪里,都没有语言障碍?难道唐僧是语言大师,精通数十国语言?不仅如此,所有各国百姓,甚至是个路边农夫,一个个都是语言大师,因为他们都能听懂唐长老的大唐话。比如说,无论是哪一国,那一朝的大殿基本都是金銮殿,银銮殿,各座宫殿名称大体都相似,比如说,各国的官职大体都一样,女儿国的最高官员也叫做太师,也叫做丞相,

几每个国家都有州府郡县官员,朝廷都有六部就连“锦衣卫”这个明朝特有的词,都穿越到了祭赛国。对于类似的问题,成人们也会注意到,并大都会接受,毕竟小说作者人生阅历有限。何况《西游记》本就不是历史,而是一部神话小说,用这部小说中去求证,对比中外食谱,多少有点缘木求鱼,强人所难的味道。

3、《西游记》到底写的是什么?

《西游记》境界极高可惜大多数人都没看懂吴承恩在《西游记》开篇写到“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意思就是“要想知道人生的真谛,那就必须看西游记”,可惜,看懂《西游记》的人实在太少!有人说,当你有一天真正读懂了《西游记》,你也就懂得了世间所有苦难的真谛,也就懂得了整个人生的真谛!小孩子是根本读不懂西游记的。

个人认为,《西游记》可排在四大名著之首!而且它还是世间最伟大的一部成功学!看似是打妖怪的故事,其实是告诉人们如何战胜心魔的成功学,吴承恩通过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引领我们在人生路上不断地去克服内心、战胜心魔,最终取得真经、成就人生。《西游记》中,孙、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这师徒五人只是一个人!孙是人的心,唐僧是人的身,猪八戒是人的情欲,沙和尚是人的本性,白龙马是人的意志力,

孙是斜月三星洞中菩提祖师的弟子,“斜月三星”就是个心字(斜月不就是那一勾吗?三星不就是那三点吗?),所以孙是心的弟子,也是心。这一颗骚动不安的心,于天堂地狱善恶之间自由穿梭,《楞严经》上说心有七十二相,也就有72变,世人的心非常善变,瞬息间七十二变。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黄帝八十一难经》上说“人昼夜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所以金箍棒是气,

什么东西能够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大能通天,小之则如绣花针呢?不就是人的气度吗?炼心能使人的心眼明亮,灼亮心眼,所以八卦炉烧不死反而能让孙炼成火眼金睛(的眼睛明亮了,象征着心眼明亮了)。孙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五行山压住,象征着世俗世界的金木水火土那样强大地压住了那颗上天入地的心。

五行山也象征着佛学中的“贪、嗔、痴、慢、疑”,佛祖说这五个字概括了一切人的身行心念,即便是孙,依旧逃不出这五个字,闹天宫时的孙正是被这五毒所困。现实中,又有多少佛门弟子,自以为有所悟,精心力修“戒、定、慧”,到头来依旧不离“贪、嗔、痴”,只因不了解“贪、嗔、痴”的本质,五行山后为两界山,过了这一山,曾经那颗骚动不安的心终于跳出三界了。

孙一个筋斗就十万八千里,正好是灵山的距离,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灵山再远也就是心的一个念头就到了!善恶只在一念之间,一念就可成佛,一念也可成魔,师徒五人在西天路上打妖怪,其实指的就是一个人在人生路上除心魔,取经就是一个修心的过程。真正的灵山,就在我们的心中,这也就是孙常常对唐僧说的那句话:“只要你见性志成,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还有唐僧刚开始踏上取经路时,乌巢禅师传授他一部《心经》,并且也对他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但是唐僧听不懂啥意思,最后直到抵达灵山,由孙点醒了他之后,他才明白,因为要靠心来点醒自己,才能明白,而且那时候心魔全都除掉了,也就领悟了。“定心真言”紧箍咒能定心、约束心,让心疼了又疼,收伏之后,也就归正了那颗七十二变的心。孙一上路就打死了六个强盗,在原著中,六个强盗的名字分别是“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身本忧、意见欲”,这就是六根,

孙打死了六根,说明六根清净乃取经之本。白龙马是意志力,人的意志起初就像野马,只有确定了前进的目标,才能专心专意的取得真经,收伏小白龙,达到心意合一,只要心意合一,志向坚定,没有到不了的西天。后来又收了八戒和沙僧,“身、心、情、性、意”这个最完美的团队就组成了,西天路上,化斋前经常在地上划一个圈,这是心给人定的界限,但人的身体(唐僧)总是会被欲望(猪八戒)牵着走!于是人(师徒几个)就容易离开内心()设定的界限(划的圈),于是一出界限便遇上种种心魔(妖怪)。

心()引领着人(师徒几个)不断前进,一路上降妖,说的就是心去降心魔,西天路上的每一个妖怪都是有含义的!所有的妖怪全都是一个比喻!全都是心魔的幻化。每一个妖怪所代表的都是世间那些牵绊人的东西,都是一个人自己的心魔!西天取经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去除心魔的过程,师徒五人在取经路上不断的去除妖怪,指的就是一个人在人生路上不断的战胜心魔!例如,黑熊怪是心魔,的嗔念使他催火烧了观音禅院,于是出现了阻碍他成佛的心魔,于是黑熊怪就来了。

牛魔王也是心魔所变,红孩儿、牛魔王、火焰山都是心头上的火焰,牛魔王与为结拜兄弟,又势均力敌,所以发火就是自己跟自己较劲。火焰山形成原因是早年孙踢下一块火砖,火焰山大火正是出八卦炉后为出一口恶气而放的,到头来却烧伤了自己,火焰山这一难是由孙早年顽空之心所生,所以说“牛王本是心猿变”,要“打破顽空参佛面”,在这里孙剪除了顽空之心。

红孩儿象征着仇恨之火,一个人活在仇恨中,到头来只会烧伤自己的心(红孩儿烧伤了),此外,红孩儿还象征着“赤子”,我们要保住赤子之心。“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在人生路上保住赤子之心,不要被自己的“三昧真火”烧毁了,要保住那份童心(赤子被菩萨保住了),黄风怪会吹三昧神风,他代表社会风气,社会风气能使人心()迷失方向。

白骨精的三个形象分别代表了一个人的情、爱、欲,心将它们全部打死,说明在人生的路上我们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爱、欲,不要让其成为我们前进的障碍,此外,白骨精也象征人皮面具,人皮面具(白骨精)能引出人的本能欲望(所以猪八戒开始挑拨离间),使人迷失了自己的内心(所以唐僧把孙赶走了),人总是会被世间种种美丽表象所迷。

金钱(金角大王、银角大王)能把人心捆住、封住,难以逃脱,作者将这个道理比喻成了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用幌金绳把孙捆住了,用紫金葫芦把孙封住了。后面在小西天,冒充佛祖的那个黄眉怪用金铙把孙封住了,金铙这个法宝也象征金钱,金钱能把心困住,七个蜘蛛精代表人的七情六欲,七情六欲就像蜘蛛结的网一样,能把人困住。

世人因思(丝)生情,被情丝缠绕,蜈蚣精身上有千只眼睛,乃是人眼所见的各种物质欲望的象征。蝎子精代表美色,美色就像蝎子一样会勾人,所以师徒几个都敌不过她,真假美猴王,一个真心向佛的击败了一个不真心向佛的,其实是自己的两种意志互斗,是一个人的两颗心。书中很明确的说到这一难是由师徒四人的心魔所生,孙的“神狂之心”,唐僧不辨真假的“道昧之心”,猪八戒沙僧不肯说情的“嫉妒之心”,师徒师兄弟之间的“猜忌之心”,

生出了“二心”,就必须除掉第二颗心,只有打消二心,一心一意,才能取得成功!所以假孙被打死了,师徒几人才得以继续上路。在比丘国,鹿精要吃一千个小孩的心,象征“多心”,孙变做假唐僧,比喻这时的唐僧和合二为一,他剖开自己的肚皮滚出了一堆心来,也是象征“多心”。我们常说“心头鹿撞”,人有“二心”就会生出灾祸,更何况这多心,

收服了这个鹿精,心头也就没有鹿撞,“多心”就会变成“一心”,只有一心一意才能成功。三兄弟好为人师,在玉华州收了国王的三个儿子为徒弟,教他们习武,好为人师,不谦虚,因此惹出一窝狮子精。狮者,师也,九灵元圣是西天路上最厉害的妖怪之一,是一只九头狮子,可妙擒孙。九头狮子象征“九思”,孔子曰:“君子有九思,

”,一个人如果做到了九思就可以成圣,九思成圣,所以叫九灵元圣。九思分别指的是:1)视思明:当我们看事物时,要看清事物的真相,不要被事物的假像所蒙蔽,2)耳思聪:如果我们能管住我们的耳朵,辨别出真假是非,那我们将不再被外物所伤。3)色思温:色代表情绪,温代表喜怒哀乐皆不发,成大事,情绪控制要达到喜怒哀乐皆不发。

4)貌思恭:貌代表形为,恭代表恭敬心,做任何事都应有一份恭敬心去对待,5)言思忠:言代表言语,此句意为不说谎话。6)事思敬:敬代表全力以赴,做任何事都应全心全意的去做,7)疑思问:“君子不耻下问”就为此理。8)忿思难:忿代表忿忿不平,生气的时候要想到后果灾难,不可以意气用事,当我们遇到别人对自己发火时,也应该换位思考一下他的难处,可能就不再生气了。

9)见得思义:君子看到的都是义,小人看到的都是利,无论别人给予了我们多少,我们都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做到了这九思,就可成圣了,孙代表的只是世人之心,怎么可能打得过已成圣的九灵元圣?师徒在寇员外家里借宿,遭遇打劫,寇员外被强盗打死,唐僧被冤枉入狱。寇员外姓寇而被寇,唐僧求道而得盗,因为善恶不过是一念间,

最后的玉兔精,真假公主,求真去假之后,离真理也就不远了。对唐僧师徒而言,历经磨难,去除了一路上的妖魔鬼怪,终于到达灵山了,也就成佛了,对一个人而言,克服了自身的种种习气,魔障消灭,即见灵山。最后心(孙)被封为斗战圣佛,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只要懂得约束自己的内心,终可成功,身体(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做人要心身合一,才能得真经。

情欲(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情欲是戒不掉的,所以最终只被封为使者,本性(沙和尚)被封为金身罗汉,因为本性像金一样珍贵。意志力(白龙马)被封为八部天龙护法,我们要时刻捍卫自己的意念,所以被封为护法,至于书中那些形形色色的国家里所发生的荒诞怪事则是对当时社会的辛辣讽刺。狮驼城是一个巨大的妖精王国,也是黑暗时代的一个巨大折射,

最后佛祖之所以给师徒无字经,是因为无字经才是真经,无字经的“经”是“经历”的意思,这一路上的“经历”才是更重要的“经”,远远胜过那些个文字。一个人,若在经历世间一切事之后,依然能保持一颗真心,即使未到西天,而心中早已成佛,坚定不移,寓为金刚,既然心已成金刚,那么心头(的头)上的金刚箍便不必存在了。

——延伸阅读——《西游记》中你未必知道的18个细节1混世猴王孙,身高只有一米三孙在《西游记》原著里的长相实在不好,身高不满四尺,明代的一市尺大约是32cm,也就是说身高在1.3m左右。混世魔王曾嘲笑孙:\

佛之经典,正为《金刚经》,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读同一段文字,他的体会是不一样的。比如《西游记》,同一个人在几岁时读和二十几岁读,他的体会是完全不同的!再过二十年再读,体会又会不同!作者吴承恩在开篇写到“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意思就是“要想知道人生的真谛,那就必须看西游记!”,可惜,看懂《西游记》的人实在太少。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