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的问题中所谓“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这句话的含义,我作为孩子的父亲是这样理解的。作为父母,一方面要注重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目标方向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但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孩子战胜困难和积极努力的毅力,如果作为家长只知一味地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而不让孩子努力学习、勤奋刻苦的话,那么对孩子却是有害的。
1、没有伞的孩子才会努力奔跑”,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简答:我认为这句话说的非常正确。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远的我不了解,就说我身边的事情吧,一、78年回城工作,我被分配到建筑公司木材加工厂做建筑门窗工作。94年分配住房时,和一个单位的一对夫妻分在同一个单元,我住四楼,那对夫妇住在二楼,这对夫妇文化水平不高,老实巴交的,他们都是从农村来的“亦工亦农,”后来转正为城镇工人。
男的在厂里做木材检尺,女的在带锯上做摇尺,都是工人身份,膝下有一双儿女。我只有一个独生女孩,那个男孩比我闺女大4岁,女孩大两岁,有时上楼路过他们家门口就听到俩口子这么教育孩子:好好学,将来考上大学,就能改变你们的命运和身份了,不然一辈子就像我们一样出憨力每次都如此。二、说来这俩个孩子也非常争气,先后都考入了国家名牌大学,后来还读了研,两个孩子毕业后,分别被国家科研和教育部门录用,男孩被分配到酒泉、女孩留在枣庄学院任教,
再看看我们几个家庭的孩子(我们那个单元都是科级干部,就属他们俩人是工人)没有一个考上大学的三、由此我才想起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早起的鸟儿有食吃,”这句至理名言。当然,凡事都不能太绝对,都不能用一个尺度来衡量,但是,有伞的总比没伞的要好的多,充当自己孩子的伞,有的时候能起到好作用,有时候也能起到负作用,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2、为人父母,你如何看待“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这句话?
答:题主的问题中所谓“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这句话的含义,我作为孩子的父亲是这样理解的:努力拼搏路一程,风雨之后见彩虹,无伞虽然和泪雨,岂知今后非蛟龙。目标方向须坚定,跪地求佛一粒虫,且看我的分析回答。一、努力拼搏路一程,风雨之后见彩虹,作为孩子的父母,我非常赞同孩子在学生时代就能够”努力奋斗,拼搏向前“的意义。
“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这句话字面上的含义是,如果一个孩子行走在雨路上,如果自己没有伞照着,那么为了少被雨水淋湿,就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奔跑改变这一切,其实,这句话只是一个比喻,比喻孩子如果家庭条件不如别人,没有一个富足优越的家庭,没有一个能够为自己提供充足生活保障的父母,那么就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学习的艰辛路程,而且还要学会努力奔跑着向前,这本身就是对那些生活条件不好的学生的一种励志。
是的,条件好与不好,青年时代就应该努力向前,积极进取的,如果家庭条件不好,再不努力的话,改变命运又从何谈起啊。说到这里,我儿子现在的同学,听他说有一个是孤儿,就连他所有上大学的生活费,都要靠自己勤工俭学挣来,比如这个孩子会在学校打零工,帮家庭好一点的孩子送外卖等,总之一切能挣钱的办法,他都会想到,而且学习上也很努力,整个年级段的孩子中,每一次考核成绩都名列前茅,这就是身边实实在在的“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的例子,
这正是:努力拼搏路一程,风雨之后见彩虹。零工挣钱赚学费,成绩第一禀异同,二、无伞虽然和泪雨,岂知今后非蛟龙。作为孩子的父母,我更能体会到家庭条件不富足,让孩子学习生活所受到的艰辛和不易,现在孩子念书,学费需要钱,生活费也需要钱,就连来回的路费也需要钱,那么孩子如果没有足够的钱款作为保障的话,孩子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势必会受到严重影响,如果理解到这一层,作为父母如果不能满足孩子的正常需求,心里也会滴血一样的痛。
是的,如果在寒冷饥饿交加的暴雨中,再怎么奔跑的孩子,内心也是痛的,他外在的表现也是泪和雨下,但这又是家庭条件好的父母不忍心让孩子痛心体验的,但是如果在这种背景下长大的孩子,一旦坚强地迈向成功,那么这种孩子的成就也必将是非凡的,恶劣的环境,能够把孩子锻炼得坚强;悲惨的童年,能够让孩子珍惜一切的不易;不进则退的现实,能够让孩子深知努力的意义。
说到这里,我还是想说一下我读高中时的一个同学,他也是一个孤儿,曾跟着哥嫂讨生活,曾因家庭条件不好,辍过学,收过废铁,卖过蒸馒头,最后靠着自己做这样的小买卖挣来的钱,重返了学堂,考上了重点高中,考上了七八十年代的好大学,最后被分配到北京工作,现在同学中数他发展得最好,这不也是“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的又一个例证么?这正是:无伞虽然和泪雨,岂知今后非蛟龙。
先苦后甜自然律,一路奔来山几重,三、目标方向须坚定,跪地求佛一粒虫。作为孩子的父母,我更加理解孩子目标和方向的重要性,更加知道在成功的道路上,谁也帮不了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的道理,所以作为父母,一方面要注重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目标方向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但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孩子战胜困难和积极努力的毅力,如果作为家长只知一味地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而不让孩子努力学习、勤奋刻苦的话,那么对孩子却是有害的。
学习的问题,说到底又是孩子自己的问题,不去刻苦,不去认真钻研,成绩靠向别人求是求不来的,说到这里,我也有一个反面的例子,给大家讲一下。记得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同班有一个余姓同学,他的父亲是一名转业干部,被安排到县城公安局工作,家庭条件非常优越,在那个年代人家衣着讲究,各种随带小吃令人艳羡,但他是一个非常不用功学习的学生,而且仗着其父亲的威力,到处与同学打架生事,最后在上高中的时候,因为打架被送进了监狱,到如今天他的父亲早已退休病逝,他本人也没有什么工作,现在看来同学中还是他混得最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