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150分,作文占60分。主要是因为高考的作文分数太高所致,再一个,高考语文作文是高考各科所有题目中单个题目占分最高的题,我是一名作文老师,业余时间喜欢写作,曾经发表短文300于篇;著有《新闻漫话》《闫老师教作文》《中考作文冲刺》等书。
1、高考常考什么体裁作文?
议论文,是高考作文的重头戏一般小学阶段,主要是练记叙文;到了初中以练记叙文为主,议论文为辅;到了高中阶段,要以练议论文为主,记叙文等为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到了高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日渐发达,比较适合写议论文,另外,高考作文命题,也比较偏重议论文。所以,我建议学生在高中阶段,应该重点训练写议论文,
当然,要真正写好一篇议论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应该从你一踏进高中大门,就要把作文训练的重点放在议论文上。我相信,经过三年的练习,应该能把议论文写得像模像样了,要写好议论文,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论点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写议论文,在确定论点时,除了明确集中外,要想制胜,就要做到见解独特。什么叫独特呢?就是见解与众不同,
比如,在写“偏见”这个话题时,有名同学就写了一篇纠正古人对狗的“偏见”,质疑对狗的不实之词。如“狼心狗肺”“狗眼看人”“狗仗人势”“狗拿耗子”等,作者认为,这些都是人们对狗的“污蔑”,是对狗的偏见。作者还列举了狗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事实,去反驳人们对狗的种种偏见,最后得出结论:狗是一种很善良的动物,狗是人类的好朋友,
这篇议论文,就很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第二、写作思路要清晰思路要清楚,就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么开头,怎么结尾,一共写几段,应该搞清楚,议论文,高中生应该掌握四种写法:一是列举式。这种写法,就是围绕一个论点举事例,一般是两到三个事例。属于边叙述边议论的一种写法,如议论文《“责任”小议》,为了论证责任心的重要,文中举了一个搬道叉工人坚守岗位30年,从未发生任何事故;举了一个公安局长为了自己的责任,不寻私情;举了一个支边教师为了责任,扎根山区安心教学。
文章是典型的列据式写法,二是分点式。这种写法,是围绕总论点,再拟出几个分论点,如议论文《快乐的秘诀》就拟了四个分论点:为人宽容、有好心态、保持童心、专注学习。四个分论点,加上开头、结尾,共六段,该文层次十分清楚。三是递进式,这种写法,就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去写。如议论文《说“压力”》,第一部分写什么是压力,第二部分写压力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写如何减轻压力,
全文呈现的是一种递进式结构。四是对比式,这种写法,就是用对比的方法去安排自己的写作顺序。对比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横行对比,一种是纵向对比,一种是正反对比,有一篇《放弃悲伤,重拾微笑》的议论文,作者先写一名台球运动员,本来可以获得比赛的胜利,但因驱赶一只苍蝇,造成了一次失误,导致了比赛的失败。该运动员,因接受不了这样的失败而自杀,
后面,作者又列举了一些面对失败而坚强的事例。整篇文章,呈现出来的是一个正反对比的结构,第三、运用事例要典型议论文,在论证观点的时候,所选的事例一定要典型。什么叫典型呢?典型,就是你举的这个事例,非常能说明你的观点,就是很给力,比如,议论文《自立与自理》中,作者为了说明自立的重要性举了一个外国的例子,说有一个德国女孩,才14岁,在暑假独自一人,游历了五个国家。
这在我们中国,是不可能的事,哪个家长也不会让一个14岁的女孩儿,一个人出国去旅游,作者,用这个事例去说明,要让孩子学会自立和自理。这个事例,就很有说服力;也就是说,这个事例就很典型,第四、语言要生动形象议论文,如果缺乏语言方面的积累,很容易造成语言平淡,一篇议论文,就像一杯白开水。怎样把议论文的语言搞生动呢?一是尽量用修辞方法,
排比句,可以使你的论证显得更有气势;比喻句,可以使你的论证更形象、更生动;对偶句,可以使你的语言显得有一种对称之美二是引用名言警句。一篇议论文,能引用一两个名言警句,或诗词格言,也会增加文章的文采,三是注意各种句式的搭配。长句、短句要搭配使用;疑问句、反问句,要注意穿插运用,要写出有文采的议论文,需要长期阅读积累,并非一日之功。
我说议论文,是高考作文的重头戏,并不排斥其它文体的训练和运用,在高考时,应根据考题和自己的特长来选择。有时,你用了书信题、日记体、散文体,或者演讲稿,也可能会起到制胜的效果,闫老师简介:我是一名作文老师,业余时间喜欢写作,曾经发表短文300于篇;著有《新闻漫话》《闫老师教作文》《中考作文冲刺》等书。有喜欢作文与写作的朋友请关注我,
2、如何反驳《去他妈的分数,请还我青春》这篇作文?
这篇文章2016年刚出时就看过。写的还不错,表达出了中国循规蹈矩苦苦挣扎的几亿学生之夙怨,不过有些过于偏激和孩子气,细细想来,不过歪理邪说罢。其实看作者表达,教育环境的恶劣是导致作者疾呼的很大原因,我的父母从未体罚于我,也没有变态先生肆意侮辱,所以我压力较小,成绩一直波动很大,有幸高考那年稳中求进,考取了一本。
所以实在与作者难感同身受,不好评说笔者,不过,全中国所有少年都要用这十二年换一个分数。那些为了青春不留遗憾辍学的人,往往徒留遗憾,再去鞭挞子女,告诉他们“好好学习!”,作者怒斥分数,呼吁青春,不过无赖之词,为自己找个台阶下罢了。我相信任何一个对高考信心十足的孩子,也不会为了一吐心中不快而舍弃十二年的光阴,
这样做,你确是为你失去的少年锦时鸣了不平,那你有没有想过,那因为你一时执笔而化为云烟的一循时光?所以大胆猜测,作者已经看透自己高考无望,所以索性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和我身边因为终日游玩耽误考研复习就在最后放言“考研无用,不如早就业,”的人大同小异。而且,中国有十四亿人,单青少年就七八亿之巨,想要在如此多的人口中选出人才,大量的知识堆叠和近乎绝情,近乎无理的以分数取才等手段,是最合适的了。
作者说瑞士学生轻松,那也是国情所致,中国若像瑞士那般,作者之流倒是乐的自在,享受了青春,怕是国将不国矣。反观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他们的学生比中国压力还要大很多,因为中国和美国类似,国家艰难维持,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所以要求全部青少年都向文武全才发展,那样即使有缺陷,也能在某领域有所贡献。而人口大国的人才储备,只能通过绝情的教育,
你要青春无悔,那国家怎么办?可能有人说,我没体会过作者的感受。那抱歉,我还真没体会过,我的高中在山东省负有盛名的“第二监狱”,知道那所学校的人都会听过它的美称,“第二监狱”。那里军事化管理,关起门来搞教育,济南市要求极端天气放假,我们就在别人放假时改停课自习,济南市要求晚自习不能上课,我们就改成任课老师入班级盯自习。
我们在那里苦不堪言,不过,我们却没有任何人因为成绩问题自杀,而走出校门,我们却都无比怀念,请作者想想清楚,那种从无知少年,慢慢认识世界,拥有个性,融入社会的过程,那十几年充实,丰富的苦学生活,那才是我们真正的青春。青春是什么?是打架,恋爱,堕胎,上网蝇营狗苟吗?不是!中国青少年的青春,是你切实长在身上的那几斤几两肉!是你认真记住的那唐诗宋词和理化原理!是你从懵懂儿郎变为国之柱石,家之栋梁的成长!作者想要的青春,恰恰是你这一提笔就负之一文的那十二年!你还哭,你有什么资格哭?!应该会有很多人批评我,在下都受着,
3、为什么有人说每年高考引发最大关注和争议的往往是作文?
主要是因为高考的作文分数太高所致。大家都知道,高考若是一科考砸了,基本上本科就没有多大希望了,而语文高考150分,作文占60分。因此可以说,作文的成败决定了高考语文的成败,而语文作文一旦考砸,语文就完了,再一个,高考语文作文是高考各科所有题目中单个题目占分最高的题。它的内容最引起大众关注,它的出题好与差,必将引起大众的评论和家长的关心。
4、2020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到底表达了什么观点,能否用通俗的语言翻译出来?
浙江满分作文被实名举报,涉嫌利益链接,期待真相,高考作文满分《生活在树上》又一次上了热搜,自然也引起我的关注,到底表达了什么观点?不怕大家嘲笑我,说实话,我真的没看懂。通篇晦涩的僻词拗语,我看了两遍也没看明白,原谅我的知识有限,写作文的目的在什么?作文,是指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字。
既是表达,就要让普通人明白文字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和宗旨,那么高考作文满分的这篇文章最初的老师为何给了39分?我想大概也是有一定的考虑。后来两位高水平的老师把该文定为满分,我觉得与其说是考生在炫耀,不如说是阅卷老师在表现自己,一篇好的文章最起码的要求就是以辞达意,通晓明白,写的再好,不是为大众服务,还有什么意义?总结:我无意吐槽,也不敢吐槽两位高水平老师把该作文定位满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