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导初一学生写作文,家长该如何引导三

【2】言传身教法(家庭生活)家庭生活素材是最容易引导孩子的,也是最难引导孩子的。引导孩子观察社会生活,并及时说出心中感悟,“写一个人的作文,一般的思路是,一般而言,先不要急于让孩子动笔,写作前先与孩子聊作文。

1、该如何引导初学作文的孩子写出好的作文?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作文起步都显得束手无策,不少家长为孩子购买大量的辅导书籍、范文读本,要求孩子朗读、背诵,然后去模仿写作。当然,模仿是最初的学习形式,但如果过于放大化,就会限制孩子的思维和想象,会限制孩子的思想和情感,写出来的作文看起来貌似有模有样,繁华似锦,但实则千篇一律,内容空洞,情感虚化,并非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甚至还会把孩子引向胡编乱造,虚发情感,无病呻吟的泥潭。

长此以往,孩子很难逃离这种模仿和范文的阴影,很难形成独立的思考和表达,对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作文要求太高,急功急利,打破孩子成长发展的自然规律,要求孩子写出高于自身认知水平的作文来,这显然是揠苗助长的行为,也是不可取的。孩子初学写作,就犹如初学走路一样,一般都要经历一个歪歪扭扭,跌倒站起的过程,

这个阶段就需要老师、家长搭一把手。作文起步,最难的是不知道改写什么,其次,才是怎么去写的问题,因此,家长首先要帮孩子确定写什么,然后再帮孩子建立写作的条理和层次,即: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一般孩子初学写作都先学习写记叙文,孩子只要能把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叙述完整,思路清晰、顺畅即可。

一般而言,先不要急于让孩子动笔,写作前先与孩子聊作文,引导他确定要写的内容和目标,然后再建立写作的条理。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题为《***样的爸爸(妈妈)》我问儿子:“你打算写爸爸还是写妈妈?”他想了一会:“写爸爸,”“那你准备写什么样的爸爸?”他想了很久,摇头不语。我说:“咱先把要写的内容和目标定下来,爸给你一些词你来参考,比如,善良、勤劳、勤奋、辛苦、温和、大度等等,

”他思考了一阵说:“我写‘辛苦的爸爸’。”“那么怎么写呢?”他想了很久,摇头表示不知道,我说,“既然是写爸爸的作文,那就先写爸爸的外貌特征,让别人对爸爸有一个初步印象;再讲明爸爸的辛苦;接下来写爸爸为什么辛苦,哪些事体现了爸爸的辛苦?最后再写爸爸对你的爱与感情,你对爸爸的爱与感情。”他在草稿本上写:“1.外貌特征;2.爸爸的辛苦;3.哪些事体现了爸爸辛苦;4.爸爸对我的爱,我爱爸爸,

”我帮他总结:“写一个人的作文,一般的思路是:先写这个人是谁,和你什么关系?再写,这个人的外貌特征。其次,写能表现这个人某种品质的一件或几件事,最后,写这个人对你的影响,你对这个人的情感。一般至少写四段,事件多就要多分段,一件事写一段,”还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观察日记。我和他聊,“咱家的鹦鹉你写过了,花你也写过了,那这篇观察日记写什么呢?”他摇一摇头,嘟起嘴:“不知道,

”我说:“你四处找找看能不能找到可写的对象,比如,室内某件物品,窗外某种风景。”他观察了很久,说,“我写冬天的洛河,”我家窗外正好可以看见洛河,而且窗户正对洛河上的过水桥。我说:“非常好,这个对象找得好,那怎么写呢?”他不知道,我说,“你到窗口去仔细观察洛河,看冬日洛河有什样的特征,它的形态、颜色、声音,以及周围的景色(远处的、近处的),再回忆一下夏季洛河的特征(水流、颜色、声音、周围景物),想一想自己到底喜欢冬日的洛河,还是夏季的洛河。

”他在草稿上写“1.冬日的洛河非常美丽,我爱冬日的洛河;2.洛河水流、颜色、声音;3.洛河周围的景物,近景、远景;4.夏日的洛河是什么样的;5.我更爱冬日的洛河,只要留心观察,我们身边处处都是美景,”我不得不承认这个提纲非常棒,这足以说明在他的脑海里能确立写作的对象,能建立起写作的条理和层次,写作起来当然就不再那么的困难。

我帮他总结:“写风景的作文,一般先写这是什么季节,在什么地方;再写,这个地方有哪些景物;其次,写这个地方景物有什么特点(观察顺序一般为: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由左及右,由东到西等)”最后,写你自己的感受,在孩子的头脑中确定写作的对象和内容,建立起写作的条理,写作就不再是一件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事了。当然,要想真正写好作文,只做这些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真正的写作能力,并不在于这些条条框框,而是要具备较深的文化底蕴,文字功底,知识储备,洞察力,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和价值观等,这些都与后天的学习、大量阅读、积累和反复练习分不开,但都是后话。对于初学写作的孩子来说,就犹如学习走路,我们要给他们一个学步车,或者一只手,等到他们能独立时再放手让其行走,这就自然而然了,

因此,在孩子初学写作时,我们要引导孩子观察生活,积累字、词、句、片和素材,帮孩子从素材中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形成写作的条理,打好写作的根基,为以后写作奠定基础。还要特别强调一点,孩子初学写作很难写出来像样的文章,就连把话写通顺都很难,更别说构思、表达、思想、情感等更高的要求,但无论如何,这个阶段我们都要小心呵护他们的写作兴趣。

2、面对三年级的孩子,家长们是怎么进行作文写作引导的?

三年级孩子一般要求写记叙文,300字左右,做到文通字顺,表达清楚就好,三年级是写作训练的起始阶段,让孩子敢写、爱写比写好更重要。要想让三年级写作基础较差的孩子爱上写作,家长的课外功非常重要,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家长要帮助孩子积累素材、发现写作亮点,让孩子遇到题目有话可说、有事可讲。比如,像我的同桌、开学第一天、我**的人等作文题,都是初涉记叙文会接触到的题材,

对于这类题材,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与孩子多交流,多提醒。比如开学第一天,回到家里后家长可以让孩子讲一讲一天的感受,一天里好玩的或者印象深刻的事情,当孩子提到相关问题时,可以提醒孩子:这是多好的写作素材呀!提醒之后,在围绕相关话题进行深入交谈,相信孩子在未来写作中一定会派上用场,三年级写不好作文,一个是积累不够,没有足够的阅读量,没有丰富的词汇,有想法写不出来;一个是观察不够,孩子不懂得观察生活,不思考问题,经历了也没有感受,就是所谓的“空心”。

比如有些孩子旅行归来就记得吃啥了,而对于旅途见闻却没有思考和感受;一个是思考不够,三年级学生还没有深入思考的能力,但比较、观察还是非常必要的,要培养孩子看待事物的方式方法,引导孩子思考问题,也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爱多脑的孩子写作才会有深度,针对上面提到的“三个”方面,家长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找到了: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这些都是为写作打基础的功夫积累。

3、怎样引导初一学生写作文?

《谢邀》初一年级的学生在写作上,应首先懂得写每一篇文章的体裁,这才是重中之重,初中生的写作不能停留在记叙文的写作上,以议论文或夹敘夹议为主。为了写好文章,按事件的发展,拟好一个提纲,按照提纲的顺序去写,这样就能做到心中有数,题主应是一个老师,要求学生多阅读中学生习作选,为学生讲解写作上的技巧。怎样描写风景、刻划人物及事件描写的按排,

4、如何引导孩子用生活中的素材写作文?

欢迎您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问题概述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巧妇做饭,倘若无米,焉能成炊?作文亦如此!学生写作文,如果没有素材,如何成文?即便有素材,如果素材质量差,素材运用不当,依旧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素材质量差是什么意思?为何学生会素材运用不当?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带着这些疑惑,我们接着往下看!老穆解析针对上述问题,穆老师分析如下:【1】素材老套陈旧例如,写母爱就写夜雨背“我”去医院;写挫折就写考试没考好;写尝试就写学自行车摔倒的经历【2】素材胡编乱造有的学生写作文,素材完全是自己“想象”出来的,不符合事件发展逻辑,更无真情实感可言,这样的作文有何意义?【3】所选素材与作文主题不合有了素材不代表就能写出好文章,素材与主题完美契合才算是好作文!【4】素材脱离生活实际有的学生选材总是脱离生活实际,往往根据书籍或电视上看到的进行改编,缺乏生活根基,这样的素材让阅卷老师看了,岂不叫人生烦?老穆支招为了防止素材造假、脱离实际,也为了保证素材质量、真实可信,我们不妨从生活中去寻找作文素材。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学生生活”的概念,从文学角度来讲,学生生活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千万不要将其狭义化哦!那么,作为家长或老师,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用生活中的素材写作文呢?穆老师给出如下建议:【1】询问引导法(学校生活)a.今天在学校,有哪些有趣的事发生呀?b.课堂表现如何?有没有被表扬?c.课间活动精彩吗?d.和同学之间相处的如何?【2】言传身教法(家庭生活)家庭生活素材是最容易引导孩子的,也是最难引导孩子的。

此话怎讲?家庭生活,父母和孩子都在一起,共同经历,父母最容易指导孩子,有参与感,所以说最容易引导!勤劳有爱的父母还好,如果遇到懒父母,在家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偶尔还吵吵架,冲孩子发脾气,试问,这样的父母拿什么家庭生活素材来引导孩子?所以说最难引导!穆老师给大家罗列一下家庭生活素材,如下:a.厨房辛事b.餐桌乐事c.书桌关爱d.家庭一角e.家庭活动f.长辈关爱【3】提醒点拨法(社会生活)双休日或节假日,父母常带着孩子出去游玩,这是个积累素材的好机会,可千万不要错过!引导孩子观察社会生活,并及时说出心中感悟!当你看到如下人、事、场景时,一定要让孩子注意观察,让其成为作文中的素材,

a.卖煎饼大妈;b.小饭馆老大爷;c.小区保安;d.辛劳的环卫工人;e.捡破烂老爷爷;f.修自行车老大爷;g.烤红薯大叔;h.可怜的乞丐;i.烤羊肉串大叔;j.街市商场趣事;k.公交车/地铁有素材价值之事不论你采用何种方式去引导,请记住一点:多一点耐心,少一分烦躁!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你们清楚了吗?记得学以致用并教给你们的孩子哦!希望穆老师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5、家长该如何引导三、四年级的孩子写好作文?

Hello亲爱的宝爸宝妈,蜜桃姐姐来咯!在三年级,学生们每天都要进行读写,他们也开始在不同的学科之间建立联系。例如,数学是与艺术有什么样的关联,它们主要是和形状、平衡和图案有关,同样,孩子将学习文学如何反映历史。家长可以通过鼓励孩子探索自己的兴趣,让他参加诸如音乐会等文化活动,并带他去艺术和自然历史博物馆,提高孩子的情商和艺术素养,帮助孩子在未来的一年里做好准备,

以下是蜜桃姐姐觉得对于三年级孩子比较重要的一方面——阅读和写作,针对此给出了一点建议,一起看看吧。注重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在三年级,孩子们开始把阅读作为学习其他事物的一种方式,为了掌握书面材料中的信息,孩子必须理解他在读什么,这叫做理解。为了帮助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让他告诉家长他刚读完的故事,或者,如果孩子正在读一章书,请他给家长一章一章讲解,

孩子也将开始从事所谓的“写作过程”(可能孩子在一二年级就要求写作文了,但是还不太成熟、正式),主要步骤是通过书写和修改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是今年9月要上九年级的孩子,那么家长要让他在暑假的时候养成写作的习惯,让他写日记,帮助他习惯写作,如果孩子很困惑,不知道怎么下笔,建议让他每天或每隔一天写一篇他正在做的事情,比如他在野营时最喜欢的活动。

如果这看起来太像作业,建议他把游乐园的票,旅行明信片,鲜花,或者其他喜欢的书或东西放到书中,然后教他怎么写标题或小故事,让他大声朗读他的部分文章,然后问他如何修改所写的内容,使之更有趣、更详细、更流畅、更清晰。“采访”也有助于介绍写作过程,帮孩子提一些问题,问邻居或家人,在他最喜欢的杂志中找一个采访的例子给他一些建议。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