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如何写好作文,小学生作文写作技巧

我们经常讲,要写绿色作文,也就是原创作文,从小学生们平时写的作文来看,有的是从网上下载的,有的是东拼西凑的,还有的是家长帮助写的这些,都是误区,不宜提倡。有的孩子到了作文培训班,作文有了明显的提高,作文,虽无捷径可走,但也有规律可寻,只要在多观察、多读书的基础上,理解领悟、学会应用作文开头、中间、结尾的一般写法,掌握一些作文技巧,再加上平时的刻苦练笔,无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想象、记实等文体,都会得心应手。

1、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审题立意的技巧?

小学生作文的审题,主要涉及“关键词”和“关键句”这两个问题。首先谈一下“关键词”,顾名思义,即是围绕给定关键词进行写作,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面对的大多是此类作文题材。给定“关键词”一般为身边的“人”“事”“景”,如家人朋友外貌性格描写,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一年四季的风景等等,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经过一定训练,遇到这类题材的作文时,细心审题后一般很轻易就能把握住关键词后。

在这个阶段需要注意的是,描景状物是重点练习的基本功,其主要要求就是叙述描写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叙事完整,达到了这个要求,就算实现了此类作文题材的训练目的,其次谈一下“关键句”。这类作文题目在小学高年级较为常见,其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给定题材,以下划线重点标示出关键的句子,要求围绕关键句进行作文;二是给定题材,提取一个关键词进行作文;三是给定题材,自拟题目或补充完整题目进行作文,

根据实践经验,较为常考的是第一、二两种题型的“关键句”作文,第三种因为要求较高,较为少见。这种题型的作文考察的就是学生概括归纳能力,也就是结合上下文准确理解给定句子的含义,然后再进行写作,应对此类作文,可以按照先段落大意概括,再全文中心思想提炼两个步骤,分层训练的方法进行审题的练习。在训练的过程要注意由易到难、由短到长、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依次打牢孩子对词语、句意、段落、全文的感知、分析、概括能力,

2、小学生听到写作文就哀嚎,老师该如何针对性地进行作文技巧训练?

怎样教好班里的“作文老大难”?每个班级都有几个害怕写作文的学生。你说的一听到写作文就哀嚎,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还有的学生一让他写作文就愁眉苦脸,哭鼻子的也有。老师怎么才能教会这些“作文老大难”呢?我提五点建议:一、对这些“作文老大难”要有耐心这样的学生,只要不是智力有问题,只要老师有一些耐心,一般学生都是可以教会的,

有时候其他同学讲一遍,可能就会写了,这样的学生可能就得讲两遍,甚至更多,所以老师在他们身上需要多费一些口舌,需要多一点指导,需要多一点耐心。只要不是学习态度问题,老师不用训斥他们,不要朝他们发火,要细心地辅导他们,对那些学习态度有问题的学生,需要做好思想引导工作。二、帮助“作文老大难”找到写作内容这些学生,怕写作文,主要是不知道怎么找写作内容,

老师要帮助他们找到写作内容。怎么帮助他们确定写作内容呢?第一,聚焦文体,写人、写事、写景、写物、书信、日记、读后感、童话故事需要帮他们把文体要确定好。第二,聚焦范围,文体确定了,还要确定范围。比如,确定写事,那么,是写自己的事,还是写家里的事,是写学校的事,还是写社会上的事需要帮他们把范围确定好。

第三,聚焦主题,比如,文体写人,范围写学校的同桌。那么,写同桌什么呢?勤奋、宽容、有爱心、热爱劳动、尊重老师需要帮他们把主题确定好,三、帮助“作文老大难”理清写作思路内容有了,他们可能还是不会写。这时,他们的主要困难是没有写作思路,老师就要帮他们理清写作思路,怎么理清写作思路呢?一是讲清开头的写法。

万事开头难,写作文也是开头难,老师可以讲几种开头的方法,让他们去参考、借鉴。二是讲清怎么分层次,开头之后应该分几段来写,按什么方法去分段,要向他们讲清楚。三是讲清怎么结尾,和开头一样,要向他们介绍几种结尾的方法。老师可以把写作的思路写在黑板上,让他们“按图索骥”就行了,四、对“作文老大难”的进步要及时表扬这些学生,有的一旦掌握了老师讲的写作方法,进步相当的快。

对进步快的同学,老师要及时进行表扬,这样,学生就会受到鼓舞,写作的积极性就会被激发起来。我教过一个学生,起初他很不喜欢写作文,一写作文就愁眉苦脸,五年级了,才写300多字,后来他掌握了老师讲的写作方法,作文提高很快,很轻松地就能写五六百字。我及时在班里对他进行了表扬,他写作文的劲头更足了,后来还喜欢上了写作文,

表扬,也是作文教学的一个手段。五、要与家长保持沟通为什么要与家长保持沟通呢?一是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的作文情况;二是可以让家长协助辅导一下孩子的作文;三是可以建议家长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去上作文班,有的孩子到了作文培训班,作文有了明显的提高。学好作文,是老师、家长、学生三方的共同任务,所以,要搞好与家长的沟通。

总结:几乎每个班级里,都有几个“作文老大难”,他们一写作文,就头疼;有的老师对此,也倍感头疼,甚至束手无策,如何教好班里的作文老大难?我在这里“抛砖引玉”讲了五点,希望语文老师们,能拿出一些更好的办法,在这里交流交流!闫老师简介:我是一名作文老师,业余时间喜欢写作,曾经发表短文300多篇;著有《新闻漫话》《闫老师教作文》《中考作文冲刺》等书。

3、小学生作文写作技巧,如何让字数轻松过四五百?

小学生作文字数过四五百,首先得有个前提:要以紧扣主题不凑字数不写废话为原则,否则离题万里南辕北辙不如不写。怎样做到作文轻松过四五百字?按文章类型不同可以参考以下方法:1、写人类文章,这类文章主要在于突出人物特点。开头介绍完人物特点后,通常要列举一两件具体的事例,详尽地印证人物特点,事例要做到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齐全。

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经过部分是全文重点,若能把主要人物活动时,具体的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随事情发展声情并茂地描写下来,最后再表达一番作者或次要人物感受,便不用再担心字数不够,2、记事类文章。通常这类文章,重点在于再现事情全过程,以让读者感同身受地领会,然后或从中引起共鸣,或从中受到启发,明白道理,

记事类文章与写人类文章一样同属记叙文,所以也要遵循六要素完整的原则。且最能表现文章主题的过程部分,一样要写到声情并茂,细节尽显,最后还要讲清楚,从事情中明白的事理对自己的启发和意义。如此还嫌字数不够吗?3、写景类文章,这类文章重点在于表现各类景致的不同特点。首先要做到按顺序描写各处景物,不重要的景点可以简略概括。

但精选出的一两处重点景物,可以参考视、听、味多感官融合,远近上下多角度描写的方法予以介绍,只要介绍足够细致,不仅字数不是问题,文章也能予人以身临其境之感,4、状物类文章。这类文章主要分为,状动物、状植物、状静物三小类,但无论哪一类,都需要把其外表描写得形神兼备。写动物还需要介绍它的生活习性,性情特点,并用一两件事例,声情并茂地突出其性情特点(类似于写人物要点);写植物则需要介绍它的生长习性,生活环境,以及有怎样的重要品质,当然,突出品质的部分,同样要用具体的事例详尽地去表现,并写出它对你有何意义;静物最大的写点莫过于它的来历,讲讲它有怎样的来历故事,或对你有着怎样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文章也就足够详尽啦,

4、小学生如何写好作文?

长期以来,“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诸多教师、学生、家长,作文真的很难吗?每当看到一些小学生搜肠刮肚,东拼西凑,皱着眉头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时,就想到写作文很难。但是,还有一些小学生却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信手拈来,妙笔生花,一气呵成,写出了成功的作文,又想到写作文不是很难,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只要用心观察,每天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写作素材,只是我们有的时候熟视无睹,这也是一部分小学生写不好作文的原因之一。

还有,需要大量的阅读,这是缺一不可的,不知朋友们注意到没有,凡是作文写得好的学生,阅读量都大得惊人。有人说,小学时期,没有海量的阅读支撑,只会饿死天赋,制造无效高分,这话并不夸张,各类书籍,浩如烟海,一个人一生能读遍所有书籍,是不可能的,所以,就有一个选择阅读书籍的问题需要面对。有的家长做得很好,每当给孩子推荐读一部书之前,家长事先读一遍,这样,既能知道这部书是否适合孩子阅读,还能对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亲子阅读”,这也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最好办法,特别是孩子在小学读书时,尤为重要,

另外,亲子阅读,还有提高家长的文学修养,提升人生境界,实现“双赢”之功效,值得效仿。观察多彩生活,阅读中外书籍,还远远不够,应“用心观察”“感悟阅读”,“用心”需要方法,需要调动多种感官,“感悟”就是读出味道,进入状态,这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解决学生们无话可写的问题,我们提倡看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愿意写什么写什么,

开始写的时候,只要能让读者明白,就算成功。然后,再用平时老师讲过的方法进行修改,天长日久,就一定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来,我们经常讲,要写绿色作文,也就是原创作文,从小学生们平时写的作文来看,有的是从网上下载的,有的是东拼西凑的,还有的是家长帮助写的这些,都是误区,不宜提倡。作文,虽无捷径可走,但也有规律可寻,只要在多观察、多读书的基础上,理解领悟、学会应用作文开头、中间、结尾的一般写法,掌握一些作文技巧,再加上平时的刻苦练笔,无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想象、记实等文体,都会得心应手,

5、家长怎么教小学生写好作文?

要说家长怎么教孩子写作文,我感觉我这个妈妈做的真的不称职,我家女儿今年小学五年级,我也没怎么教过她写作文,再说在学校里老师把该教给她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已经教给她了。其实,写文还是要靠她自己平常在生活中细心观察留意,多读书,学习别人的优美词句,写作手法,格式等,才能自己写好作文,我家女儿平常最喜欢看书,隔段时间她总是让我给她买书读,中外名著呀,获奖作文呀等。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