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作文,我的猜想——关键词。全国一卷的高考作文,到底该怎么写,今年全国一卷的高考作文材料是这样的,材料中,小白知人善任,宽宏大度,不计前嫌,鲍叔不为名利以国家利益为重管仲足智多谋,对于高考作文关于道德的,怎样能得高分的问题,下面我来回答一下。
1、高考作文出炉,你会打开看吗?
全国一卷的高考作文,到底该怎么写?读完《史记》,思路才会清晰2020年7月7日上午,高考如期举行,除了安徽某地因为洪水推迟。高考作文依旧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今年全国一卷的高考作文材料是这样的: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
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这样的一个让人一脸懵逼的作文素材,给出的写作要求更让人懵逼: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很多朋友问,这样的作文,到底该怎样写?其实,仔细分析材料后,对《史记》有一定的认真理解后,这篇作文题并不难写,首先,作文主要材料来自于《史记》。
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非常详细讲述了齐桓公争夺王位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齐襄公无知(这名字真绝了)死去,另两个弟弟小白和纠分别从莒国和鲁国回国。支持小白的是其国内部的高氏和国氏,但是支持纠的鲁国实力更大,管仲拦住小白回国的路,射中小白带勾,小白假装撕掉,兼程回国,在高氏和国氏支持下成了齐桓公。《史记》这样讲述这件事: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
小白详死,管仲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则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为桓公,然而,齐桓公登基后,发兵攻击鲁国,鲁国战败求和,齐桓公给出的条件是“子纠兄弟,弗忍诛,请鲁自杀之。召忽、管仲U也,请得而甘心妄之,不然,将围鲁。”鲁国无奈,只好杀了纠,把管仲送到齐国问罪,本来,管仲到齐国,齐桓公一定会报一箭之仇杀了他。
但是鲍叔牙却说“臣幸得从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无以增君。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鲍叔牙一番话,救下了管仲,实际上也让齐国走上了强国之路。《史记》中这样讲述齐国如何强大起来的,桓公既得管仲,与鲍叔、孤朋、高傒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
基本的故事梗概来自于《史记》,但部分词句,则来自于《论语》等书,比如,孔子评论的这句话“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就是来自于《论语》,孔子说这句话,其实是回答子路的问题“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很明显,子路的问题很刁钻,君死臣辱,忠臣不事二主,管仲的变节行为,是否应该受到抨击?孔子的话,让子路走出了牛角尖——管仲帮助齐桓公恢复天下秩序功劳很大,足以掩盖当年“失节”的行为,
背后的潜台词是,忠于人民,忠于天下,才是真正的忠诚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可能更多会站在鲍叔牙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有的会说鲍叔牙知人善任,以司马迁说的那句话为开端,有的人会说鲍叔牙重兄弟情谊,关键时刻救下兄弟生命;还有的会联系现实,讲一讲鲍叔牙作为伯乐发现千里马的功劳,这都是很好的角度,但是,鲍叔牙的角度写的人多了,出彩的自然就少了。
反之,如果用齐桓公角度来论述,则会稍微新颖一些,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这种虚幻若谷的品格,其实是古代君主最为缺乏的。很多君主被私仇蒙蔽,无法重用更多有才能的大臣,这是历史的悲剧,结合历史,讲一讲君主胸怀的作用,很有意义。可是,如果换一个角度,讲管仲的经历,可能更为出彩,管仲在主公死后,投降为主公的敌人效力。
这是忠诚与背叛的重要课题,到底应该忠于谁,讲讲历史,结合现实,这是非常好的角度。历史上愚忠的屈原、岳飞,死于非命,可是弃暗投明的魏征、傅作义名垂青史,当今社会,商场如战场,跳槽、为自己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也是相当不错的。如果把管仲和司马迁结合起来,可能更有意思,司马迁为李陵说话,结果惨遭宫刑,大概是自比鲍叔牙,需要宽容大量的齐桓公(暗指汉武帝)赦免管仲(暗指李陵)。
这是司马迁的角度,可是,司马迁如果把自己代入到管仲的角度,身为死囚,犯罪之身,如何冲出囚笼,创造名垂青史的功业?这样去论述逆境翻盘、提高人的“反脆弱性”,也是很有意义的,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很难,但是如果高考考生平常能够多读《史记》这些历史原著,积累更多的历史知识,养成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思维习惯,在这篇作文的立意和行文上,会更加轻松。
2、高考作文关于道德的,怎样能得高分呢?
谢邀,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对于高考作文关于道德的,怎样能得高分的问题,下面我来回答一下。首先,既然是关于道德方面的作文,就一定要观点鲜明,主旨明确,要知道师有师德,医有医德等方面道理德标准是什么样的。特别像今年特殊情况下,涌现出很多有道德的人和事,就可以从钟南山抗疫的事迹,去写医者道德方面的事迹和对此的看法。
也可以写疫情之下的护士、人民警察、社区志愿服务队等人在疫情期间关于道德方面的事情,从而引发正确的道德观念。其次,也可以写自己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时,出现的有关道德方面的事迹和感想,总之,就是不要偏离正确的道德观,要弘扬民族英雄、民族正气。号召全民在新时期争做有道理德的人,最后感情升华,点明主题即可,这样的写作方式是最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也是当前最火爆的,热度较高的,所以我认为比较容易得高分。
3、如何评价浙江省2020年高考作文满分范文《生活在树上》?
我们常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在每年的高考季,各省市县的高考状元,总是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同样,对每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更是众说纷纭,网评不绝于声,今年浙江的一篇满分作文,一经媒体公布更是引起热议,批判和赞美两种声音可谓针锋相对。这篇《生活在树上》的满分作文,据说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
最后作文审查组老师认真细读这篇作文,把此文打成满分。专家组认为这篇作文文字老到,虽然晦涩但其实思维深刻,而且稳当具备,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有人认为此文故弄玄虚,显摆学识,没有货真价实,辞不配位;有人认为其文写作手法高超,思想深远,令人回味无穷,该得满分,
笔者认为,如果从学生的角度看,写此文他(她)完全没有错。通过此文,一方面展示其所学综合知识和文化课程的掌握运用能力,致于用什么体,用什么词和表达何意,是学生的自由和权利,另一方面,高考作文所面对的是阅卷老师和评卷专家,一切以得高分为目的,一切以投其所好为出发点,就像写专业论文针对其专家一样,这是客观现实。
从阅卷老师和评分专家的角度看,一篇作文的优与差,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化的评判标准,正因如此,才会出现同一作文,一位老师给评了39分、第二位老师给了55分、最后却给了60分满分三种差别如此之大的结果。其实给作文多少分,这是专家老师的权力,且已成定局,如过去的满分作文《赤兔之死》,但总体是绝大多数人给予好评。
现如今的满分作文似乎比那篇用文言文表述的满分作文更晦涩难懂,这也许是遭诟病的主要原因。其实我想,满分作文的评出并公布一定要慎之又慎,因为,一旦进入公众视野,它就会成为一种方向标和导向旗,后面的莘莘学子就会学以看重,所以语文中的作文应更在于文笔流畅、通俗易懂中反映思想性或哲理性,在叙事、论述中表达真情实感。
4、你认为明天的高考作文会与哪种热点话题有关?
2019高考作文,我的猜想——关键词:信念初心激情担当题目:干事业(逐梦)需要激情(信念初心激情担当)例文:激情是吹动船帆的风,没有风船就不能行驶;激情是火箭的推进剂,没有推进剂,火箭就难以飞向蓝天,因此,我们对待工作必须始终保持高昂的激情,有了激情,工作才能轰轰烈烈地进行。高昂的激情来自崇高的理想(信念初心),
没有理想,人就会失魂落魄。一块手表可能有最精致的指针,可能镶嵌了最昂贵的宝石,然而如果缺少了发条,它仍然一无用处,同样,一个人无论怎样学富五车,也不管多么健壮高大,如果对工作毫无激情,甚至连热情都不足,生命就会黯然失色。昆虫学家法布尔正是因为有献身昆虫学的崇高理想,正是由于对事业有着火热的激情和满腔的热忱,才创造出了骄人的成就,
高昂的激情来自强烈的责任感(担当)。责任感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和热情,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会把工作看成追求和奉献,而把名利看得轻如鸿毛,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一个丧失责任感的人,会把工作当作一种负担,自然就会失去工作的乐趣。田家英同志曾经写过一首诗:“十年京兆一书生,爱书爱字不爱名,一饭膏粱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
”这就是一种高度责任感的写照,由责任感激发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有了强烈的责任感,才会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才能开拓创新,干好事业,高昂的激情来自自强不息的追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激情不断迸发的动力,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加速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你追我赶的时代,是一个大潮涌动、不进则退的时代,
5、大家说说今年你们那里的高考作文吧?
坐标江西,2020高考作文题(全国I卷)新鲜出炉,谈对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个人物那个感触最深,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单单看这材料就很不简单呢!作文材料取材于历史,这个高考作文题真正体现了文史不分家!可以自选角度写成发言稿(演讲稿),材料中,小白知人善任,宽宏大度,不计前嫌,鲍叔不为名利以国家利益为重管仲足智多谋。
估计大多数同学都是站在小白这个角度来写,立意比较鲜明。仔细读题,同学们找好自己的角度,找准切入点,结合平时的素材积累,对自己确定的主题多加例证,其实就不难!高三的学子平时爱看课外书,积累丰富,作文不管它以何种形式考察(发言稿也好,书信也好,或议论文或记叙文)呈现,应该是都能够做到胸有成竹,下笔如有神!祝福所有的高三学子,旗开得胜,凯旋而归,金榜题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