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的审题,主要涉及“关键词”和“关键句”这两个问题。小徐老师常年从事语文和作文教学,可以说对于小学生作文,首先要教会学生就是运用修辞来把句子写生动形象、具体可感,长期以来,“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诸多教师、学生、家长,作文真的很难吗。
1、小学生作文怎样使用过渡语言?
谢邀,使用过渡语言写作文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不过也有部分规律可寻,为大家简单总结了3点:1.当文章上下层次的内容比较单一,两层意思相近时,或者两层意思转换跳跃不大的地方,可用过渡词或过渡词组。时间转换用时间词,地点转化用方位词,表示意思转换的用然而但是可是等,表示结论的用由此可知可见等,表示因果关系的用因为所以等,表示总结的用综上所述总之等,
2.当上下两层内容比较复杂,层次跟层次之间有较大转换或跳跃时,用过渡词组可能连接不起来,这时候可以用过渡句。比如:有一篇文章,上一段写广州的冬天,下段要写上海,就可以用过渡句过渡“广州的冬天是这样,上海呢?”,3.当两个层次的意思相差很远,有着很大的转换或跳跃时,就应该用过渡段,这种过渡段虽然自成段落,但都是句子不多的小段,有的甚至只是一个短句子。
2、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审题立意的技巧?
小学生作文的审题,主要涉及“关键词”和“关键句”这两个问题,首先谈一下“关键词”。顾名思义,即是围绕给定关键词进行写作,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面对的大多是此类作文题材,给定“关键词”一般为身边的“人”“事”“景”,如家人朋友外貌性格描写,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一年四季的风景等等。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经过一定训练,遇到这类题材的作文时,细心审题后一般很轻易就能把握住关键词后,
在这个阶段需要注意的是,描景状物是重点练习的基本功,其主要要求就是叙述描写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叙事完整,达到了这个要求,就算实现了此类作文题材的训练目的。其次谈一下“关键句”,这类作文题目在小学高年级较为常见,其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给定题材,以下划线重点标示出关键的句子,要求围绕关键句进行作文;二是给定题材,提取一个关键词进行作文;三是给定题材,自拟题目或补充完整题目进行作文。
根据实践经验,较为常考的是第一、二两种题型的“关键句”作文,第三种因为要求较高,较为少见,这种题型的作文考察的就是学生概括归纳能力,也就是结合上下文准确理解给定句子的含义,然后再进行写作。应对此类作文,可以按照先段落大意概括,再全文中心思想提炼两个步骤,分层训练的方法进行审题的练习,在训练的过程要注意由易到难、由短到长、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依次打牢孩子对词语、句意、段落、全文的感知、分析、概括能力。
3、小学生作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该如何运用?
小徐老师常年从事语文和作文教学,可以说对于小学生作文,首先要教会学生就是运用修辞来把句子写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可以说学会运用修辞是写作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无论是写人还是写物,恰当的运用修辞往往起到丰富文章内容和情感,使文章文采飞扬的作用,一、比喻、夸张、拟人是写作中最常用的修辞之一,常用于描写。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某一人事物的某一状态或特点,往往可以把抽象、难懂的,不具体的、不可感的东西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能使读者感同身受,引起共鸣,
1、可用以描写人的外貌外形特点,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使人的特点更加突出鲜明。例如下图中对人物外形特点的描写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姐姐的“胖”比喻成“小东瓜”和“花生米”生动形象,把卷发比喻成“刨花”形象可感,把富婆的手指比喻成“五根胖墩墩的香肠”,这些比喻都突出了人物的外形特点,让人物形象具有了与众不同的鲜明特色,这也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独到的地方,
2、形容人的某一种行为或心理状态也可以用比喻来变得生动形象,比喻可以把人的行为或心理状态处于什么程度很具体的表现出来,让读者有充分的联想想象空间,也使作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例如:再如,写“他听到自己语文仅仅考了70分时,他心里难受极了,”“难受”这个心理状态抽象的、不可感,加入修辞后句子可以这样写——终于老师念到自己的名字了,“李晓然,70”,老师的声音就像睛天打了个霹雳,震得他的头“嗡嗡”直响,他艰难的咽了口唾沫,像鱼刺卡在喉咙里,像一团棉花塞在胸腔中,那口气上不来下不去,心憋闷得像要炸裂一样难受。
——如果不用修辞我们无法感受到他难受的程度,而借用比喻、夸张等修辞,往往可以使此情感状态形象可感起来,也容易引起共鸣,3、在描写景物时,要想把景物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鲜明往往也离不开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例如,小学生常写的秋景,要想把秋的景物的色彩、形态生动形象鲜明的展现在人物眼前,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连用,多角度描摹是写作必备技能,
二、排比、引用、对比修辞在增加文章气势、彰显作者高超语言运用表达能力,表现文章饱满的情感和鲜明的形象上有独到之处。往往用于文章的开头、结尾或中间段落中起点题、扣题、升华主题或突出人物思想情感的作用,例如:同时,对比的修辞手法,也是写作常用的手法之一,例如写《秋天真好》的开头或结尾都可以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升华主题:“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它虽然没有春天的生机勃勃;没有夏天的枝繁叶茂;没有冬天的白雪飞扬,但它是个丰收的季节性!果园中、农田中、森林中、校园中到处都有它的影子。
”再如写《我的爸爸》:“我爱我的爸爸,虽然他没有骄人的财富,但他却给了我最宝贵的真情;我爱我的爸爸,虽然他傲人的事业,但他却给我认真负责追求美好生活的力量,”另外,排比还可以表达一种强烈的情感,一种强烈的气势,因此在文章表达强烈的情感时往往也会用排比增强气势。例如:“此时此刻他那个开心啊,像喝了蜜汁;像鸟儿展翅自由自在的飞翔在空中;像身体轻盈地跳一首华尔兹真是甜蜜又畅快!”对比在突出某一人、物的特点上有独到的作用,
可以是同一人、物前后不同的行为心理变化上的对比,例如鲁迅的《祥林嫂》利用和“我”三次见面其行为、神态上的不同进行对比,突出了人物心理和命运的变化。也可以是不同人、物间的对比,例如许地光的《落花生》在突出花生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时将花生的果实和挂在枝头炫耀的桃子、苹果等果实进行对比,突出了花生高贵的品质,
总之,在作文中运用修辞是最重要的写作能力之一,只有熟练运用起来,才能使文章焕发华彩,有独到的表现力,可以随时随地扮靓你的文章。如下图所示:同学们听了小徐老师的解析,是不是也跃跃欲试了呢,作文就要树立每一句话都是独特的创造的理念,快运用修辞来创造你的华美篇章吧!以上由指尖教育帝国原创,禁止抄袭,小徐老师期待大家的关注,带你学好语文写好作文。
4、出自一个小学生的作文,你如何理解这么有深度的话?
先不谈别的,仅从语文教育的角度出发,这段话体现出的语感是很好的,一个小学生能写出这种节奏的文字,体现出的是有很强的对文字的自信和把控能力,我相信很多初中生,乃至高中生也没有这种语感。如果仔细深究语义的话,感觉还是对自己的想法表达的不够清晰,这或是对语法掌握还不够精深,或自己的想法本身还不够完整清楚,只是一个笼统的感觉,
从这个意义上,就这个“灵感”或许用诗的形式来表达更合适。当然,这个孩子本意是要表达清楚的,只是逻辑能力还没有完全跟上,对一个孩子而言,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从内容及哲学的角度而言,这个命题其实也很宏大,也难有对错之定论。一个小学生,如果自发地去思考这个问题,确实很少见,如真是有哲学思维的天赋,父母可以重点关注和培养一下,否则,不要拔苗助长,孩子毕竟是孩子,思想不必过于复杂,
5、小学生如何写好作文?
长期以来,“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诸多教师、学生、家长,作文真的很难吗?每当看到一些小学生搜肠刮肚,东拼西凑,皱着眉头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时,就想到写作文很难。但是,还有一些小学生却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信手拈来,妙笔生花,一气呵成,写出了成功的作文,又想到写作文不是很难,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只要用心观察,每天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写作素材,只是我们有的时候熟视无睹,这也是一部分小学生写不好作文的原因之一。
还有,需要大量的阅读,这是缺一不可的,不知朋友们注意到没有,凡是作文写得好的学生,阅读量都大得惊人。有人说,小学时期,没有海量的阅读支撑,只会饿死天赋,制造无效高分,这话并不夸张,各类书籍,浩如烟海,一个人一生能读遍所有书籍,是不可能的,所以,就有一个选择阅读书籍的问题需要面对。有的家长做得很好,每当给孩子推荐读一部书之前,家长事先读一遍,这样,既能知道这部书是否适合孩子阅读,还能对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亲子阅读”,这也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最好办法,特别是孩子在小学读书时,尤为重要,
另外,亲子阅读,还有提高家长的文学修养,提升人生境界,实现“双赢”之功效,值得效仿。观察多彩生活,阅读中外书籍,还远远不够,应“用心观察”“感悟阅读”,“用心”需要方法,需要调动多种感官,“感悟”就是读出味道,进入状态,这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解决学生们无话可写的问题,我们提倡看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愿意写什么写什么,
开始写的时候,只要能让读者明白,就算成功。然后,再用平时老师讲过的方法进行修改,天长日久,就一定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来,我们经常讲,要写绿色作文,也就是原创作文,从小学生们平时写的作文来看,有的是从网上下载的,有的是东拼西凑的,还有的是家长帮助写的这些,都是误区,不宜提倡,作文,虽无捷径可走,但也有规律可寻,只要在多观察、多读书的基础上,理解领悟、学会应用作文开头、中间、结尾的一般写法,掌握一些作文技巧,再加上平时的刻苦练笔,无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想象、记实等文体,都会得心应手。
评论