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高考作文会不会是抗疫,08年高考作文是汶川地震

2020年高考第一篇满分作文出炉,这篇满分作文是位浙江考生所写,题目为《生活在树上》。浙大副教授、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教授对《生活在树上》这篇作文评价非常高,抗击新冠肺炎,这个素材的切入点有很多,从30后到00后,他们都是“国有难,招必应”,不怕困难,奋斗在抗疫一线,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贡献。

1、08年高考作文是汶川地震,20年高考作文会不会是抗疫?

我觉得会把抗疫作为材料来考查。抗击新冠肺炎,这个素材的切入点有很多,第一,是爱国主义。从30后到00后,他们都是“国有难,招必应”,不怕困难,奋斗在抗疫一线,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贡献,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什么是爱国主义。和他们形成反差的是,有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冷眼旁观,甚至是出言不逊,比如,留学生许✘✘,侮辱祖国,并且还自我感觉良好,理所当然。

留了几天学,喝了两瓶洋墨水,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再如清华女学者高杏欣,破解我国北斗系统,把国家机密级别的编码交给美国,他们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比一般人要完善,但他们缺做出了有辱祖国的举动。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奋力抗疫真的是爱国主义的良好素材。

第二,是英雄偶像,现在的学生,他们崇拜的偶像不是美女就是娘炮。家长老师也经常教育,要以钱学森、袁隆平、雷锋为偶像,可是,有几个学生听进去了呢?有几个学生付诸行动了呢?但是,这次疫情,让他们看到了——谁,才是真正的英雄?是钟南山!是李兰娟!是一线的医护人员!是不计回报的志愿者!而不是那些出国躲避疫情,国内疫情稳定了就千方百计再回国的人。

也不是那些听说国内治疗免费,吃了退烧药都要回来的人,所以,结合抗疫素材,考英雄偶像的概率也很高。第三,高尚的品德,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才华要配上高尚的品德,才会熠熠生辉。这次疫情中有很多品德与才学并重的人,比如钟南山、李文亮但是也有投机取巧的人,比如一些官员把捐给武汉的一些物资,私自分给单位的人所以,高尚的品德,这也是一个有可能的出题方向,

2、浙江考生满分作文你怎么评价?

浙江考生满分作文你怎么评价?我是柳乡人,语文高级教师,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2020年高考第一篇满分作文出炉,这篇满分作文是位浙江考生所写,题目为《生活在树上》,但是阅卷过程中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后两位老师给出55分,经商议后最终被判为满分。虽然这篇作文被公开之后引发了网友热议,很多人意见不一,众说纷纭,

但争议归争议,吐槽归吐槽。《生活在树上》判为满分已是铁定事实,不能更改,作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怎样从满分作文中发现和学习习作的规律和方法,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毕竟明年还要迎接高考。怎样才能写出优秀作文甚至是满分作文呢?柳乡人认为:博览群书是写好作文的前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广泛地涉猎古今中外名人名著,对于一个学生的知识储备、视野开阔、素材积累非常重要。

一个人看的书多了,他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写作方式都会有很大的变化,他才能娴熟地用学到的知识向人们传递自己的观点。许多网友佩服这位考生的词汇量和词语的运用能力:“嚆矢、孜孜矻矻、肯綮、振翮、滥觞、薄脊、祓魅、赋魅、一觇、玉墀、婞直”这些生僻词,你见过几个?有理解几个?我想“满分”这才是阅卷老师对这篇作文的最好的肯定和鼓励,

有人说这些词语晦涩难懂,那只能说自己少见多怪。你听不懂高雅的音乐,并不影响它是名曲,多让孩子多读书吧,别无选择。语言老道是打动教师的法宝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要想把考场作文写好,需要巧妙的构思,广泛地征引,更需要灵活地使用语言,从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物上下功夫,这样的作文才能打动阅卷教师。

浙大副教授、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教授对《生活在树上》这篇作文评价非常高:“这篇作文文字的老道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具备,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文字的表达如此学术化,不是一般高中学生能做到的,”因此,作为学生,除了多写多练,更要在语言组织和使用上下功夫,给人以眼前一亮、出其不意的感觉。

写作技巧是临场发挥的锦囊“一篇文章定终身”,考场作文是在气氛紧张、情绪紧张、心情紧张的情况下进行的,受时间、心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作为考生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简述如下:1、审清题意:明确题目所规定的写作范围与要求,弄明白文章要求写什么,有什么限制等;2、确定中心:即选择有意义、有一定思想高度的材料来写;3、写好首尾:要运用优美亮丽、引人入胜、语句锤炼的名人名言等,灵活地运用多种作文开头和结尾的方法;4、用心写作:写作时,语言要紧紧围绕中心思想,尽量不写空话、套话等。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