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9年作文的选择具有较大的偏向,选择“文明韧性”的学生人数是“2019年的色彩”的7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对中学作文的看法》1985年,《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1999年,《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北京卷)1978年。
1、新疆的历年高考作文,都有哪些?
又到一年高考时,19年前我参加高考时,记忆最清楚的就是作文题目了《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今天怀了下旧,把这个扔到高中同学群里,引起无限回忆啊!对了,我们那时候高考还没改时间呢,还是在炎热的7月份,一般温度都在38度左右了,闷热难耐啊!从2003年,全国就改成6月份高考了。今天不说这个了,我还是回答楼主吧!记得我们那时候高考都是全国统一卷,从2004年开始分全国卷一、二、三、四,还有个别省市都是自主命题了,
1977年:《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北京卷)1978年: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文缩写成500至600字1979年:将《第二次考试》改写一篇《陈伊玲的故事》1980年:读《画蛋》有感1981年:读《毁树容易种树难》,写一篇读后感。1982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3年:看图作文《毅力与恒心》1984年:《对中学作文的看法》1985年:《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1986年:《树木·森林·气候》1987年:《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1988年:《习惯》1989年:《高考报志愿》1990年:《带刺的玫瑰花》1991年:《圆》1992年:《动口与动手》1993年:《梧桐树下的对话》,根据材料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1994年: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1995年:《鸟的评说》1996年:《漫画》1997年:《乐于助人》1998年:《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诚信》2002年:《心灵的选择》2003年:《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4年开始,新疆用全国卷(二)2004年:全国卷二《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2005年:空缺(没整理出来)2006年:全国卷二《读书》2007年:《帮助》2008年:不知道是不是《汶川地震》2009年:《生存的本领》2010年:全国卷二《路径》2011年:《彩票》2012年:全国卷(大纲版)《放下顾虑》2013年:全国卷(大纲版)《同学关系》2014年:全国卷二《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2015年:全国卷二《谁最有风采》2016年:2016年:阅读漫画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7年:全国卷二:语文作文是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2018年:全国卷Ⅱ对战机防护“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的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收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2、你那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什么?你怎么写的?
北京高考作文题今年北京卷的高考大作文仍然是二选一,要求考生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1、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2、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
请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微作文题目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2、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即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
3、读过《论语》,在孔子的众弟子中,你喜欢颜回,还是曾参?或者其他哪位?请选择一位,为他写一段评语,上海高考作文题还记得你那一年的高考作文写了些什么吗?市教育考试院刚刚发布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详见附图。如果是你今年考试,会怎么写呢?广东高考作文题南方 记者刚刚从省教育考试院权威了解到,今年广东高考作文为:,
3、如何看待2019年北京高考出现满分作文,作文满分很难?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小西是16日下午在抖音刷到这个新闻,是一段“14日北京高考评卷工作媒体开放日”的采访。和国内其他省市将高考阅卷点放在师范类大学不同,北京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数学阅卷现场设在清华大学计算机开放实验室,小西之前估算部分省市一本线时也提到过,试题难度是一方面,阅读给分同样关键,如2019年北京数学阅卷只要涵盖考察的知识点就可以得分,类似给分以往比较少见。
在采访片段中,记者们还有一个小的疑惑:2019年北京高考语文少1道主观题,增加1道客观题,但是评卷人数却增加了10人?毕竟,在我们普通人的印象中,客观题具有标准答案,相比主观题更好给分,少1道主观题后应该减少了阅卷量才对,原因和上文提到的类似,阅读题中考生答案丰富,几种观点都挺不错,评卷人增加后才能更好的“保护”这些考生的新思路。
不止北京,国内其他省市每年都有爆出一些满分作文,且会引发整个社会极大的讨论,北京2019年作文的选择具有较大的偏向,选择“文明韧性”的学生人数是“2019年的色彩”的7倍。阅卷专家的确说明记叙文、议论文等两篇作文均有满分出现,不过阅卷工作正在进行,不便于对外展示,真的是有些遗憾呢,小西虽然是工科的大学老师,但是每年也会看媒体报道的一些优质作文,那种优美的语言读起来心情愉悦,重点是弥补下自己当年高考的遗憾。
高考作文满分的难度大不大?聊回语文,作文60分,占比40%,回想起我们的语文学期,算是最早的科目之一,越往后其实越难短期提升。毕竟没有长期的阅读和积累,不谈满分,得分55分都非常困难,这也是为何每一篇出现的高考满分作文都能引发不小的关注。记得我的语文老师曾说过,每一篇高考满分作文都是“有灵气”、“有灵魂”的,更多的是妙手偶得,而不是“功利性”得高分,
他告诉我们作文得高分的关键就是关注生活,学会思考。直到今天,我也觉得这句话等于没说,属于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高中三年,尤其是高三,天天忙的啥一样,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就是刷题、刷题,这种生活真的没有体会而言啊。要是把这个生活写到作文里面,不是将评阅老师感动哭,就是灰暗的让人厌烦,另外,同样的一个高考作文题目,几十万考生都在写,要在这里面脱颖而出,获得满分的难度,感觉和自己考上清华一样的难度。
比如,当年我们全校1400多人参加高考,数学、化学各有1人满分,作文满分的在我们省四星中学,30余年没有出过一个,我感觉满分还是得随缘,满分得要求看着简单,但是真的很难做到。上面是小西在网上看到的2018年高考全国II卷重庆某考生得满分作文《浮尘不拂,真珠难露》,真的很唯美,作为一个理工科的学生,小西当时语文还算不错。
高考前多次模拟,基本在120分左右,我的作文得分是45分左右,和语文老师也交流过。他认为我作文的结构布局不是很好,语言得进一步润色,但是,当时我英语基本是90-95分(满分150分),拉低了我的总分,想冲刺个985大学,与其将重点放在语文,不如突击英语,后面情况,也许看过我问答得不少朋友都知道,高考语文90多点、英语123分,等于是“白努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